現代,還有人能寫出李白那樣的古體詩嗎?

農村一山貨


現代人可以寫古詩詞,有些人甚至會寫不錯的律詩,但絕不出李白時代的蕩氣迴腸的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瑰麗詩章。

古時候科舉考試要考詩文,詩文可以說是文人墨客的必修課。古詩詞的韻律及對仗工整,粘連對句的功夫了的。現代人寫詩一般對句子的平仄瞭解不透,切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許多語調不同古代,有些仄聲已經不存在了。

李白可以說是千古一遇的詩仙,詩歌大氣磅薄,想象奇特,語句優美,思想奇瑰,後人想寫出李白似的詩篇缺少那種土壤與氣氛。所以寫不出來。

如果非要 現代人去做比,毛澤東主席有的一比,甚至一些方面超過了李白的詩歌氣量,毛主席詩詞是戰天鬥地泣鬼神的,精神豪邁的壯美詩章,毛主席詩詞可以算有李白之才,其後還沒有一人寫出李白式的詩章。


昭空閒人


教育部只要寫入高考大綱,配套相應教育,用這種方式訓練,應該是能寫出來的!當然詩詞主要靠個人稟賦和悟性,刻意模仿的“組詞造句”比較生硬,好詩詞應該是性情智慧的自性流露(遇景則應、動念便出),所以中國歷史上的佛學大德都有特別上乘的詩作,新中國的締造者、開國元帥、將軍等都有很多好詩詞。“詩仙”李白的詩不好妄評,但總覺得從意境上說,比起王維(詩堪入畫方稱妙!)、白居易略微遜色,後兩位好像都是有宗派和師承的禪師。從哲理上說,不如明清兩代的有些詩人,如袁枚(空憶長生殿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華清池水馬嵬土,洗玉埋香總一人)等人的詩作,意境、哲理、史實、辭藻集一體,啟發良多,韻味悠長!其實清代帝王、達官顯貴及士人在詩詞的造詣都不錯。毛澤東的長征詩詞的高度和氣魄就更不用說了!!!大家如果喜歡詩詞,多看看各個朝代的作品,大部分唐詩適合啟蒙,所以給小學生中學生推薦的多,說明比較淺顯易懂(偏向寫景寫實,打油的味道多),真正喜好和研究詩詞的,只有唐詩顯然是不夠的,多看其他詩詞作品、禪宗公案及語錄等,可以這樣說,“詩詞是比較容易模仿塗鴉的,但是最難寫好的”,因為大多是意識的空假造作,而不是智慧的真實發顯!!!個人觀點,相契者共勉,相左者勿噴!!!


用戶4129438353492


央央大國人傑地靈,能寫出詩仙般詩詞的人一定很多。只不過時代不同,出發點不同,讀者的審視角度不同,一時半會兒未有被推崇而已。

我們國家如果往這方面努力,舉辦一個賽詩會,門坎別太高,一定會有的好作品出現。

現在是注重金錢的時代,錢多意味著成功。一首好詩只是消遣的佐料,不當吃不當喝,誰還願意消費這不必要的精力。

古詩雖經典,尚有人指責。何況無名之士初試筆鋒?四面八方的口水也會淹死人。

一定拙見。


以書為家


獨坐人群堪寂寞

偶爾注目聆簫聲

過盡千帆皆不是

未留一葉載幽情!

是大唐成就了李白?還是李白成就了大唐?

詩詞是一朵嬌弱的花,需要豐腴的土壤,需要精心地呵護!詩詞是雅而潔的精神食糧,她拒絕俗氣,她迴避喧囂,或許她也會讓走卒吟唱,或許她也能被販夫背詠,只是,能吟唱背詠的走卒,挑夫絕對有著不俗的魂靈!

如果一個詩人只能依靠走卒販夫去苟延生活,那詩詞的天空永遠是灰霾暗淡,如果一個僅憑打油就引領高堂,頤指氣使地規劃詩詞的鴻圖,那麼詩詞的天下也將維命殘喘!

好的政策需要能力強悍的人去執行,好的環境需要好的園丁精心培養。

江上一籠統,

井底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作為打油詩絕妙,如登大堂則狗肉排宴,難成體統!


一笑貫長天


看我就在李白刻有壯觀二字的陰山腳下做一首七言一一

《陰山行一一吊雲中古戰場》

小時侯讀春秋和西漢故事,最佩服春秋名將李牧和西漢飛將軍李廣鎮守雲中的事蹟。倒不是這兩個人與我的姓氏有什麼必然聯繫,而是因為他們的忠勇不但沒換來封侯勒石,而是極端悲涼的被君王捕殺和自殺。所以我一直有個夢想,光會讀但使龍場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算不得理解了詩,有機會一定要去陰山走一走看看過這些古代戰爭的地方。現在,就在今天寫這篇詩行的時候,我來到了山西恆山山脈的陰山山麓。雖然我從南方過來時,春天已經老去,但是北方的陰山山脈裡,桃花才正在轟轟烈烈地滿山盛開。原來我們所不知道的李牧李廣鎮守邊關的古代雲中郡,就是今晚我要下榻過夜的山西省大同市。大同戰國時是趙國的代郡,西漢時期的雲中郡,也就是雲卅。秦國時它叫平城。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初期時,因韓王信投降匈奴,劉邦領三十萬大軍從長安御駕親征匈奴,就被匈奴大軍圍困在雲中郡的白登山。北登山在哪裡呢?在雲中郡(今山西省大同市東面七華里之處)一片並不十分險要的山崗上。據傳東漢時恆山山脈裡的桃花品種最好,秋天才成熟的桃子大如繡球。漢明帝就下令將陰山的桃花全部挖起來移栽東都洛陽。因有神女出主意,為了不要讓北嶽地方的桃樹再讓人看上挖走,請求上天著令恆山地區的山桃從此只開花,不結果。因此今日全國桃花都謝過了,大同市渾源縣大山裡的山桃花才在夏天裡開放一一。

五月陰山寒未消,

龍城桃花尚妖嬈。

雲中前來吊飛將,

懸空寺前說渾源。

陰山南面是北狄,

前有李牧鎮山陰。

一戰殺胡十萬旅,

功成身死趙國滅。

自古云卅多悲情,

李廣六旬亦殺身。

英雄悲憤知多少,

殺伐二千五百陣。

(王昌齡的邊塞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歷來被稱為唐詩中最最出色的七律壓軸之作。但來過北地後,才知道龍城飛將一詞,並非專指李廣一人,而是指古代匃奴祭祀祖先的地方。春秋戰國時期四大名將王翦,白起,廉頗,李牧中,李牧死得最慘。他曾為趙國長期鎮守雲中邊塞,創造大兵團作戰,僅一次圍殲匈奴十萬雄兵,步兵打敗踦兵的光輝戰例,就讓匈奴十幾年不敢犯邊。更打得秦國不敢小看趙國。可就這樣一個戰神,卻被秦將白起用反間計離間君臣關係,被昏庸的趙國君主設謀逮捕,不查實就加以匆忙殺害。結果李牧死,趙國亡。而後來又在雲中幾十年大敗匈奴的李廣,死相更慘。他四十餘年鎮守在苦寒的邊塞上,六十多歲了連個封侯的嚼位也沒有得到,還在漢武帝發動滅匈戰爭中,誤入岐途因風沙迷眼與匈奴軍隊擦肩而過受到奚落。想自殺,劍柄太長刺不住咽喉,想自刎,已經沒有力氣割斷脖子,只好將劍柄插入石鋒,用劍刃抵住咽喉,猛然一撲,才讓劍尖直接刺入食道死去。難怪後人這麼同情老將軍的遭遇了!有人統計,自雲中郡設立軍事要塞管理邊庭事務以來,大小戰爭發生了二千五百餘戰。可見李牧,李廣,衛青,霍去病的名字,為何會與一個雲中郡緊緊聯繫在一起。看來我此次行遊陰山,是不虛之行了。)











李老根2017


披一襲銀白,在花間獨自品味

這酒香,彌透了天地

飽醮長江,一路揮毫下去

鯨吞四海,一路顛狂下去

自九天而降的銀河,

是他奔騰不息的血脈。

自蒼茫雲海中穿行的明月,

是他閃爍的眸子。

自殘卷劫灰中升起的翅膀,

是他飄忽的影子。

從和風細雨的古蜀國走出

從長安巨大的墳冢中走出

從荒蕪淒涼的疆域中走出

他,仰天大笑

自水月交融的夜空走入………

飄然仗劎赴江流,一別家山不說愁。

人號謫仙仙未識,君傾才志志難酬。

乘風拜月歌無限,擕酒吟詩醉千秋。

滄海雲帆倶在夢,煙雲從此繞相求。

一一讀《李太白集註》因作





白溪釣客


有!多!

月夜思

房前明月光

還有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萬象


陽巴月


吾欲馬上高歌,裹屍疆場如何,

無懼千軍縱橫,斬落血染山河!

止吾英雄豪氣,止吾蒼茫大地,

止吾心中怒火,止吾殺戮干戈!

滔滔江水,潮生潮落,敢問滾落幾條巨龍?

與汝起風波!

江山如此寂寞,奈何狂生幾何?

江山如此多情,只引些許過客!

吾若是魔,世將無佛!

佛若縱吾,一世英豪,

吾必使之,弓漲滿,劍出鞘,

萬國屈膝帝彎腰!


佛寶狂生


not way


用戶1495609362175


你想想不管寫詩做詞,靠的是觀察力和知識的豐富。現在任何小學三年級的知識水平基本上超過李白太多,寫詩只不過合轍押韻,太容易,只是今天想專門寫詩只有餓死,還是賣烤洋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