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1.6万名员工等着安排,王水福是怎么做的


疫情下1.6万名员工等着安排,王水福是怎么做的


中企思智库,企业家第一智库:

“魔鬼藏在数字中。只有更好地掌握数字,才能学会与魔鬼博斗。”


面对疫情,中企思智库会员、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提出,预见真正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开始了!


本周六下午3点,王水福将走进中企思智库直播间,与于彦忠秘书长,京东集团副总裁、著名数字化专家杜正平,中企思智库主席团主席、华中集团董事长赵建棠一同云上探讨:疫情将带来哪些“危中之机”?企业如何智慧赋能 ?


疫情下1.6万名员工等着安排,王水福是怎么做的


近40年,第一次一个人开会


一个多月前的2月7日,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来到位于杭州市庆春东路的西子联合集团总部。


戴着口罩,打开电脑,王水福跟集团高层们开起了视频会议。偌大的会议室,只有王水福一个人,“办企业快40年了,一个人开会还是第一次!”王水福笑道。


当天离杭州企业正式复工还有几天,西子一万六千名员工都在等着当家人王水福来安排,怎么返程、怎么复工、怎么登记,工资怎么发,工厂怎么消毒与监控,垃圾的分类怎么更仔细?“防疫工作一切都需要在细节中认真严肃把控。”王水福说。


行业寒冬怎么破?数字化制造和管理是走向未来之路


被迫延长的假期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工作、业务无法正常展开,营收为零还要支付硬性成本。即便是西子联合这样运营质量较高的工业企业,除了员工到岗率和复工时间的延迟,行业供应链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王水福预计,今年的产品、项目交付上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疫情笼罩之下,很多人觉得实体经济将面临寒冬。对此,王水福并不认同。“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王水福认为,没有一个行业是寒冬,但是技术落后、工艺落后以及人员密集型、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比如,从这次疫情报道的防护物资制造企业来看,手工作坊式企业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虽然都在全力以赴满足市场需要,但两者产量差距巨大。


其次,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要争取成为这个行业的“隐形冠军”。抓得住新技术,稳得住高质量,服务好老客户,成为行业内的头部品牌,这是打造百年企业的根基。


再次,这次危机也将考验一个企业面向未来的能力。目前看来,未来数字化的企业面临良机。


“抓住这次疫情契机,做好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管理,这是我们企业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王水福认为,此次疫情就是西子联合传统管理习惯改变的开始,比如技术研发人员开始着手远程居家办公系统协同设计;集团上下正在建立网络化办公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数据支撑系统,考核上会更加量化精准,这也是对经营管理者新的考验。


“这次疫情更加说明大型制造企业推行全面、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必要性,有了精准的数字,才能改善生产经营,魔鬼藏在数字中。只有更好地掌握数字,才能学会与魔鬼博斗。可以预见真正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开始了!”


王水福说,“我们正在积极和客户沟通协商解决,正式复工后,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将通过加班加点、提升效率来达成客户需求。”


疫情下1.6万名员工等着安排,王水福是怎么做的


求大求强不如健康活得长


危机当头,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奋而出击,以尽量减低损失,保留实力,等待疫情过去重新出发。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做?王水福给出三条自救原则:


第一,企业要活下去 现金为王。


“各企业老板都要充分考虑现金流的支撑。现在各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非常重视,并出台了相关金融扶助政策,我们企业要及时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


第二,苦练内功 眼睛向内。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现在机会很多,陷阱也多,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特别是要注重适度轻资产,把更多精力用到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与效益上,这样可以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对多数企业来讲,求大求强不如健康活得长。”


第三,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头等大事。


“传统产业要抓住政府对企业云平台建设的扶助契机,未来三五年传统产业的重塑,将会形成一批产业数字化领先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管理将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水福还有四个字要对企业同行说——“敬天爱民”。“敬畏自然规则、法律规则,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员工,才可能共渡时艰。”


如今,西子联合是一家以装备制造为主,跨行业经营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旗下产业涵盖电梯、电梯部件、立体停车库、钢结构、锅炉、航空、商业、房产、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员工1.6万人。2018年集团业绩再创新高,营业收入达280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