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湖濱區:益貧崗助推“造血式”扶助

  “我今年56歲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村裡除個草,打掃打掃衛生,活不重,離家也近,也可以給村裡人居環境改造貢獻一份力量。”在三門峽市湖濱區交口鄉“益貧崗位定製”工作中,南梁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建民在村裡找到了一份工作,增收也多了一條門路。

  “2018年,我搬進了100平米的易地搬遷房,一家人日子蒸蒸日上,我想在社區幹個綜合管理員,還不耽誤在家照看孩子。”盧家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蔡根鎖在幫扶幹部的對接下,主動要求加入易地搬遷社區綜合管理員。

  連日來,該鄉在全鄉增設80個農村益貧崗位,重點瞄準未脫貧戶、脫貧監測等重點戶,特別針對年齡在18—65歲的尚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主動“上門定崗”、“一對一”逐個分析就業能力,宣傳政府“益貧崗”政策,動員貧困戶就近務工,以崗位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

  截止目前,按照“精準設崗、精準定崗、就地就近”的原則,根據鄉村實際情況,該鄉共增設了疫情防控監測員、人居環境維護員、汙染防治巡查員、社區綜合管理員、矛盾排查調解員等五類農村益貧崗位80個。其中,安排已脫貧尚未外出就業的弱勞動力貧困戶70人,有勞動能力的未脫貧戶8人,脫貧監測戶2人,進一步調動了貧困戶勞動能力,激發了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

   “益貧崗的增設,不僅解決了一部分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就業問題,也使部分易地搬遷群眾的就近務工問題得到了解決,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兜底戶的脫貧內生動力,增強脫貧後勁。下一步,交口鄉將立足長遠,強化益貧崗的後續人員、資金、技術等的管理,發揮崗位長遠實際作用,確保真正實現拓增收、促脫貧。”交口鄉黨委書記張永星說到。(侯林峰 鄭素麗 趙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