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三門峽市陝州區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建立三項機制,破解三大難題,將金融扶貧工作做深做廣做持久。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今年44歲的陰濤然是陝州區張卞鄉西王村的貧苦戶,在帶貧“1+1”模式中,來到了同村帶貧戶王海蛟的蔬菜大棚幫工。陰濤然: “政策是好政策,能幫助我們致富,我現在在海蛟棚裡打工,給我發有工資,也是學技術,學了技術以後,我自己也發展個大棚。”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陰濤然所在西王村通過金融扶貧非貧困戶帶動貧困戶的模式,申請金融扶貧“1+1”貸款279萬元,建起了大棚45座,帶動的貧困戶42戶。王海蛟是當地有名的大棚蔬菜專業戶,作為帶貧戶,去年他投資12萬元,其中申請金融扶貧“1+1貸款5萬元,又建了一座1畝半的蔬菜大棚,種植反季節西紅柿: “去年有這個扶貧政策,我想再發展再投資一個棚,帶了一個貧困戶,在我棚裡邊一邊打工,一邊學習,他技術學會了可以自己蓋個大棚,自己單獨操作。”

三門峽:三項機制 讓金融扶貧更持久

去年以來,三門峽陝州區通過完善風險防控“211”機制,對銀行設立金融扶貧風險補償資金池、對保險公司設立保險專項風險補償資金池,全區實現一張大保單,破解“保險公司不願保、貸款銀行不願貸”難題,通過探索新的“1+1”帶貧機制,破解“帶貧機制不完善、貧困群眾不會幹”難題,通過建立產融結合機制,著力破解“產融結合不緊密、增收效果不明顯”難題,收到了良好效果。陝州區扶貧辦副主任王丹: “探索1+1帶貧機制,從非貧困戶中選擇有能力有意願有項目的致富能手經濟能人,通過務工和分紅兩種模式,來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截至目前,陝州區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4.26億元,通過1+1共帶動貧困戶944戶。”(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崔軍廷 三門峽廣播電視臺記者 任懷剛 趙宏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