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同事又發朋友圈了。自從她兒子上了小學一年級,她的朋友圈就變成了老母親吐槽圈。大致意思就是:娃剛出生的時候,爹媽雄心壯志,自認為能把他培育成天才;娃一天天長大,爹媽也逐漸恢復理智,覺得自己孩子能上個清華北大就好;時間繼續向前推移,爹媽又覺得孩子哪怕考不上一本,只要健康成長,有個大學上就行。再然後,在陪娃寫作業的某個夜晚,老母親終於仰天長嘯:還要什麼自行車,只要你不氣死我就行啦!

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真正理解這種無奈。曾看過一個電視節目,受訪者是位年輕的父親。他苦笑著對記者說,我沒結婚的時候,看我哥哥嫂子為教育小侄子總在吵架,我就覺得是他們水平不行。等我自己當爹那天,我至少有一百種方法教育好孩子。現在我真當了爹,沒想到還不如哥嫂呢,對孩子是沒有一點辦法。

伊坂幸太郎曾經寫過: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用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的確如此,父母的身份是根本不用任何學習考試就能升級獲得的。家長們明明和孩子一樣,都是初來乍到,卻只要求孩子各種學習,自己不做任何學習提升,這是多麼奇怪的事。我們站在原地,卻奢求把孩子送得更高更遠;我們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想當然,卻指點孩子的詩和遠方。只以自己成長的經驗願望來一味要求孩子,毫無懸念,收穫最多的只能是咆哮和焦慮。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女兒告訴我,說某同學很難過,因為他父母準備要二孩了。

啊?!你們這不馬上高三了嗎?

是呀。他媽媽平時總嫌他沒有他表弟努力,其實我覺得他已經很努力了。

咳,這又不是打遊戲,說換號就換號。

女兒樂了,我媽媽好明智啊,大號練廢的人,如果不反思總結,就算再註冊個小號也是遲早會練廢的。

您看,這是一個高中生從打遊戲得來的經驗,套用在培養孩子上,竟然也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於是,我決定聽從孩子的建議,好好總結一下這些年陪孩子成長的經驗,分享給比我小的弟弟妹妹們——那些還在小學的水深火熱之中修煉的爸爸媽媽。希望能有一點啟發幫助,讓我們共同成長為更好的家長。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所謂先成人後成才,孩子從小就要學習做人的道理。

除了讀書教給孩子道理,生活中家長以身作則,孝敬父母,友愛同仁,有禮有節。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用太多的說教,潛移默化中小孩子有樣學樣。有教養的孩子,人見人愛,好運常伴。

·生活自理能力要從小鍛鍊,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學會整理收納。

比如買個可愛的小盆子,讓孩子自己洗襪子。幫孩子給整理箱貼上一目瞭然的標籤:玩具、讀本、衣物等物品都分門別類,讓孩子痛快地玩,然後自己收拾整理乾淨。

這個整理歸納的習慣一定要從小培養,實踐證明,生活中會整理收納的孩子,學習上也擅長歸納總結,成為學霸的機率最高。

家長千萬不要說孩子小呢,只要玩就好,包辦家務只會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也不要怕孩子磨蹭,他不會總磨蹭的,熟能生巧。如果不想等到他長大了,你看著他凌亂的房間和書桌抓狂,不斷地嘮叨他丟在落四,跟著他一路收拾殘局。那就趁著孩子小,教會他自理,好習慣都是從小養成最容易。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孩子小時候,一定要捍衛孩子玩的興趣和權利。

不要從幼兒園開始就只要考試一百分,一百分……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孩都是從玩中學習到很多本領的。學習成績只是孩子發展的一個方面,並不能代表全部。家長只盯著考試成績看,只會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厭學。

女兒現在總會懷念她的幼兒園,說隨便瘋玩的日子太好了。拼音考試總是不及格,塗顏色總是一個娃娃五顏六色,老師寫個不及格也不要緊,不過是個小娃啊,只要她覺得好看歡喜動手去做就行。幼兒是在玩中觀察,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成長。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就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未來十多年的學校生活呢,沒有點學習興趣怎麼過啊。

·趁著孩子小時間充裕,多帶孩子閱讀。

找適合孩子年齡段的讀本,每天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書中有廣闊又新奇的大世界,這將成為孩子最美好的人生經驗,好的書本,伴隨孩子成長,一生有益。

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老爸給我特定的兩種雜誌《學與玩》與《小朋友》,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兩種刊物,我只記得它們給我童年帶來好多快樂。以至於沒到上學年齡就天天盼著上學,拿筆照著描畫還不認識的字,羨慕每天能背起書包去上學的哥姐。直到今天我依然喜愛讀書,讀好書,要感謝老爸小時候給我買書而不是糖果。

現在的書籍更加地豐富多彩,挑選有趣有益的好書送給孩子吧,她會從中收穫很多快樂和知識。

我也喜歡給女兒買好書,她小時候最愛看的是《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因為裡面配圖顏色鮮豔,內容豐富有趣。有數字遊戲,謎語遊戲,腦筋急轉彎,偵探故事,智慧故事……女兒說這套書她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從看不懂到看得懂,到後來隨口就給同學講故事,出謎語。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建立起更好的學習思維能力。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從小樹立時間觀念,教會孩子統籌安排做事。

比如,回家就寫作業,保質保量寫完作業才可以自由活動。讓孩子明確自己的身份是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其他的興趣愛好都是錦上添花。作業寫得又好又快,孩子獲得的自由時間越多,這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孩子發現,只要我抓緊時間好好完成份內的事,就會獲得更多好玩的事。

忌:小學時不要給孩子安排太多額外的學習任務,那樣只會逼著孩子寫作業拖拉,以求逃避寫不完的習題。

·每天跟孩子一起看看新聞,瞭解國家大事,社會百態。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矇住孩子看社會的眼睛,現實就是有好有壞的,如同有白天也有黑夜一樣自然,我們得教會孩子辨別早非,趨善避惡。別以為孩子小不需要,要知道,現在的校園欺凌事件十分可怕。教孩子保護好自己,因為我們不可能總在孩子身邊,我們也不能給孩子一個真空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有安全自保的意識,別讓他人欺負自己;也讓孩子有悲憫之心,我們絕不主動欺負別人。

·趁著小學學業相對輕鬆,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學點特長。

比如樂器,舞蹈,畫畫,或者打球,下棋等等。這個沒有什麼功利性,看孩子喜歡什麼,想學什麼就學點什麼。在學習的過程,不僅能開發智力,強健體魄,更讓孩子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最起碼長大以後,孩子能有玩的本領,業餘生活豐富有趣,而不是隻會幹巴巴地掉書袋。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抽時間看看有關自然,科學的紀錄片,有聲有影的,孩子非常喜歡看,不過要有家長陪伴,適度地看。

這個能開闊孩子的視野,積累知識。天文地理海洋天空飛禽走獸,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女兒小時候最愛看的是走近科學,自然傳奇,探索發現欄目,上學後特別喜歡學地理,物理。

不要給孩子玩電子遊戲!不要玩電子遊戲!

傷害眼睛,也影響心智,更會扭曲現實與虛幻。其中的厲害,不用細說。

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週末帶孩子去郊外,公園跑跑玩玩。新鮮的空氣,美麗的大自然,都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營養。假期時間長,帶孩子坐坐火車,飛機,到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試卷分數,只是孩子學習的一部分。如果只盯著分數看,就好像開車總盯著車頭看一樣,以為自己精神高度集中,結果卻把車子開得慢吞吞的,還扭來扭去。要想開得又快又穩,還是要往前方看,既能提前發現問題,又能保證速度。

什麼?家長學校開課啦!沒時間上課?預習看這裡

篇幅有限,今天的總結只能分享到小學。雖然不夠全面,但它們都來自一個老母親帶孩子長大的實際經驗。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遠,做為父母,還是儘量親力親為最好。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未來。因為再多的學費請來再好的補習老師,都比不過親生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才有能力把孩子送得更高更遠,才能和孩子一起笑擁詩和遠方。

對了,預習了一大篇功課,差點忘了點題。有好多地方已經開辦家長學校了,由教育部門安排有多年經驗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專家為家長們上課,講解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為家長解憂助力,孩子們也很歡喜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都在進步。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那兒的家長學校開辦了嗎?

走!一起上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