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導語: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聞名於後世,我們小學課文裡面還有這場戰爭的描述,它被稱為三足鼎立的轉折點,從此曹操敗回北方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劉備得到荊州之後在拿下益州有了稱霸天下的資本,江東得以依靠長江為界,南下吞併交州建立吳國;而赤壁之戰的策劃者周瑜也憑藉這場精彩至極的戰爭再次名震天下。但開戰之前周瑜和孫權要5萬精兵但孫權只給了他3萬,周瑜一度不解,直到戰爭結束以後他才明白其中緣由,到底是什麼呢?

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事情還得從曹操統一河北後說起,當時天下十三州,曹操已經獨佔九州,看著自己手上士氣高昂的軍隊,看著剩下的孫權、劉表、劉璋、馬騰這些割據勢力,曹操覺得在自己的鐵騎下他們很快就會束手就擒。於是等待物資齊全後他親率幾十萬大軍南征,目標就放在荊州,因為拿下荊州之後就可以兩面夾擊吞併東吳,屆時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當時駐防在荊州前線的劉備很快被曹操擊敗,劉表的兒子劉綜也率眾投降曹操。

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但生命力非常頑強的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向孫權陳述利害關係後希望可以結盟,孫權權衡利弊之後答應這個請求,劉孫聯盟就此成立。周瑜因為早年就跟隨孫策打下江東,而且他也是東吳的大都督,被孫權任命前線最高統帥負責戰事。周瑜應允但希望孫權能給他5萬兵馬,孫權只給他3萬並且承諾他本人會協調一切軍需補給,最大限度的支援前線,於是周瑜率軍開赴戰場。

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或許也因為曹操過於驕傲,或許也因為曹軍將士不識水戰,曹操把幾十萬大軍的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周瑜得知這個消息後想出了火攻的辦法,於是就和黃蓋施展苦肉計。黃蓋本身就是江東老將,當年曹操反董聯軍時兩人也相識,看到黃蓋的投誠曹操十分開心而且並不懷疑他的目的。但黃蓋真正的目的卻不是投誠,而是點燃船上的火油然後衝向曹操大軍。此時曹操大軍火海一片,無數船隻被燒燬,將士們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淹死,曹操只能含恨敗回北方。

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戰後周瑜和孫權對接時才得知,原來孫權已經給他5萬兵馬了,只不過3萬是江東軍士,還有1萬劉備大軍,1萬劉琦大軍。而孫權本人也率大軍駐紮在柴桑城,各種軍需物資堆積如山,假如前線戰場發生什麼變故的話,他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前去支援。他也想不到的是這場戰爭會贏得如此乾淨利落,費盡心機的所有事先準備都用不上,但這也不妨礙周瑜再次名揚天下,連曹操都感嘆周瑜才智乃當時第一人。

赤壁之戰後,周瑜終於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只肯給3萬

結語:作為戰勝方的劉孫聯盟自然瓜分的戰利品,也就是荊州。但因為諸葛亮早已留有一手,劉備這邊出力不大但獲取卻是最多,甚至還成長成為能和東吳分庭抗禮的實力,這也給後來的劉孫聯盟破滅埋下了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