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煩惱:孩子和性,該怎麼平衡才好?

說到婚姻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又很陌生。我們都是婚姻結出的果實,又回答不上來婚姻究竟是什麼。

對於婚姻,有很多說法,有的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有的人卻說她們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隨著大數據顯示越來越低的結婚率,還有越來越高的離婚率。婚姻這個話題一度被推到最熱。

媽媽的煩惱:孩子和性,該怎麼平衡才好?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相信所謂的愛情,都覺得愛情往往會越來越淡,直至消失。我也算是悲慘婚姻的受害者,父母沒日沒夜的爭吵讓我對愛情沒來由的抗拒。

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也是奇葩說的辯手傅首爾多次談過婚姻,我很喜歡她的婚姻觀。記得她說過:婚姻呢,就是心大一點兒呢,日子可以過成段子;心小一點兒呢段子可以過成案子。

她在一場演講中說道:婚姻就像是一頭豬,胖的胖,瘦的瘦,喝湯的喝湯,吃肉的吃肉,而有的人柵欄還沒圍好豬就跑了;結婚就是看自己開不開心,問題是結婚的時候沒有誰是不開心被逼著結婚的,問題是乾柴烈火燒著燒著,燒完後發現上當了。那時我和媽媽一起看的這場演講,媽媽看完淚流滿面。

我知道她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媽媽也算是在我面前秀過恩愛的,我一直覺得自己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時間越久,父親出軌,欠債,他們開始了無休無止的爭吵。我知道很多人家裡有過不少這樣的情況吧,或許原因不同,但結局通常是不歡而散。

媽媽的煩惱:孩子和性,該怎麼平衡才好?

有很多人說愛情到後來都會變成親情,我想說的是除了親情也有可能變成仇人,我爸媽在結婚近二十年,我都差不多17歲時離婚了。按理來說。二十年夠久了,夠他們混成老夫老妻一樣的親人,可還是分開了,你說氣不氣。

而他們離婚最大的原因,我不知道該說是因為錢還是因為孩子。多少曾愛的死去活來的夫妻有了孩子之後開始不耐煩,吵架。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家跟我家一樣,我爸媽每次吵架,我媽覺得每天都是她在帶娃,做家務,我爸始終大男子主義,覺得這應該是我媽的事情。

自從我上初中開始,我媽輕鬆一些,畢竟我慢慢開始自己煮飯,也不怎麼需要輔導功課。可能我爸就看不慣我媽輕鬆一點兒,每天說她不照顧孩子,我媽總會說,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孩子長到這麼大,從來都是我一個人在照顧,她為什麼要叫你爸爸我都不知道。

是啊,孩子是一個人的嗎?那我想問婚姻是一個人的嗎,結婚是隻需要一個人拿身份證,一個人出示戶口本嗎?其實我一直好奇為什麼結婚登記既要身份證還要戶口本。它們兩個的作用明明是一樣的,甚至寫的內容都沒什麼區別。

媽媽的煩惱:孩子和性,該怎麼平衡才好?

知道為什麼一個人生不出孩子嗎?就是怕你們這些生來不養,只佔著名號的爹。

這難道不就是說,結婚證件大家出示一樣的,未來的家務是大家共同的,孩子是大家一起照顧的。不明白那些說妻子沒照顧好孩子的父親在幹什麼。照顧不好你不會自己教嗎?誰會把你抓起來似的。

其實最大一點問題就在於,你們彷彿上班一樣,分工明確,一個負責帶娃操持家務,一個負責賺錢,那你去孤兒院領養一個孩子,請個保姆就好了,結什麼婚,生什麼孩子。

這才是現在不混族越來越多的原因,大家都怕受到傷害,也怕自己傷害到其他人。怕自己不會愛,不會維持家庭,不懂照顧孩子,所以不敢結婚,慢慢的,結婚率也低了。

我想說的是:愛情和婚姻都是兩個人的事,關心應該是相互的,困難應該是相互的,家務是大家的,孩子是你們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最後借用之前看到的一句話:婚姻可能是不像童話中那麼美好,但也沒有墳墓那麼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