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適合初學者嗎?臨摹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泥鰍的N種吃法


乙瑛碑很適合初學,我認為在初學隸書選帖上,最適合初學的就是乙瑛碑。它既不象《石門頌》豪肆,也不像《曹全碑》秀潤。沒有《張遷碑》的方整,也不像《禮器碑》那樣典重。

雖然學曹全碑的也很多,但是如果你去仔細比較看的話,乙瑛碑筆曹全碑厚重,隸法也更為純正,比起張遷碑來說,又比較中和,這一點上,對初學者最好。

學習乙瑛碑一來可以避免處學曹全碑導致的單薄油滑。二來可以避免初學張遷碑不能學到好的筆法的問題。

我覺得臨摹乙瑛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一、學漢碑的筆法

漢碑中,乙瑛碑筆法很純正,尤其是蠶頭燕尾,可以說是隸書的教科書,學會了,其他漢碑都可以迎刃而解。在一個,在學習中,力求準確,前期一定不要追求神似,一點要先形似。

二、學結構

隸書的結構原理其實就那幾種,講究平衡中的一些變化。具體表現上,有排疊,等距,收放,虛實等等,寫的多了,同類的字就可以舉一反三。

三、漢碑的風化,訛誤

寫漢碑,初學者一般都是臨習拓本,但是很多拓本不清楚,這就會導致寫錯字,這一點上要尤其注意。

可以多看一些隸書知識,避免寫錯字,另外,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借鑑歷代名家臨習的乙瑛碑,比如林散之臨的,或者吳讓之臨的,都很好。

另外,我的專欄裡有乙瑛碑通臨教程,可以一看,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壹點書法


《乙瑛碑》是漢碑中名品之一,屬工穩一路,結字規範,適合初學。

臨習時要注意線條凝鍊,方筆為主,形態飛動遒勁,字勢開展,如撇捺左右伸展,主筆較突出,(主筆就是在一個字中起支撐或平衡作用的長橫、長撇,長豎等筆畫)。此碑變篆書圓轉為方折,曲筆為直筆,仍留有篆書筆意,因字立形,多為扁方,但為了求變化也有長形,古樸渾厚。

基本筆畫特徵:

一,平橫有頭方尾方,頭圓尾圓兩種。

二,波橫有頭方尾如燕尾和蠶頭燕尾兩種。

三,豎有頭方尾方和頭圓尾圓兩種。

四,撇有頭圓尾方和頭圓尾帶鉤,出鉤要短,撇還有弧撇和直撇之分。

五,平捺頭平直中有曲,尾部上揚如燕尾。

六,豎弧鉤頭圓,鉤長呈半圓形。

七,豎折鉤出鉤厚重。

八,圓折圓中帶方有提有按。

何紹基評論此碑:"樸翔捷出,開後來雋麗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清代萬經在《分隸偶存》中評論此碑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

清方朔雲:"字字方正沉厚,亦足稱宗廟之美。″(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作為著名的“廟堂三鉅製”之一,《乙瑛碑》體態端莊,筆畫豐滿,規矩而不刻板,齊正而見風姿,是學習漢隸不可錯過的碑版之一。


此碑用筆方圓兼備,典型的蠶頭燕尾,波磔分明,伸展合度。結體方正而略扁,中宮疏朗,筆畫粗細規範而有規律。

學習《乙瑛碑》的要點是:

1、點畫規範嚴謹,提按使轉分明,筆畫承接走向清晰,臨習時重點掌握主筆的應用。

如“言”字,第一橫為主筆,其餘作短橫處理,首尾平整,不須提按。

2、注意筆法的使用,理清方筆與圓筆的關係。一字中多個橫畫排列時,除主筆模畫外,其他副筆橫畫不藏鋒,直接落筆,如“書”字。

兩個橫畫同時出現,多采用主方副圓,以增強用筆的豐富性。

3、注意其結體特性:疏朗勻稱、排列整齊。此碑文字在扁方的界格內穿插避讓,妙趣橫生。主筆橫和捺施以大挑勢,形態飛動遒勁,渾觸瀟逸。


4、學習中要把握平整的特點,結構求變化,用筆需豐富,字形求奇麗多姿。創作時如加入其他漢隸的元素,則更能增加其藝術性。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乙瑛碑》是漢碑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較完美地體現了隸書的風範。對於掌握隸書的結構、用筆技巧都比較適合初學者,清翁方綱也認為:“是碑骨肉勻適而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臨習《乙瑛碑》要注意主要從三個點去把握:整體風格、結構以及筆法技巧。

整體風格

《乙瑛碑》明顯的特徵是字勢開展,古樸渾厚,整體給人一種方正雄偉的感覺。臨習的時候,要清楚的把握此碑的風格特點,對照練習。

結構特徵

臨寫時要注意避免過於工整,《乙瑛碑》的結構是在動態中求平衡,筆勢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由於《乙瑛碑》的結體參差錯落,所以臨習時,要注意觀察上下、左右、斜正等結構的字形,總結基本規律,以求自在生動的表現效果。

用筆技巧

《乙瑛碑》因是碑文,所以用筆技巧與臨帖不同,要注意用筆的節奏,行筆至中斷,速度不要太快,要寫出邊緣不平滑的鱗勒之感。

用筆“逆入平出”,筆桿倒向左側逆向行筆,加大與紙面的摩擦,使每一筆都入木三分,形成高古渾厚之氣。

逆入,指起筆時,筆鋒要朝書寫筆畫的反方向入紙,隨即轉鋒行筆,以達到“藏鋒”於點畫之中,均勻地萬毫齊力,平鋪紙上形成中鋒運筆的勢態。平出,指筆畫至末不收,勢盡出鋒,迴腕空收。

筆畫上,方筆要斬釘截鐵,圓筆要遵勁渾厚,方圓並用,剛柔並進,在臨習中慢慢體會《乙瑛碑》的用筆規律。

我是“寫字吧”,更多好文,期待你的【關注】!

寫字吧


《乙瑛碑》其書風屬隸書範疇,介於《曹全碑》、《張遷碑》之間的書派風格,是人們學臨的好碑帖,是追根溯源名碑帖。學習臨寫《乙瑛碑》的關鍵性筆法,必須閒熟於心,並能八面出鋒,對於初學臨者是如此之理,對於寫臨多年的書者更是如此之法,如此之規律,否則很難臨寫象《乙瑛碑》碑帖,此碑帖的細節上處理,更難以找到書寫感覺,想入《乙瑛碑》帖難乎其難,出《乙瑛碑》碑難上加難。望臨寫《乙瑛碑》的老師們,抓住重點,吃透實質性問題,再去臨寫《乙瑛碑》輕而易舉,事半功倍,時效顯著。


李行子


可以練習的。注意不要寫的過肥,注意筆鋒,要藏得住筆鋒。線條和結構這個慢慢訓練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