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生態】溧陽檢察3年查辦12起非法狩獵案!35人受到法律制裁!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引發人們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的再次關注。3年來,溧陽市人民檢察院已依法辦理了涉及夜鷺、金線蛙、中華蟾蜍等國家保護動物的非法狩獵案共12件35人,為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司法保障。


【護航生態】溧陽檢察3年查辦12起非法狩獵案!35人受到法律制裁!


今天

《常州日報》A3版

出現了溧陽檢察的身影

特殊時期

溧檢君帶大家一起關注“非法狩獵“

護航生態保護

維護公共安全


【護航生態】溧陽檢察3年查辦12起非法狩獵案!35人受到法律制裁!

溧陽地區林木資源豐富,是野生動物的優質棲息地。貓頭鷹、隼、夜鷺、金線蛙、中華蟾蜍等野生動物數量多、分佈廣、種群大,讓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今年2月中旬,溧陽森林警察大隊民警上山巡查時,發現有人私自架設粘網捕獵國家保護動物,嫌疑人徐某某被立案偵查後,溧陽市檢察院提前介入。


檢察官發現,此類案件的涉案人員多為外地來溧的社會閒散人員,捕獵動物技術要求低且來源廣泛,成為主要的犯罪動因。對於案件中間的收購人員而言,只需用交通工具將野生動物運出本地,偽裝後的車輛極難被發覺。以夜鷺案為例,3個月中,被非法捕獵、運輸出去的夜鷺達4萬餘隻。中間人一轉手,輕鬆就能獲取高額利潤;有需求就有市場,大部分夜鷺被作為食材運往廣州等地,層層銷售。


【護航生態】溧陽檢察3年查辦12起非法狩獵案!35人受到法律制裁!


一條野味產業鏈,產地和市場兩“頭”是根本。溧陽市檢察院發現,在實際工作中,護林巡查隊負責的具體事務較多,但隊員人數較少,再加上捕鳥地點多地處偏僻、人跡罕至,導致巡邏區域難以全覆蓋。已查獲的一些非法捕獵案件因證據問題,難以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僅能對涉案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或行政處罰,犯罪成本很低,難以遏制犯罪。同時,野生動物運輸及售賣過程中還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多起案例中,運輸車輛從溧陽至廣州等地,高速一路暢通。


對此,該院敦促各鎮(街、區)履行相應的保護工作職責,廣泛發動鎮(街、區)、行政村的幹部群眾配合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落實對護林巡查隊的考核機制,加強林業部門內部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力度;並積極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協力,共同開展打擊涉及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加大對網絡售賣動物捕獵用具(如強光燈)的清查。並建議交通運輸部門強化高速、國道關卡對大型卡車運輸的檢查頻次,一經發現私運野生動物及時告知檢察機關。


在案件辦理中,檢察官還發現,不少犯罪嫌疑人,尤其是處在產地第一環節的捕捉人,對相關法律不瞭解,以身試法而不知。


【護航生態】溧陽檢察3年查辦12起非法狩獵案!35人受到法律制裁!


“我們就是喜歡玩槍,打的鳥我又不吃,有人收就便宜賣給他,就是補貼幾個油錢,這也犯法啊?”去年11月30日、12月1日,黃某開車帶著3人在溧陽沿途用氣槍打鳥,打死“三有動物”鳥類近30只,渾然不知已經涉嫌非法狩獵罪。


長久以來的普法宣傳中,對於保護野生動物案件的宣傳力度不強,特別是偏遠鄉村地區,許多人以為只要自己不倒賣野生動物、不親手抓野生動物,就不一定構成犯罪。對此,我院在加強打擊力度的同時,對野生動物保護廣泛宣傳,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等活動,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增強公民保護意識。同時鼓勵群眾提供案件線索,對提供的有效舉報積極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