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运河经济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生态修复为统领,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响了一场生态环境保护战、生态修复攻坚战,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春暖催新绿,植树正当时。在运河经济开发区,占地约130亩的东八里生态湿地二期春季绿化正全面展开。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德州瑞景园林有限公司经理 王瑞静:“南边是林场,北侧是东风路电厂,地被总面积在3万平方,乔木是600余种,灌木是2200余种,还有一个泵房建设,水系的建设都在紧张有序的施工当中,预计4月底能蓄水,能够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植入“绿色基因”。三年时间,运河经济开发区规划实施了总投资106亿元17类64个生态修复项目,先后完成“两带三区”生态林规划建设任务,共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近7500亩,种植各类乔灌木30多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在中心城区西部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的目标如期实现。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运河经济开发区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 刘怀东:“这个白色的区域就是河北省,这个就是我们大运河生态林场所在的三个片区,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在这个地方打造正好起到一个绿色生态隔离走廊的作用。整个的两个中轴,分别是以水系为中轴,通过水系这是华鲁恒升,这是华能电厂,对企业中水的回收利用起到了一个循环。”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眼下再鸟瞰运河经济开发区,大运河生态林场、东八里生态湿地、西陈沟省级生态湿地,林网密布,鳞次栉比,一派生机盎然。据环保部门获悉,2018年、2019年运河经济开发区空气质量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均排名第一。群众生活的舒适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运河经济开发区市民 陈国平:“原来这是一块臭水,打改造以后,逐渐逐渐变好了,水质也好,空气也好,心情舒畅。现在看着逐步逐步改造的更好。”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32平方公里的运河经济开发区,近三分之一是老工业区,历史欠账多,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占比达到七成以上,环境治理任务繁重。运河经济开发区坚持先堵后疏、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办法,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0.8亿元的华鲁恒升与华能电厂工业蒸汽产业链互补、中联大坝水泥窑协同处置等项目,形成以煤→电→蒸汽→化工新材料→粉煤灰→水泥,生活垃圾→电→固废→水泥等多元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今年,运河经济开发区又启动了总投资228.7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建设绿色化工园区,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建链、补链、强链”,打造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和绿色化的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德州市运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宗奎:“绿色是运河的底色,绿色发展是运河经济开发区的生命线,向绿色要发展空间,这是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对新发展理念的最好实践。”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植入“绿色基因” 助力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