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蕭紅,文學洛神也逃不過愛情的宿命

民國的魅力,在於這短短几十年卻有無數才子佳人,伴著風花雪月將愛恨情仇反覆吟誦。

蕭紅,一個出生在北國冰城的女子,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她的《生死場》,用一系列對生與死的描述串聯起對整個民族、特別是女性群體的思考。她的《呼蘭河傳》,更像是自傳,把年少時的苦難一點點揭露出來給人看。


才女蕭紅,文學洛神也逃不過愛情的宿命

民國四大才女——蕭紅


魯迅說她“最有前途”,夏志清說她“最優秀”,矛盾說她的文章“更誘人”。世人給予了她太多好評,稱讚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但就像事先約定好了一樣,上天再賦予她們絕世才氣的同時,又決絕地關上了人間煙火的窗子,蕭紅也不例外。

呂碧城年少出走,仍然成就開掛人生;林徽因諸多糾葛,仍然能擇一人終老;張愛玲痴迷情愛,仍然能夠化為文章。而蕭紅始終逃不開顛沛流離的命運,一生窮困潦倒,甚至連渣男都絡繹不絕。

一、無奈選擇的汪恩甲

汪恩甲這人儀表堂堂還有點學問,正好合了年少蕭紅求知的人設。後來證明,這也是唯一一個給了蕭紅承諾的人。蕭紅和汪恩甲年少訂婚,開始的時候蕭紅多少是喜歡汪恩甲的。直到後來她偷跑到北京上學,還為這事和家裡鬧得大動干戈。這個時候,還真只有汪恩甲,能稍微給蕭紅那麼一點安全感。

那這個汪恩甲是怎麼做的呢?他先是廢了半天勁兒把逃出家的蕭紅追回來,然後又為了兄弟顏面,在法庭上告的蕭紅敗訴,接著又在蕭紅懷孕的時候突然失蹤。姑且不說他最後究竟是不是被人害了,單就是他把蕭紅一個人扔在了冰天雪地的哈爾濱,就足夠位列“渣男”之列了。蕭紅也是因為他迫不得已把孩子送人了事,落了個夭折的命運。

二、敵不過現實的蕭軍

在蕭紅困在哈爾濱舉目無親的時候,還真多虧了蕭軍時不時送書送吃的,從精神到物質一個不落的幫助她。1932年,松花江決堤,哈爾濱發大水,還是蕭軍,租了條小船把蕭紅救了出來。按蕭紅這個文藝女青年的調性,一定覺得蕭軍就是那個腳踏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她也甘願和蕭軍一起過著更貧苦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蕭紅把蕭軍當歸宿,蕭軍卻認為蕭紅只是一個過客。他認定的是:“她單純,有才能,我愛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翻譯過來就是“她很好,我愛她,但我們不可能在一起”,妥妥的“渣男”語錄。不僅這麼想,蕭軍還是這麼做的。在蕭紅重新開始寫作的日子裡,蕭軍也開始了腳踏兩三隻船,最後還頻繁家暴。兩個人終於還是草草分手了事。

才女蕭紅,文學洛神也逃不過愛情的宿命

影視劇中的蕭紅

三、同甘不共苦的端木蕻良

說白了,端木蕻良就是蕭紅的迷弟。在蕭紅與蕭軍還在一起的時候,端木就成為了他倆的朋友。端木家境不好,比不上蕭軍啥世面都見過。但端木就是會夸人,見著蕭紅就誇,你的文字太棒了,比蕭軍寫的好多了。這一來二去,蕭紅還真就信了,當然她寫的也確實要比蕭軍好。

蕭紅說,我啥都沒有。端木說,我娶你。蕭紅說,我結過兩次婚。端木說,我娶你。蕭紅說,我懷著蕭軍的孩子。端木說,我娶你。蕭紅說,好吧,我嫁。結果,端木蕻良就成了蕭紅一生中唯一舉辦過婚禮的男人。此時的蕭紅已經沒有了先前對愛情的渴望,“只想過平淡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端木蕻良是個性格懦弱的人,又不會照顧人。蕭紅的孩子出生後第三天再次夭折,身體還未恢復就為了躲避戰亂一路南下。槍炮聲擊潰了端木蕻良,他還是把蕭紅一個人扔在香港,頭也不回地跑掉了。


才女蕭紅,文學洛神也逃不過愛情的宿命

才多情寡的蕭紅

1942年,31歲的蕭紅重病加上庸醫,終於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她說,“我所有的路都是一個人走的,好像命中註定要一個人走似的”。她用一個天才作家的敏感為自己的人生下了一個最悲壯的註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