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與《辨伏神文並序》

柳宗元與《辨伏神文並序》

古時有醫儒不分的說法,大意是說許多讀書人對中醫都略知一二,能夠開方治病者也不鮮見。但儒生重在讀書而後走仕途,醫則重在治病救人,二者各有側重。在識醫辨藥上,讀書人看走眼的情況時常有之。

中唐時期的柳宗元,被後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其文化成就後人望塵莫及,他對藥也有所研究。柳宗元曾有過買藥被騙的經歷。一日,柳宗元自感胸悶氣堵、心悸難安,求醫時醫家讓他購買伏神煎服即可。沒想到吃了之後症狀非但沒有減輕,還“反增餘疾,昏聵馮塞”。柳宗元以為遇上了庸醫,便帶著藥渣去問責。醫家看了藥渣,說他買的不是伏神,而是削了皮的野芋頭,只因二者外形相似而已,原來柳宗元買藥被騙了。

真伏神有寧心安神、利水的功效,常用來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等症狀;野芋則生潮溼之地,生存環境惡劣,少有問津,所以價廉。賣藥人將野芋刮皮削成伏神的外形,以假亂真騙過了柳宗元。柳宗元氣憤不過,專門寫了一篇《辨伏神文並序》,講了生病、看病、買藥以及被騙的經過,提醒人們“藥物多偽,知之者甚”,如果“誤而為餌,命或殆而”,主要目的還是在於“以悟來者”,即提醒更多的病人買藥時要加以鑑別。《辨伏神文並序》全文如下:

伏神之神兮,唯餌之良。

愉心舒肝兮,魂平志康。

驅開滯積兮,調乎柔剛。

和寧悅懌兮,復彼恆長。

休嘉欣合兮,邪怪遁藏。

君子食之兮,其樂揚揚。

餘迨於理兮,榮衛蹇極。

伏杯積塊兮,悸不得息。

有醫導餘兮,求是以食。

往沽之市兮,欣然有得。

洛濯爨烹兮,專只爾力。

反增餘疾兮,昏聵馮塞。

餘駭其狀兮,往遊於醫。

徵滓而觀兮,既笑而嘻。

曰胡昧愚兮,茲謂蹲鴟。

處身蝟大兮,喜植圩卑。

受氣昏頑兮,陰僻敧危。

累積星紀兮,以老為奇。

潛苞水土兮,混雜蝝蚳。

不幸充腹兮,惟痼之宜。

野夫忮害兮,假是以欺。

刮肌刻貌兮,觀者勿宜。

中虛以空兮,外澤而夷,

誤而為餌兮,命或殆而。

今無以追兮,後慎觀之。

物固多偽兮,知者盍寡。

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禍。

書而為詞兮,願寤來者。

一般人買到假藥要麼自認倒黴,要麼找到賣藥人討回已付錢款或更換真藥,至此就也罷了。但像柳宗元這樣,能夠將自己上當受騙的經過如實寫出來以提醒大家的情況則不多見,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博大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