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優 學 優 教

助 力 成 長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各位家長,在您心裡,什麼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

是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

還是陪伴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還是依順孩子,給孩子無所顧慮的生活?

其實,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


1

網紅醫生“張文宏”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

“不能欺負老實人”

“把病毒‘悶死’”

“你是在戰鬥啊”

“防火、防盜、防同事”

……

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成了“超級網紅”。

許多人喜歡上了這個說話幽默、人很實在的“黑眼圈”專家。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張文宏醫生中學就讀於浙江瑞安中學,是個學霸,高三直接保送上海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

2000年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微生物與免疫系做博士後。

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張文宏醫生從30多歲起就有了個外號——“張爸”。

據張醫生的同事說,這是因為他果敢又細心,凡事都要照顧到位,就像爸爸一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張爸”不只是病人的“爸爸”,也是一位帥氣男生的爸爸。


2

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

當張醫生依舊帶領醫護人員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時,小洵給爸爸寫的一封信……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3

榜樣教育,不用多言

去年兩會上教育話題中提到過:“科學的教育觀,是要對孩子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也就是說,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

話雖不長,但卻用最直白的語言道破了教育的關鍵所在。

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都會潛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裡,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父母的行為就是自己想法的最直接表現,如果是父母真正相信的東西,就會通過行為表現直接告訴孩子。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一個嘴上告訴孩子讀書很重要,而自己整天卻只會打麻將、追劇,在家中卻從不讀書的家長;

一個孩子一玩手機就發脾氣批評他,自己卻拿著手機玩個不停的家長;

一個告訴孩子要與人為善,不在背後說人壞話,自己卻總喜歡對別人的事說三道四的家長······

是不能讓孩子真正信服的。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而教育也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成為父母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把所有的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

樹立的良好榜樣,會讓孩子隨時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向榜樣靠近,這是一種內在驅動的力量。

比起講道理、時刻監督,更能讓孩子感同身受。

榜樣教育——“網紅醫生”張文宏兒子的一封信:等春來,盼您歸!

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說到底,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從生活點滴中給孩子樹立榜樣 ,在孩子身上留下不可磨滅印記的不是老師,不是學校教育,而是父母和家庭。

所以父母若想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為孩子建立積極的影響,就請嘗試從這些方面做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