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后兄妹指使大臣上了份特殊的奏章,打得董太后措手不及

何太后兄妹指使大臣上了份特殊的奏章,打得董太后措手不及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董太后憤然離席,走之前還撂下了一句狠話,要他的侄兒,新任驃騎將軍的董重襲殺何太后的親兄,大將軍何進。

婆媳倆的臉已徹底撕爛,鬧得個不歡而散,已完全沒有挽回修補的餘地。

積累多年的矛盾終於公開化。

何太后很憤怒,但更多的是恐懼。

這恐懼源於她骨子裡根深蒂固的不自信和不安全感。

前文我就分析過,雖然何氏兄妹現在已處在帝國的巔峰,但由於原生家庭的卑微和低賤,他們在以董

太后為代表的即得利益集團的眼裡始終是個異類。

在這種情況下,巔峰看似風光無限,但顯赫的同時也險惡,不亞於風口浪尖和火山口,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求一布衣而不得。

何太后兄妹指使大臣上了份特殊的奏章,打得董太后措手不及她現在絲亳不敢小覷董太后,她的資歷,出身,背景以及她所代表的勢力尤其是她手裡那個先帝血脈劉協,時刻都有可能將她何家的江山社稷取而代之!

今天的公開翻臉就是公開宣戰,一場你死我活,有我無你的權力之戰。

董太后的決絕讓她毛骨悚然,她絲毫不敢大意,連夜宣她的大哥,大將軍何進入宮。

何太后兄妹指使大臣上了份特殊的奏章,打得董太后措手不及所完妹妹的哭訴,何進也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兩兄妹經過一夜的緊急磋商和密謀,一張將董氏集團一網打盡的網已布好。

出身低層的人為了捍衛他們得到的一切會不擇手段不惜代價敢於踐踏所有的規則和底線,去冒那個天下之大不韙!

第二天早朝,何進安排了一個大臣給當今天子(其實就是他本人和他的太后妹妹)上了一道特殊的奏摺。

這道奏摺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直指董太包括剛死不久的漢靈帝的一個死穴,那就是他們的出身問題。

你不是一直拿我的出身做文章嗎?你的出身難道在你一直自詡為正統的世界裡就真的那麼正統純正嘛?那好,今天就當著滿朝公卿文武的面好好撥拉撥拉,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董太后和他兒子漢靈帝劉宏的出身比較尷尬

漢桓帝劉志死後由於沒有兒子,他的妻子竇妙和他的岳父城門校尉竇武為避免皇權落入他人之手,遂迎立解瀆亭候劉萇的兒子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

漢靈帝的生母就是董太后。

漢靈帝尊竇妙為太后,但他又是個孝子,所以屁股坐穩後,徵得太后的同意,為自已死去的父親劉萇和生母董氏爭取到了"孝仁皇"(古代皇是皇帝是帝,只稱皇不稱帝規格降了一等),慎園貴人兩個名份。

建寧元年(公元168年)九月,已是大將軍,竇太后的父親竇武性格剛強不會算計,最終沒搞贏勢力膨脹的太監集團而死在太監的手裡。

他死後,竇太后徹底失勢。

漢靈帝劉宏這時沒有太后父母的挾制,頓覺天高地闊,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已的生母董氏,當即下詔,從原封地河間國將董氏和董氏的哥哥董寵,侄兒董重一併迎入京城,於第二年尊她為孝仁皇后(其父劉萇追尊為孝仁皇),因住在永樂宮,宮內稱其為"永樂太后"。封舅舅董寵為執金吾,表兄董重為五官中郎將,形成了自已的孃家勢力集團。

竇太后雖失勢但還在,所以董氏這個太后還是個山寨版的。

直到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六月,竇太后在失意和淒涼中死去,董氏才正式成為太后,從此開始了母子倆瘋狂的賣官鬻爵,帝國的道德體系和統治秩序在原有腐朽的基礎上加速了崩塌的進程……。

何太后兄妹指使大臣上了份特殊的奏章,打得董太后措手不及 這道特殊的奏摺就從這個最薄弱最致命的地方切入,那就是你董太后原是藩王之妃,因兒子以旁枝入繼大統才得以位居中宮,現你兒子死了(先帝山陵崩),而且又有了新的天子和太后,你的角色已經扮演完畢,宮中已沒有你的位置,你就該識趣點,退回原來的位置,回老家養老!

這道奏摺剔筋剝骨,又符合禮法,讓站在董太后這邊的大臣親貴措手不及,張口結舌。

這禮法就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手足無措矣。

歸根歸了一句話,董太后得位不正!

何太后兄妹作為幼年天子的代言人即刻發聲:"准奏,董太后即刻離京,還歸舊藩!”

這道詔旨以皇權的名義頒下,有如泰山壓頂,董太后頓感一種前所未有的絕望,她現在只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就是他的侄兒,驃騎將軍董重……。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