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何為好與不好?

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

  戰國時期,主張合縱的名相蘇秦佩戴過六國相印。近幾年來,出土的文物又把印章的歷史向前推進了數百年。也就是說,印章在周朝時就有了。

印石具有悠久歷史,源遠流長。古代的璽印是以實用為主,因而多采用材質堅耐久的銅、玉為其印材。到了明代中葉,文彭在南京於意外中得到四筐用來製作婦女首飾的青田凍石,試著自刻印章,效果很好,從此就在文人中間興起了篆刻藝術。

印石的價格高低不一,便宜的2-3元一方,高檔的有上萬元一方,甚至有些極品印石無法用價格來衡量。

選印石知識

這裡介紹的是適宜青少年學刻用的普通石章

青田石

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是“封門青”凍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壽山石

產福建壽山。最名貴的是“田黃”,價同黃金,呈黃色半透明。

昌化石

產浙江昌化。最名貴的是“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豔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巴林石

產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中雞血石,有“草原瑰寶”之美譽,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適中,宜於鐫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賞之餘,不禁產生豐富的遐想,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稱巴林極品石是集“壽山田黃”之尊,溶“昌化雞血石”之豔,蘊“青田封門青”之雅的印壇奇葩,其評價正可為巴林石之寫照。巴林石石質細膩,溫潤柔和,軟硬適中。

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及目前開採的石源,很多采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印石的挑選:

其一印石要結實無裂紋,因為石礦大多采用爆破的方式,印石難免有裂紋,所以要尤為注意。其二,看有否砂釘,尤其印面更不能有砂釘。其三,顏色是否純淨無雜色,帶透明的為最佳,但顏色、紋理巧妙的也十分難得。

印石,何為好與不好?


印石到了手中,先要經過整形、去紋、拋光的處理才可以開始刻印。近來買到的石料大多已經經過了整形、去紋、拋光的處理,這裡介紹一種比較常用的磨平印面的方法。

首先取一張粗砂紙,五指執石,用力平均,自下而上,兩下,旋轉石材九十度,再次自下而上打磨,旋轉一週,檢查石面平整程度,再選擇是否再一次打磨,也可以握住石料在砂紙上畫阿拉伯數字8的形狀,徐徐磨來。這裡要注意砂紙底下要墊一塊玻璃或者平整的硬麵,否則容易磨出的石面四角不平。粗砂紙之後,再取一張細砂紙,這時,只可以用一字打磨的方式,不要太過用力,細細的打磨。心定而不燥,慢慢打磨,至印面平整為止。

印石的辨析


辨析印石的性質、真偽,傳統的方法是“聞、問、看、撫、磨、刻”這“六字經”。同時,這也是辨別石品的關鍵。


“聞”,即知識見聞;“問”即詢問、學問,這是辨析印石的基礎。鑑別印石,光憑道聽途說或一知半解的知識是不行的。


例如,青田山坑石中的“半山”與白芙蓉石中含有“老虎沙”(細紗集合點),而“半山”性脆、質略松,而芙蓉“藕尖白”相對質緊密而顯得更密一些,精於印章鐫刻著,用刀角觸石一試便知。所以,要多聽多問,勤學好問。


印石,何為好與不好?


“看”和“撫”,是辨析印石的關鍵。“看”,指觀察印石的著色、花紋形態,因為各類印石由不同色澤的礦物質構成,所受地質運動的作用也不同,色彩和花紋總不會是一樣的。同一產地的印石有其共同的特徵,而不同產地的印石一般來說差別總是比較明顯的。掌握了印石這些共性和個性特點,印石那在手裡,一看便知。“撫”是指手感,憑手感辨別印石的硬度、重量、質地、粗細以及油潤乾燥與否。


“磨”和“刻”,是辨析印石最可靠的檢驗方法。“磨”,指制印工藝的技術,即磨平、磨光。印石的質地、肌理中是否含沙、含硅酸鹽(印石中的硅酸鹽含量略高,呈現出短纖維狀態的石屑,但光從外觀上看是發現不了的),只有打磨、琢刻之後,才能得知。“刻”,指檢驗印石是否適宜篆刻、雕刻。當然,最好能練就手撫拈量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更適用於購買時挑選。


其實,評定一枚印章的價值,首先就是看質地,因為舊時文人多用較好的印石制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