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3月19日的米蘭,天氣晴,氣溫19~21度。一早起來的感覺還是微涼的,讓人沒有起床的慾望。其實也沒什麼必要起床,因為外面的世界,早已變得危機四伏。

我翻開手機,看了看今天的疫情數據,雖然早就麻木了,但也免不了內心的恐懼:一天內,意大利新增確診4789人,新增死亡475人,死亡率達到了8.3%,而在米蘭所在的倫巴地大區,死亡率是11%。

而到了晚上,政府公佈又新增確診5322人,6000萬人口的意大利累計確診達到41035人,累計死亡3405人,死亡人數超過了中國。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數據死的,所以並不會讓我感到恐懼,真正讓我感到恐懼的,是處在風暴中心看不到未來的感覺。比如住我隔壁的那對老頭老太,已經咳嗽了好多天了,也沒有人接他們去醫院,我怕他們就這麼死去。

(1)

我算是比較有“防範意識”的那種人,早在1月底回到意大利準備開學的時候,就提前備好了口罩和食物。所以後來疫情爆發,我基本不缺東西。

最初的時候,我以為我的存貨能夠撐到這場疫情結束,畢竟之前在國內,家裡屯了一個月的食物是足夠的。可情況似乎比預期來的嚴重。差不多一個月過去了,這裡的情況並沒有看到好轉。

昨天,我的屯糧已經見底了,於是按照意大利官方的指導意見,上能夠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的超市官網預定食物和水。我的朋友告訴我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因為幾乎所有預定,配送的時間都長達一個多星期。

我有點倔強,還是到提供送貨服務的Esselunga超市官網碰碰運氣,而情況似乎比朋友說的更糟,預定頁面系統崩潰了。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在政府的安排下,Esselunga超市集團向居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但根本排不上號,都要一週到兩週的時間。

無奈之下,我又上了華人超市的預定平臺,可情況依然依然不是很樂觀,慌搶之下,華人超市的預定界面在開放預定的三分鐘內關閉了,我啥也沒搶到。

於是,我不情不願地出門了,戴著口罩,拖了兩個購物用的小拖車,準備去超市看看,能屯的就再多屯點。可去超市買東西的過程也是讓人疲憊的,因為政府要求所有人都要間隔一米排隊進入超市,所以等待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超市外排起了長隊,進超市購物需要等待將近一個多小時。

▲米蘭超市外排起了長龍。來源:本文記錄人-Z同學。

我在Esselunga超市外,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到超市裡面,但很多肉和菜的貨框都已經空了,我能做的選擇並不多,因此“斷肉多日”的我,把能買的肉都買了一點。我回到家裡,還做了一頓炸雞,味道很好,也算是意外出師了。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就目前來說,雖然物資做不到像國內那麼充足,但其實物資供應還算不上很緊張,搶一搶總還是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除了口罩和消毒水。

不過,隨著整個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疫情失控,各國封鎖邊境和扣留物資的情況變得頻繁,我們誰也不知道接下去會是什麼樣。

悲觀也好,樂觀也罷,我們都得在這裡活下去。

(2)

我這裡沒有方方老師筆下的“滿地死難者的手機”。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但卻有“滿教堂的棺材”。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這是最讓我心碎的,這讓前些天的悲愴感,再度狠狠襲來。照片上,是教堂裡堆得滿滿的死者的棺材,而裡面躺著的人即將化為灰燼。

滿地棺材的背後,是醫療系統癱瘓之後的結果。每天的死亡人數從個位數,到兩位數,又從100,漲到了昨天的475。從昨天到今天,兩天時間的死亡人數近900。

我遠在中國的父母很擔心,他們看到“意大利教堂裡停滿了棺材”的新聞,急得大半夜打電話,讓我買高價機票回國,儘管機票價格是原來的十多倍,他們也願意接我回家。

但我拒絕了父母的方案,這不僅僅是機票貴的問題,還是路途實在折騰和風險巨大的問題。因為直航和多數中轉的航線都已經受阻,因此剩下能走的線路是非常少的。

離開意大利的航班少,去往中國的航班也少,這自然導致一票難求的現象出現,票價也就水漲船高。從攜程網來看,以往數十條線路都已中斷,唯一還在飛的全日航空,成為了堅挺到最後的航空公司,而且經濟艙票價都已經被炒到了兩三萬,最廉價的,也被叫到了近萬。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而網上說的小型私人飛機包機更不切實際,米蘭有人在組織,但一個人十多萬的價格,不是我這種普通學生能想象的。

其實找米蘭的旅行社,還是可以先從米蘭轉法國巴黎,然後再繞道多哈等地回中國的。但原本單程三四百歐元的票價,很多也被抬高到了兩三千歐元,也是太貴了。

除此之外,中途多次中轉也是打消我回國慾望的原因之一,因為主航線被封,中轉次數多,原先十幾個小時的航程,被拉長到了二三十個小時,甚至是四十多個小時,實在太耗精力了。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而更大的問題是,在機場和航班上,很多老外是不戴口罩的,這之間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很大,在沒有足夠防護物資的情況下,我自然也不願意冒這個險,若是感染了,給祖國帶去麻煩也不是一回好事。

我突然想起電影《太平輪》中的場景,亂世之中,離岸的船票一天一個價,再高的價格也會被哄搶一空,再危險的行程也會有人爭先恐後。所有人都想活命,所有人都想活得更好。

說實話,我有些沮喪,因為想撤是肯定的,我在這裡沒有家人,日子必然是難過的。我昨天聽同胞說大使館正在商討如何撤離滯留的中國學生,有知情的僑胞說消息可信,但又有人說不太可能,因為學生和僑民的人數實在太多了。不管如何,我心裡都還是有那麼一點期許。

當然,這種事情不能強求,畢竟社會不欠自己的。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好好活著就好。

(3)

害怕,那是肯定的。我就住在米蘭市區,這裡是倫巴迪大區的首府,每天都有很多人被抬上救護車,然後插上呼吸機。在整個倫巴第大區,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人確診,還有數以百計的人因為新冠肺炎死去,有的人死在家中,有的人死在救護車上,有的人死在醫院的病房裡。

昨天看到新聞,說是倫巴第的殯儀館和火葬場已經應付不了,上百具屍體被拉到了外地進行處理。我突然反應過來,這些死難者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個真實的生命;不是每天病死了幾百人,而是每天病死一個人的事情發生了幾百次;每一個生命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每天都有數百個家庭在痛苦中告別至親。

原來,生命的脆弱不分國界。在時代的洪流中,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顯得那麼卑微,卑微到了只剩下幾百個數字中的一個“1”。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報紙公示部分逝者訃告。

意大利人口6000萬,現在已經確診了41000多人,死亡3405人。龐大的病患基數和激增的新增病例,讓這裡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政府緊急讓醫學院的就讀學生提前畢業投入到救援中,但這也是杯水車薪罷了。

因為醫療人員緊缺,疫情嚴重的倫巴第大區貝加莫的“方艙醫院”被迫停工,因為就算建好了,也沒有足夠的醫生。

就像網上說的,湖北背後有數十個親兄弟,但意大利背後,是離散的歐盟。昨天聽說福建、浙江的醫療隊已經過來了,今天又看到祖國增派了300名醫生馳援意大利,我們也算心安了不少。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來自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的醫療專家、醫療物資再次“出征”意大利。

但這樣的力量,在巨大的疫情災難面前,顯然是有限的。意大利目前的狀況還是“不嚴重的就不收”,資源不夠造成的醫療擠兌現象很嚴重,普通患者只能被通知回家自覺隔離治療。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朋友圈裡,有同學說自己家樓上有人感染了。

我的鄰居是一對老頭老太,他們已經咳嗽了好多天了,但醫院也沒有收治他們。我不知道他們是得的是流感,還是肺炎,我也不敢上門去詢問,只是擔心,他們會不會像新聞上報道的那樣,死在了家中。

(4)

現在最大的困難,是外出。意大利雖然封國了,也實行了戒嚴命令,但由於此前媒體報道中國的時候過度醜化中國,導致了很多民眾還是不太在意防護,種族歧視也比較嚴重,因此外出也是一種挑戰。

這兩天看了一些說“真實的意大利”的公眾號文章,文章中說在這裡戴口罩不會被歧視,一切都很好,情況沒有那麼糟,他們還說中文媒體的報道造成了恐慌,把我給整懵了。我甚至覺得生氣。因為在我的感受裡,恐慌的源頭,來自身邊正在發生的一切。

我在想,是我生活在了假米蘭,還是我看到激增的數據是假的,怎麼就“一切太平”了?後來我看了看,發文的主體要麼是留學中介,要麼是移民公司,大概也就想明白這背後的原因了。

昨天有朋友推給我一篇留學中介公司的文章,文章10w+,說是“真實的意大利”,情況一切都挺好。我看完文章和身邊的朋友都很生氣,因為他們說:這裡沒有歧視。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有一些留學中介機構,為了生意,不但在文章中挑撥祖國和海外僑胞的關係,放大麴解國內媒體“萬里送毒你回來”針對回國巨嬰的本意,還睜眼說瞎話:沒有歧視!?

要知道,自疫情爆發以來,對華人最大的威脅就是種族歧視和種族性攻擊,意大利本地新聞媒體的報道也非常多了,我不知道這些人這麼說的目的是什麼,又為何要掩蓋事實。我的朋友告訴我,這文章可能不是中國人寫的,或者是“顱內移民”寫的,他們並不關心生活在這裡的華人艱難的處境。

客觀的說,種族歧視不是普遍的,但確實在不斷上演的,這沒什麼好迴避的。我昨天去Esselunga買東西的出來的時候,戴著口罩的我就被一個白人男性攻擊了,他走到我的旁邊辱罵我是“中國病毒”,並讓我滾回中國。我回敬了他“是不是想死”。我那時候,感到很無助。

歧視並不是可怕的,因為它一直都存在,而且這只是一小部分社會敗類的行為,並不能代表整個意大利,畢竟友善者還居多數。

真正讓人擔憂的是很多當地人還是不戴口罩。這種情況會比之前好多了,但仍然會有不少人上街裸奔,他們有的人是不願意戴,有的人是根本買不到口罩。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封國”之後,很多年輕人戴起了口罩,但中老年人比較倔強。

▲在米蘭超市裡,很多人並不戴口罩。來源:本文記錄人-Z同學。

雖然說,現在大家都躲在家裡,但外出仍然是自由的,這種自由讓人不安。人們只需填寫外出的健康和必要理由聲明,就可以出門了,這種“必要理由”包括溜貓和溜狗。而且,理由的聲明的單子不是必須被檢查的,因為警力不夠,警察只會隨即抽查,有一些街區到現在還沒人管。

我家住在米蘭市區外沿,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沒見過一次抽查外出聲明的人,這種感覺就像在這邊坐公交車買車票,買不買全憑自願,抽不抽查得到得看運氣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我住得偏遠了。

所以,至於意大利的疫情能不能控制得住,我想只能讓時間給出答案了。

(5)

有人問我慌不慌,說實話我不是很慌,就是想著走一步看一步了。現在學校不上課,開學的時間也一推再推。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疫情爆發以來,學校已經推延了3次開學的時間。

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突然有人告訴我意大利的疫情控制住了,或者收到大使館的撤僑通知。這裡沒有像中國那樣便捷的外賣,也沒有那麼周到的社區服務,關久了自然是會感到壓抑的。

當然,眼前最重要的還是儘量保證自己不被感染,不要去跟別人搶呼吸機就好了。餘下的,全當是見證時代的滄桑吧。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每天傍晚,意大利人會在自家陽臺上一起開音樂派對。

悲難之中,總還能有感動;活著的人,總還是溫情的。

而至於那些故意借疫情挑撥同胞情誼、激化內部對立矛盾的中介公司,我們全當看客便好。感謝祖國同胞的關心,中國加油,意大利加油!

意大利沒有方方口中的“滿地手機”,卻有教堂裡的“棺材滿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