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我太南了

最近,意大利人的日子有點難。2019年7月,世界上噴發最多的火山——意大利埃特納火山按照慣例再次刷了一回存在感;就好像水火不容,到了年底,“水城”威尼斯又遭了水災,緊接著都靈部分地區也因暴雨影響被迫泡在水裡;澇的澇乾的幹,今年3月,意大利北部發出乾旱預警。再然後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情況了,現在的意大利正奮力掙扎在新冠疫情之中。


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現階段,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3月18日,除境外輸入,我國新冠肺炎病例實現零增長。反觀全球情況,愈演愈烈的疫情發展讓眾多國家都陷入恐慌,就比如累計確診病例已激增至41035人的意大利。


意大利:我太南了

意大利現存確診(數據截至3月20日) 圖源:丁香醫生


最初,在1月30日發現首例病例之時,意大利就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然而這只是個開始,從這一天起,意大利的確診人數開始爆發。隨後政府決定讓學校停課、取消遊行集會等活動,甚至還採取了局部封城的措施。3月11日,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PHEIC)”,緊接著,意大利就馬不停蹄地宣佈全國“封城”。


雖然這屆意大利政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疫情防控效率高於很多人的預料,但不可否認的是意大利在最近一段時間裡過得確實有些坎坷。


“水逆”的意大利


(水逆:指水星逆行而導致運勢不佳)

意大利的“水逆”,在近兩年尤為凸顯,“世界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的名號並不能保佑它永遠風調雨順,畢竟防天災比搞經濟難多了。


“水城”被水淹


受暴雨和潮汐影響,2019年11月,威尼斯接連遭遇幾次洪峰。11月12日,威尼斯最高水位達到1.87米,這是自1966年以來最嚴重的洪水,也是其首次出現一年內水位兩次超過1.4米的情況。


這次洪災使威尼斯全城80%的區域處於水下,對旅遊業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帶來重創,造成約10億歐元的損失。


意大利:我太南了


11月23日,洪水再次來臨,屆時威尼斯的最高水位達1.4米。24日,這股“洪意”已經不滿足於威尼斯,在距離威尼斯不到500公里的都靈也同樣因極端天氣影響,其Carde村莊部分街道被淹。


威尼斯發生洪災不是偶然。


意大利:我太南了

衛星視角下的威尼斯


首先,威尼斯的構成就讓它先天怕水。威尼斯位於亞得裡海深入內陸的一個潟湖之中,四周海洋環繞,內部由100多個島嶼組成,400多座橋樑將177條河道、2300條水巷串聯而成。每遇暴雨、疾風等惡劣天氣,潮汐迴流受到盛行的季節風阻礙,導致亞得里亞海水位抬升,處在其中的威尼斯也因此遭連累。


其次,全球變暖導致地中海的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對威尼斯的影響已不是被水泡這麼簡單,對威尼斯這樣名勝古蹟豐富的城市來說,海水中的海鹽所具備的腐蝕性才最可怕。


然而一邊是上升的海平面,另一邊又是威尼斯逐漸下沉的地面。科學家追蹤了十年來威尼斯及其周邊潟湖的海拔高度,發現這座城市平均每年下沉2毫米。


關於威尼斯下沉的原因,一方面,20世紀20年代起,威尼斯周邊工廠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表沉降。到了20世紀40至50年代,工業廢水的排出使潟湖中水生植物大面積死亡,失去植被固定的湖底沉積物開始流失,被嚴重侵蝕的湖底也使洪水更易湧入。


另一方面,受非洲板塊與歐洲板塊擠壓影響,意大利北部地區地殼運動異常活躍,導致周圍環境的海拔略有下降。另外,非洲板塊的北移,也加快了威尼斯下沉的速度。在種種因素的疊加下,威尼斯基本每年都要遭受百餘次洪水襲擊。


意大利:我太南了

“摩西”計劃防洪原理


為了防止威尼斯有朝一日被完全淹沒在海底,上世紀80年代末意大利政府就啟動了一項叫做“摩西計劃”的防洪工程。主要是在3條連接威尼斯潟湖與亞得里亞海的通道上建造屏障或水閘來抵禦洪水。


然而,原定於2012年完工的工程卻因工程難度大和種種貪汙腐敗的因素被擱置。直到2019年底這場洪災,才讓政府再次決定爭取最快在2021年完成“摩西”計劃。


火山又爆發


意大利位於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匯處,導致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發。意大利所擁有的14座火山中有4座活火山,其中意大利斯特隆博利島火山被稱為地中海燈塔,海拔914.4米,是歐洲最活躍的火山之一,自1932年以來幾乎一直在持續噴發。


2019年7月3日下午2點46分,它再次如約而來,還順路引發了島上的叢林大火。


意大利:我太南了

斯特隆博利島火山噴發


7月19日,在斯特隆博利島火山南面的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在夜間噴發,導致西西里島第二大城市卡塔尼亞的兩座機場因此關閉。據瞭解,埃特納火山的名字來自希臘語Atine,意為“我燃燒了”。


埃特納火山是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共記載了500多次爆發歷史,而它第一次已知的爆發還得追溯到公元前475年。


意大利:我太南了

衛星視角下的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噴發


高溫記錄再刷新


2019年6月,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歐洲十餘個國家刷新了高溫記錄,意大利也迎來“十年來最嚴重的熱浪”。佛羅倫薩、米蘭、羅馬、都靈等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的最高氣溫飆升到37至40攝氏度。


意大利:我太南了

意大利地表溫度衛星監測圖


上圖顯示的是衛星監測到的2019年6月30日意大利的地表溫度,根據圖例所示,顏色越趨於紅色溫度越高,深紅色部分為地表溫度超過40度。


意大利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乾熱少雨,冬季溫暖溼潤,這種分明又略顯極端的氣候讓意大利總會時不時經歷一下旱災。


早在2017年,意大利就經歷了近兩個世紀以來較為炎熱的一年,全國多條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到警戒線以下,導致農業、畜牧業等陷入危機。


在乾旱少雨的環境下,山火也極易發生,10月30日,意大利西北部地區就發生了嚴重的山火持續燃燒事件。截至11月1日,約有130場野火蔓延到整個地區,至少破壞約2000公頃的土地。


意大利:我太南了

衛星視角下的意大利


儘管地中海氣候讓意大利吃了一些苦頭,但作為地中海氣候的代表國家,意大利與地中海註定會同生死共患難。研究顯示,每年約有1.2米深的地中海水正變成蒸汽,且雨水和河水並不能為其提供補給。


另外,由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對方向的運動形式,使地中海的面積被慢慢擠壓。可以想象,地中海的“縮水”對意大利的氣候必然會產生影響。


意料之中,今年2月,意大利氣候又一次變得反常,比歷史同期平均氣溫高1.65度,對此多地曾發出乾旱警報。


危機下的小轉機?


顯然,意大利人民這兩年確實過得不太平,先是天災,後是疫情,難免讓人疲於應對,好在樂觀的意大利人總能挖掘生活中的驚喜。


有國外網友在Twitter上稱,受疫情封城和限制外出的影響,威尼斯曾經陰暗的水質正變得清澈,甚至可以看見水底的魚苗。


意大利:我太南了

威尼斯 左:2013年 右:2020年3月


不僅是威尼斯的水質,意大利環境的改善,還體現在全國空氣中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下降。


意大利:我太南了

在2月到3月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意大利空氣汙染明顯改善


歐洲航天局(ESA)哥白尼Sentinel-5P衛星日前監測到,疫情期間意大利NO2排放量明顯下降,其中變化最明顯的是意大利的北部,這裡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儘管在目前看來,意大利的確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打擊,但憑著意大利能夠以科學心態對待疫情,在第一時間做出響應的行為,就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最終能度過這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