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公司1000萬營業額,需納稅375萬,負稅重,怎樣合理節稅?

我愛你871123


這個問答是關於建築設計公司稅務規劃的概念。如何合理節稅,筆者建議以普惠性稅優政策為主線開展稅務規劃!

一、營業收入1000萬元,稅款375萬元的組成分析

1、增值稅

該建築設計公司營業收入在12個月或者12個月內銷售收入大於500萬元,增值稅納稅人身份大概率為一般納稅人。銷項稅額60萬元,由於行業特性進項稅額不足或者沒有,增值稅應納稅額即等於銷項稅額60萬元。

2、增值稅附加

以增值稅為稅基,實際徵收率為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徵收率的累加得出12%(有地方差異的以當地實際徵收率為準)。稅費絕對值為7.2萬元,且一般納稅人不享受減半徵收優惠政策!

3、企業所得稅

沒有進項發票對於納稅人是惡性循環,對於企業所得稅必然少有或者沒有稅前扣除數。因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趨近於營業收入1000萬元,必然造成企業所得稅虛高!

4、其他稅費

其他稅費包括但不限於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車輛購置稅、文化事業建設費、契稅、水利建設基金、環保稅、土地增值稅、社保費企業承擔部分等,以納稅人實際稅務事項為準。

5、小結

該建築設計公司從增值稅實際稅負就虛高,從而導致增值稅附加也虛高(且一般納稅人不享受減半徵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缺乏合理有效的稅前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虛高,實際稅負虛高,且超過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上限300萬元。主要稅費種虛高,是該納稅人整體稅負虛高的重要原因!

二、合理節稅

1、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要有效降低稅負,大家都很清楚需要足夠充裕的進項稅額衝抵增值稅銷項稅額。但是,建築設計公司由於行業屬性特點,進項稅額確實不會有很多,突擊根據稅優政策購買固定資產增加進項稅額不是長久之計。因此,筆者建議建築設計公司增值稅納稅人身份轉變為小規模納稅人最優!

2019年12月31日是一般納稅人轉小規模納稅人的最後時間窗口,且連續12個月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該納稅人已經失去這樣的機會!

但是,現實經濟生活中,保留此納稅人主體對外宣傳,增加4個小規模納稅人實際經營,將實際經濟業務裝進小規模納稅人主體,增值稅實際徵收率必然降低到3%,且同樣在沒有進項稅額的情況下。

增值稅免徵優惠要不要享受呢?增值稅暫免徵收是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月不含稅銷售不超過10萬元(季度不超過30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徵收增值稅。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筆者建議放棄籌劃增值稅免徵!

2、增值稅附加

增值稅有效降低的同時,小規模納稅人身份還能享受減半徵收優惠,這是個稅優政策疊加的過程,納稅人可以真確享受的實惠!


3、企業所得稅

行業屬性決定建築設計公司經營成本和費用以人員工資為主,且佔比不會太大,毛利率相對較大。這樣的背景下,虛開發票給納稅人帶來的風險會更大!

一方面,堅定誠信經營、依法納稅的思想不動搖!

另一方面,深挖普惠性稅優政策,延續文中增值稅增加4個小規模納稅人實際經營的思路,充分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際徵收率下降到8%左右!

4、其他稅費(具體情況不明,略)

三、節稅措施前後對比

通過節稅措施的實施,增值稅有效減低50%到30萬元;增值稅附加費降低75%到18000元;企業所得稅降低68%到80萬元;不考慮其他稅費的情況下;合計降低稅金2054000元,降低幅度達到54.77%!


順通財稅段賢明


作為建築設計公司,當前銷售收入達到1000萬,屬於一般納稅人,建築設計行業利潤率20%左右,利潤200萬,屬於小型微利企業,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政策。

①以一個總企業為標準。

⑴增值稅

1000×6%=60萬

⑵企業所得稅

100萬×5%+100萬×10%=15萬

⑶個人所得稅

(200萬-15萬)×20%=37萬

⑷彙總納稅

60+15+37=112萬

⑸綜合稅負

112/200=56%

②分設兩個公司,兩公司分別接單,為小規模納稅人,收入各500萬,利潤率20%,利潤100萬。

⑴增值稅

500萬×3%×2=30萬

⑵企業所得稅

100萬×5%×2=10萬

⑶個人所得稅

(100萬-10萬)×20%×2=36萬

⑷彙總納稅

30+10+36=76萬

⑸綜合稅負

76/200萬=38%

③另外設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將業務分包給該企業做,利潤率20%,利潤200萬。該個人獨資企業成為一般納稅人。

⑴增值稅

1000萬×6%=60萬

⑵個人所得稅

200萬×20%-10500=389500

⑶彙總納稅

60萬+38.95萬=98.95萬

⑷綜合稅負

98.95/200=49.48%

綜上所述,還是採用第二種方式稅負最低,節稅比例達到32.14%,節約稅費36萬。


小吏說財稅


首先,這個375萬的稅是存疑的,無法與1000萬的銷售額相匹配。不過對於這樣的服務業公司來講,有可能確實會出現利潤高,交稅多的情況。

出現交稅多的原因:

1. 增值稅稅率的選擇。

一般納稅人6%的稅率,小規模納稅人3%的稅率,還有30萬/季度的免徵額。選擇小規模,那麼人家要6%的稅票無法提供,企業形象不利於接大單,跟一般納稅人做生意有困難,白白流失了客戶;選擇一般納稅人,稅率變高6%,沒有那麼多的進項來抵扣,要交的稅變多。

怎麼算,是個難題。

2. 利潤高,發票少。

利潤高,一個是因為這個服務的性質,利潤率本身是比較高的。按照平均利潤20%來算的話,如果所得稅率為25%,那麼1000萬的銷售額就要納稅50萬。再加上七七八八的缺票,或者成本計算不足,那麼所交的稅會更多。

應對的措施:

最合理有效的措施,應該是為企業量身定做的措施。說一些思路,企業可以自行裁量。

1. 選擇小規模還是一般納稅人。

首先要對自己的客戶群有個畫像。包括客戶群的規模、要求等等。同時還要對供應商進行畫像,包括資質、規模、是否能夠提供發票,以及提供發票的種類。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是這樣的一個結構,供應商100%都是小規模,但是客戶大部分都是一般納稅人。那麼企業作何選擇?

大部分情況下,設計行業取得的進項不是太多,比如房租、設備租賃、圖文紙張等等。可以匡算以下大概有多少進項。如果進項本身不多,那麼考慮選擇一般納稅人,保留住客戶端,對供應商端進行一定的改造。比如,對於較大的進項,換成一般納稅人供應商,以達到抵稅的目的。

當然,如果客戶端的比例發生變化,可能我們的措施就會有所不同。

有可能變成小規模更為划算,也有可能需要進行分立,分別用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來對待不同的客戶和供應商。

2. 控發票、降利潤、節稅率。

對於所得稅,把握好三個要點。

一是發票。

所有的成本票,不管能不能抵扣進項,要收集齊全。有外地去接生意的,差旅的發票要進行管理。本來就利潤比較高,如果再缺票,那就會雪上加霜。

二是利潤。

仔細審查,是真的利潤高,還是有些成本不足。舉個例子,服務業的大頭人工成本。好的設計師那人工成本是不低的。那是以什麼方式來入賬,是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亦或是自立門戶,用個體戶或者個獨的形式來進行結算?這當中的差異在於,員工要求個稅低,公司要求合理進成本。另外一塊,是員工的社保,這一塊成本也不低。但是,因為不低,所以可能就用了各種方法來降成本,成本降了,那麼利潤就高了,對應的所得稅也偏高。所以,對於人員的成本,要進行全方位的匡算,還要把福利等一起算進去,做一個薪酬規劃,來幫助企業將成本項正常入賬。

三是稅率。

利潤控制得好,那麼就可以用小微企業的低稅率。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實際稅率5%,應納稅所得額介於100萬和300萬之間的,實際稅率10%。在這個地方,前面講的分立或者合理進成本也會對控制利潤有所幫助。

所以,企業具體怎麼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果還沒有開始運營或者要進行分立的,可以再考慮些地方性的優惠政策,來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

以上財會小童觀點,歡迎評論補充。


財會小童


非請自來。

建築設計公司1000萬營業額,需納稅375萬,負稅重,怎樣合理節稅?先不說怎麼合理節稅,我倒很想知道,1000萬營業額,怎麼納稅375萬?不客氣的稅,稅都不會算,更別想談如何節稅。

再說,就單憑這兩個數字,想叫人指導如何節稅,更是不可能。就以本題來說,1000萬營業額是什麼期間取得的,是月營業額還是季度的還是年度的,別人都不知道具體情況,怎麼籌劃?

咱也不管1000萬元是什麼期間的數據,但對應要交375萬?我表示質疑,建築設計公司,應該主營業務是設計服務,增值稅適用稅率為6%,完全不抵扣任何進項稅額,應納增值稅為60萬,其他什麼城建稅及附加、什麼印花稅、水利建設基金等不到10萬,375-70=305萬,剩下的300萬怎麼來?

或許,難道自己臆,想用1000*25%=250萬?如果是這樣,就別節稅了。利潤率100%,那麼好賺,還節什麼稅啊?

別想太多,好好學習,搞清楚以下這些再說吧:怎麼計算利潤總額,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具體稅前扣除項目有哪些,會計與稅法有哪些差異,遞延所得稅怎麼算、應納稅所得額怎麼調整,可以利用哪些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

哦,沒聽說過上面這些,或者不知道我說什麼?那當我沒說!


龍門賬


因為你連高新技術企業都不是,咋說也要弄個高新技術,所得稅先降低。而且你的所得稅也不對啊,難道職工薪酬,辦公費,管理費都不需要核減,像一千萬的收入的設計公司,能繳納五十萬企業所得稅已經很不錯了


曉112099261


你這稅負咋來的?哪個國家的稅收這麼高?我就是做財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