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拾荒者老谷的冬天之二十一:小小的菜市场承载着很多故事

从田主任家把沙发搬下来,再送到回收站后,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老谷和小吴原本计划是先去找刘大嘴,再去搬沙发,这也是老谷做事的原则——凡事尽量不占别人便宜,先紧着别人再想自己。但一早给刘大嘴打电话,他说去八里桥上菜了,没在市场。所以两个人临时改变了计划,等办完老谷的事儿再说。

刘大嘴所在的菜市场,就在翠屏北里小区东边的一块空地上。说是菜市场,实际上也就是一小区空地上临时搭建的活动房。一溜排开十几间棚子,为附近的居民们提供着物美价廉的各种蔬菜。这也是当年“菜篮子”工程等一系列便民措施这棵大树上结的果,但这颗果子显然是个额外品种,因为它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因为活动房的顶子是蓝色的,附近的居民便顺口叫它“蓝顶子”市场。

故事:拾荒者老谷的冬天之二十一:小小的菜市场承载着很多故事


市场繁荣后,人们更愿意去各大超市买菜。那里冬天供暖气,夏天吹空调,各种蔬菜明码标价,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个待嫁的大姑娘,娇羞中还带点矜持。人们在这里买菜,享受更多的是产品以外的舒适感。也有的人喜欢去远一些的专业市场,那儿虽然冬不暖夏不凉,但菜品丰富,更因为少了中间贩子,价格更便宜一些。但像“蓝顶子”这种小规模的菜市场,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强烈而浓郁的烟火气息。

在这里,不光是买菜的地方,也是出门遛弯的好场所。拘在楼房里的人们更愿意找一个能随便见到熟人的地方,哪怕见面只问两句“吃了吗”,也是个休闲的方式。更何况,这种菜市场还能随便砍价。比如一斤黄瓜两块五,你满可以在那里和小贩子磨一会儿,哪怕砍下一毛两毛钱来,也能满足大多数秉持“勤俭治家”原则的人们的心愿。最多是费两口唾沫星子,但既消磨了时间,也满足了占有欲——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菜商们的胜利而告终。但这种消费体验是各种超市和专业市场都没有的,那里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高冷的就像那些不着边际的肥皂剧里的女主角们,哪怕是只多看了她们一眼,也会觉得寒气逼人。

因此,“蓝顶子”市场虽然不大,但异常热闹。这里每天都人声鼎沸,有谈价格的,批判蔬菜不新鲜的,吵架的,起哄架秧子的,下棋的,遛鸟的,甚至还有拉胡琴唱京剧的。都是附近的居民,人们一天恨不得见八回面,但回回都觉得有新鲜感,可比其他地儿热闹多了。

这里也是老谷和小吴常来的地方。小吴自不必说,自家小饭馆里那点货,几乎全是从这里拿的。自然有时候也会去远一些的八里桥市场,去那里或许能省几个钱,可是来回费的工夫远不止两三个小时,蹬着三轮车还得累出一身臭汗来。老谷闲着没事儿也常来这里,不一定非得买菜,找人下两盘棋,或者看人们闲谝聊天也是个极有趣的事儿。北京城虽然大,可是找一个这么接地气儿的地方也不容易。在这里他更有种像家的感觉,或许是这里的人大多数跟他一样,也是挣扎在生活这条大河里的原因吧,说出来的话,做事的方式,都让人感觉很熟悉,也很亲切。

当然,很多时候,老谷在这里也能拣到些便宜呢。临收摊时那些半卖半送的菜自不必说,单是晚上扔出来的那些废纸壳子就够他忙活一阵子的。因此,除了翠屏北里小区,这里也是他的第二块庄稼地呢。

他们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虽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可这里好像没有往常那么热闹了,总感觉清冷了好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