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身在中國,我很自豪!身披白衣,我很驕傲!”

盧秀麗是河北省獻縣中醫醫院腦病一科的醫護人員,疫情發生後,作為第三批醫護人員進駐獻縣中醫醫院隔離留觀站。一起來看看她的戰“疫”日記(節選):

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全縣封城 ,醫護人員緊張……“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一定要和我的醫院、我的家鄉共渡難關。

我無暇顧及因為生病剛剛出院的孩子,來不及和家人好好告別,毅然決然地換上白衣,匆匆奔赴一線。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能不能安全地回家,我只知道,和時間賽跑,和生命賽跑,自己付出多一分努力,就能讓患者多一分希望。

【你有多美】“身在中國,我很自豪!身披白衣,我很驕傲!”

疫情不退,醫護不退,醫無私,護無畏。風雨而立,山河無恙!

我和愛人是大學同學,青春飛揚的年紀遇到了彼此,相約成長,相約和彼此的理想並肩而行。

此次疫情,我堅守在抗疫一線,他每天穿梭在門診和病房,夫妻並肩戰“疫”,這個冬天不寒冷。

在我進入隔離留觀站的半個月時間裡,愛人除了正常工作,還要照顧家裡的兩個孩子。婆婆幫忙輕鬆了不少,可前幾天小寶上吐下瀉,嚴重脫水,才剛剛出院。我卻不能照顧他,只能和孩子遙遙相望,每次掛斷電話我都會淚流滿面……但我明白,我不僅是妻子、兒媳和母親,我還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擦乾眼淚,清晨我又出現在病人身旁。

愛人發來信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雖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待疫情結束,許你歲月靜好!

隔著屏幕,深情凝望著彼此,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走,該上崗了!

江蘇省泰州市中醫院的李慧是一名90後護師,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李慧得知醫院要組織醫護人員赴湖北前線支援抗疫,這位1歲半孩子的媽媽沒有絲毫猶豫,遞交了請戰書。


2月9日凌晨,李慧即將出發,臨行前,丈夫細心地為她修剪指甲,叮囑她保護好自己。媽媽一邊偷偷地抹眼淚,一邊給她收拾行李。家人的愛和理解,更加堅定了李慧和戰友們打贏這場抗擊疫情戰役的信心。當天上午,李慧跟隨泰州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到達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她負責引導患者、安置床位、建立住院信息以及給患者佩戴腕帶,測量體溫、脈搏、血氧飽和度等。掌握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填寫好護理表單後,李慧還要時刻留心、關注患者的情緒,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儘管做了很多準備,但進入隔離病區前的“層層包裹”,還是讓李慧感到了不適應。口罩、帽子、護目鏡、隔離衣、防護服、靴套等一樣也不能少,口罩戴久了會憋氣,還會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可是一看到患者,她立刻忙碌起來。不舒服時,她就在心中默唸“加油!堅持!”


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李慧和泰州市中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戰友們,帶領艙內的患者練習中國傳統健身功法五禽戲,既可以養精神、調氣血,也能幫助患者緩解情緒。李慧和戰友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雖然動作笨拙,但在患者看來,就是最美的天使。


李慧將泰州市中醫院特製的中藥香囊,分發到每個患者的床頭。香囊既能芳香化濁、扶正祛邪,還能淨化空氣,對預防疾病的傳播起到很好的作用。李慧和同事丁思思還為睡眠障礙的患者進行刮痧以疏經通絡,按摩湧泉穴以寧心安神,並指導其睡前用熱水泡腳。經過治療,患者睡眠質量提高,病情得到好轉。雖然每天很疲憊,但看到患者們紛紛痊癒出院,這個90後姑娘在日記中寫道:“身在中國,我很自豪!身披白衣,我很驕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無畏逆行,展現了90後的勇氣和堅守,展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昨天,方艙內確診患者已經全部出艙;今天,方艙內已無患者,現宣佈休艙。”3月8日,山東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孫娜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晨間例會上,聽到這個讓人振奮的宣佈後,心情無比激動。孫娜從山東來武漢,已經奮戰1個多月了。


孫娜是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中醫院護士長,性格獨立、要強。她所在醫療隊支援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2月9日正式開艙工作,她和同事分管B艙A區,共219個床位。


“來之前有過心理準備,也考慮過種種困難,但開始工作後,發現困難遠比想象的要多。”孫娜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穿梭於病床之間,雖然心裡想著儘快把手頭的工作忙完,但是卻怎麼也快不起來。“整個人‘全副武裝’,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一旦步速過快,就會有胸悶的感覺。”孫娜說,每天下班後,渾身都溼透了。


方艙醫院的工作危險且枯燥,身體雖有重重防護,心理上也難免擔心。長時間處於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狀態,精神緊繃,很多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很大。孫娜每天都要靠安眠藥來保證睡眠,還通過聽音樂、看書、運動等方式來自我調節。


在方艙護理工作中,孫娜注重發揮中醫藥特色專長,教授住院患者練習八段錦。短短的幾個動作,每次教授結束後,孫娜都是大汗淋漓。同時,她還主動跟醫院領導溝通,製作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中藥香囊,發放給病區的每位患者,得到了患者們的一致好評。


在方艙醫院工作的日子裡,孫娜跟患者的故事有很多。


有一對老兩口都在方艙醫院治療,其子女則在其他地方隔離,老兩口十多天沒有換過衣服。一天,老大爺滿眼渴望地向孫娜求助,希望她能幫忙買身換洗的衣服。這下可讓孫娜犯了難,商場、門店都關著門,有錢也買不到需要的衣物。為了不讓老兩口失望,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孫娜把從家裡帶來的衣服,挑了幾件給老大爺帶過去,還給老大爺準備了一身新的病號服。


收到衣服的那一刻,老大爺不停地表達著內心的感激。下班後,孫娜打開手機,看到了老大爺發來的一條短信,他把自家的詳細住址、家庭情況都告訴給孫娜,還有些感謝的話。“醫患互感恩,方艙現真情。我是醫生,你是患者,我們並肩努力,與病毒抗衡。”孫娜在日記中寫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天幫曾醫生整理行李備足預防藥品奔赴武漢,臨行拿出了他的寶貝包包交給我,裡面是他所有的銀行卡,還不忘告訴我密碼……陽光這麼明媚,病毒還能猖狂多久呢!”曾普華是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副院長,是湖南省支援湖北醫療救治工作第二批醫療隊副領隊兼聯絡員、臨時黨委副書記。出征黃岡前,妻子郜文輝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大年初四(1月28日)晚上,曾普華帶領137名醫務人員奔赴疫情最前線——湖北黃岡開展支援工作。他第一時間帶頭成立了中醫專家組,並帶領大家積極推進中西醫多學科協作治療,湖南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獨立主管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六病區中醫藥治療參與率接近95%。


郜文輝是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的副教授,和曾普華同為中醫專業,為了時刻了解他的消息,她“混”進了他的中醫工作群。當看到曾普華一一解答同事提出的問題時,郜文輝有時也會私信給丈夫,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作為二孩家庭,曾普華家有一個9歲、一個3歲多的男孩,曾普華馳援湖北後,郜文輝承擔了更多的照顧責任。9歲多的兒子平時有點調皮,這次卻頗為懂事。他覺得最幸福的一件事,莫過於“爸爸陪媽媽聊天,我在一旁寫作業。”



3月15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患者順利出院,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隔離病區正式關閉。來看看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們的心裡話:


3月15日,今天是我們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十樓工作的最後一天,隨著最後一批患者出院,我們正式完成了在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階段性救治工作。


【你有多美】“身在中國,我很自豪!身披白衣,我很驕傲!”


截至今日,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累計收治病患千餘名,創造了收治最快,單日收治患者最多的紀錄。


回想起我們在這裡堅守的32個日夜,裡面承載了太多珍貴的記憶,有歡笑和淚水、有喜悅和感動,一切都歷歷在目。我們同武漢的患者們一起經歷了雨雪風霜,患者們從剛開始的焦慮不安,到治療中對我們的全面信任,再到最後送他們治癒出院。


我們不會忘記那個夜裡總給我們塞東西吃的奶奶,那個總是對我們笑著說謝謝的陽光男孩,還有三八節為我們準備驚喜、給我們點讚的阿姨們……這一路走來,我們互相鼓勵、為彼此加油打氣,如同親人一般。雖然隔著防護服他們看不清我們的模樣,但我們感受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與關心。

今天我們認認真真同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十樓說了再見,希望這裡不再有新冠肺炎的蹤影,以後我們會再來這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看看!


湖南教育新聞網 奔跑吧四川中醫藥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