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美洲盃是一項由南美足聯成員國參加的最重要國家級足球賽事,賽事前身為南美足球錦標賽,亦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級足球賽事,第一屆賽事於1916年在阿根廷舉辦。與之相對的世界盃是1930年開始舉辦,亞洲盃在1956年舉辦,非洲杯為1957年開始舉辦,歐洲盃則為1960年起舉辦。當然還有奧運會足球第一屆是1908年,1916年因戰爭停辦,也就是在美洲盃前只有兩次大型足球比賽,但只准業餘球員參賽,並沒有什麼意義。

縱觀洲際大賽的成立歷史我們會發現,美洲盃舉辦的時間是非常早的,那年中國還處於北洋政府的統治下,歐洲還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南美人卻開啟了足球發展,藉此機會發展了一波。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1916年第一屆美洲盃

美洲盃疑問解答:

美洲盃到底有幾個國家參加?

美洲盃(Copa América),雖然用這個名字,但並不是整個美洲都參加比賽,沒有算上中北美的國家,是一項由南美洲足協舉辦、其成員國參加的杯賽。瞭解過地理的應該知道,南美洲一共只有13個國家,而下圖紅圈圈起來的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都不屬於南美足協,前兩國加入了中北美的足協,參加美金盃,而法屬圭亞那沒有國家足球隊。因此美洲盃的成員國只有十個國家。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美洲盃為何不讓北美參賽?

美洲盃舉辦的歷史其實有著政治意義,第一屆就是為了慶祝阿根廷獨立100週年,從歐洲人手中獨立,我們也能看到上文的三個國家依舊非常親歐,所以直到今天他們依舊選擇參加中北美洲,那些歐洲血統很濃厚的地方。另外,北美普遍比較發達,而南美比較落後,多少有點不情願,而且北美人和南美人對於足球的熱愛程度完全不同,也會有所影響,南美人眼裡幾乎只有足球,而北美人對於足球的熱情遠不及橄欖球、冰球、棒球、籃球等運動。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2019年美國人喜歡運動排名

當然南美不和北美玩的最大原因是實力上的差距,參加美洲盃的1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都曾奪過賽事冠軍,只有委內瑞拉沒有奪過冠,不過近年來委內瑞拉變強了不少,如今國際足聯排名已經來到25名。從下面這張國際足聯排名圖可以看出,如今南美排名最末的是玻利維亞在75名,光看排名它和亞洲的中國、歐洲的馬其頓、非洲的幾內亞差不多,不過玻利維亞參加過兩次世界盃,也拿過美洲盃,實力不容小覷。

而我們看到中北美只有7個國家排名高於玻利維亞,其中有2個只是略高於玻利維亞,兩個加入中北美足協的分別位列141、166。中北美還有非常多實力很弱的國家隊,如果美洲盃一起踢像主流的24個國家,那麼有可能會有國際足聯排名150名左右的隊伍出現,鑑於南美整體實力偏強的情況,分開辦賽是比較好的情況。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2020年2月美洲國家隊排名

為何美洲盃會邀請其它洲的國家參加?

其實從1993年開始美洲盃就邀請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球隊參加,譬如墨西哥、哥斯達黎加、美國、洪都拉斯、牙買加、海地、巴拿馬等。當然每次只邀請2支實力還說得過去的,畢竟中北美強隊不多,直到1999年因美國隊退出,第一次邀請非美洲球隊日本隊參賽,為何呢?因為2002年的日韓世界盃,日本隊為了鍛鍊隊伍決定參加美洲盃,與不同大陸、不同風格的對手比試。2019年的卡塔爾(55名,剛亞洲盃奪冠)也是同理。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當然美洲盃基本都是邀請中北美的兩支,2011年曾經邀請日本但沒有成功,2016年百年美洲盃在美國舉辦,參賽隊伍第一次擴軍到16支,6支中北美的。那年美洲盃據說還想邀請中國隊,當然不是因為實力而是因為收視率,不過我們天朝上國沒答應。而2019年的美洲盃巴西作為東道主邀請日本,日本一方面為了練兵,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巴西國內日裔已經成為最大的移民群體。而澳大利亞(42名)和卡塔爾將參加2021年的美洲盃。

說來澳大利亞就是因為大洋洲水平低而且世界盃名額只有0.5個所以選擇離開,結果2026年世界盃擴軍大洋洲變成1.5個名額,現在也不知道澳大利亞好不好意思回去,如今在亞足協,亞洲國家都在變強對他來說是有可能翻車的。澳大利亞能加入亞足協參加亞洲盃,而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其,塞浦路斯和以色列地理上身為亞洲國家也加入了歐足聯參加歐洲盃(下圖紅圈),美金盃也會邀請別的洲的國家參賽。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那麼美洲盃本身參賽國就只有十支邀請兩支外卡球隊為何要遭受批評呢?其它水平符合要求的不可能有國家會冒險進入南美去爭那4.5個名額,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再冒出一批黑馬任何國家都有可能翻車,既然沒有國家願意加入只能邀請別的國家來體驗湊數,不過至今為止美洲盃獎盃還沒被持外卡參賽隊拿走。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2018年南美世預賽積分

為何美洲盃近些年舉辦的如此頻繁?

美洲盃並不是最近頻繁,是一直都頻繁,1916-1929年14年裡美洲盃辦了12屆,幾乎一年一屆。後面因為奧運會和戰爭的原因中斷了6年,1935年才重新舉辦,後面辦賽時期也完全不固定,間隔1年、2年、3年的都有。最令人膛目結舌的是1959年一年內辦了兩屆美洲盃,也產生了兩個冠軍,給人一種混亂不堪、隨意的感覺。

為了遏制這一現象,美洲盃實行四年一屆的制度,辦了兩屆,第29屆美洲盃和第30屆美洲盃間隔了八年,據說是因為經費問題。1975年“美洲盃”正式確定名字,此前叫“南美足球錦標賽”。往後依舊是四年一屆。但從1987年起又改為兩年一屆,2001-2007年為三年一屆,此後又是四年一屆,直到為大家熟知卻又不解的,2015年正好是四年一屆的美洲盃,2016年又舉辦是百年紀念美洲盃,2019年是四年一屆的美洲盃,而2021年是南美足協宣佈往後要與歐洲盃同時進行所同步舉辦的。六年四屆不少,但縱觀美洲盃歷史會發現比較正常。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世界盃(除了二戰期間被迫中斷)、歐洲盃和亞洲盃都是四年一屆從沒變過。美金盃、大洋洲國家杯(順便充當大洋洲世界盃預選賽)、非洲杯(1957-1968年11年舉辦過六屆)都是兩年一屆。都屬於大家理解的範圍。但從大洋洲洲際大賽直接當世界盃賽區預選賽我們發現這又有些不同。以目前現有賽事為例,看看穩定下來後各洲週期比賽數:

我將非洲、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洲際賽事做了一張圖,右邊的理論場數從左至右分別是理論最少比賽場數,強國比賽場數(默認算了洲際盃賽奪冠),理論最多比賽場數。以四年為界限,沒有算世界盃,美洲盃和非洲杯場數X2,

我們能看得出非洲國家強國比賽是最多的32場,南美洲其次30場,而歐洲和亞洲均為25場,但即便南美洲和非洲X2也只是略多一些,如果均改成四年一屆,那麼美洲變成最少的24場,其餘三洲都是25場,那樣就基本無差別了。

美洲盃一個代表著南美人隨性和激情的賽事,玩的就是“任性”?

因此很多人認為的美洲國家踢的正賽很多是不存在的。而我們知道歐洲弄了一個歐國聯,雖然會頒發獎盃但A級別的小組第一隻是有歐洲盃的附加賽資格,性質只是高水平的友誼賽和比利時約西班牙踢友誼賽一個等級。我們知道聯合會杯取消了,歐國聯如果能邀請外卡球隊參賽,也許能取代聯合會杯成為正賽。未來美洲盃將與歐洲盃同步,也減輕了俱樂部球員輪流大賽陣容狀態起伏的情況,不知是好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