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星眼讀書/溫星(資深文化記者,昆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今天為朋友們推薦的書單,為三類、四部,其中,你應該可以找到最愛。

學問浩瀚如海的“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是怎樣煉成的?張求會教授的《陳寅恪家史》可以給你一個系統又權威的答案。

當代青年文學批評家代表性人物之一金理的新作,對普通讀者而言太學術了些,書名叫做《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魯迅與胡風為中心》

一個獨自生活的男人拯救了一隻企鵝,或者,被企鵝拯救。《企鵝的憂鬱》,這是一部黑色幽默傑作,《紐約時報》盛讚其“驚心動魄”。

《北京風俗圖譜》,在日本已享譽百年,曾令老舍先生讚歎不已。如今,終於首次引進,中國有了中文版。在這裡,我想先請大家記住兩位日本作者的名字,青木正兒、內田道夫。他們都是日本著名漢學家,尤其青木,是京都學派扛旗者之一,大約也是作品被譯介到中國最多的日本學者之一。

四部好書,均來自於東方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這是兩家國內人文領域的頂級出版社,感謝它們,不斷為讀者奉獻著經典好作品。


《陳寅恪家史》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人。一代國學宗師,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稱“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列“前輩史學四大家”。陸續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張求會,廣東行政學院教授,著有《陳寅恪的家族史》《陳寅恪叢考》等。

義寧陳氏家三代的身世,各有其悲劇性。作為清末重臣的陳寅恪之祖父陳寶箴,是維新運動的犧牲品;其父陳三立,民初遺老群體同路人,“清末四公子”之一;而陳寅恪,被認為是學問浩瀚如海的“三百年來第一人”,“教授中的教授”。祖孫三代皆心憂天下,卻都囿於時局,命運多舛,恓恓惶惶。惟其如此,惟其異於時流的文化姿態,他們才能擺脫近百餘年曆史黑洞的吞噬,給我們帶來異樣的光芒。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陳寅恪家史》,是一部全面展示陳寅恪家族二百年奮鬥歷程的史學研究著作。作者以大量史料為基礎,結合相關研究成果,通過講述義寧陳氏數代先賢的事蹟,勾畫出中國近代 這一 家族的發展脈絡。

書中介紹了陳氏的起源和奠基,重點評析了陳寶箴的仕宦生涯、維新變法的理念與實踐,以及陳三立所參與的政治經濟活動、交遊情況和詩文創作成就,凸顯出陳氏家族自覺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家族特質,從而為研究陳寅恪的道德學問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性支撐。全書材料周全詳備,考證嚴謹細緻,立論通達公允,文筆流暢古雅。


《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魯迅與胡風為中心》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金理/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金理,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當代青年文學批評家代表性人物之一。

“名教”,本特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本書的論述依據和起點,是“名教”概念的歷史流變,尤其是現代人在具體表述中賦予“名教”的新內涵:首先是指名實不符等“名”脫離、扭曲、侵吞實際的現象,人陷溺在空幻的符號中,喪失對於實在與生活的真切感受;其次,更重要的是,它指向一種“崇名”“名詞拜物教”的消極思維方式;“對於抽象名詞的迷信”又往往演變為對於“絕對真理”與“終極教條”的迷信,而拒絕在歷史與社會的行進中向實踐開放。

本書由此提出“現代名教批判”這一課題:揭示名教成因、危害;重點依據章太炎、魯迅與胡風的思想和實踐來探析其對現代名教的洞察、警示與反抗。


《企鵝的憂鬱》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出版: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安德烈·庫爾科夫,烏克蘭當代著名作家。以俄語寫作,並精通英文、日語等11種語言。曾是記者、獄警,後為電影攝影師,寫過無數劇本。作品被翻譯成37種語言,在全球65個國家、地區出版。

動物園缺錢養不起企鵝了,開放民眾認養。領養日那天,維克托把企鵝米沙帶回家,米沙不僅有先天性心臟病,還有憂鬱症。

維克托夢想成為作家,但始終寫不出成形的作品。為了養活自己和米沙,他接受了一份奇怪的工作,給報社撰寫政商名流的訃聞,報酬優渥,奇怪的是都需要在人物生前就寫好。雖成不了真正的作家,但至少這份工作可以給米沙買更多魚。而且,越來越多有錢人向他租借米沙出席喪禮,加上朋友將自己長滿雀斑、綁著紅色馬尾的小女兒索尼婭託付給他,溫暖了他的人生,生活似乎逐漸好轉。

漸漸地,他發現這份工作一點都不單純,甚至非常危險。隨著彷佛預知死亡的訃聞陸續刊登,短暫的幸福化為困惑與慌張,維克托發現自己也成了訃聞的主角。殺手在哪?誰又是主謀者?死亡的陰影一步一步籠罩,為了保護米沙和索尼婭,他需要做出一些妥協和犧牲。


《北京風俗圖譜》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編圖:青木正兒/釋說:內田道夫/譯註:劉延年

出版:東方出版社

青木正兒(1887-1964),著名漢學家,日本京都學派扛旗者之一。歷任東北大學、京都大學、山口大學等高校教授。他一生三次訪問中國,與魯迅、胡適、周作人等人訂交。其著作《中國近世戲曲史》《中國文學概說》《中國文學思想史》《清代文學評論史》《中華名物考》等均有中文版,是學術成果被介紹到中國最多的日本學者。

內田道夫(1916-2000),中國文學專業,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青木正兒遊學北京時,請著名畫師劉延年繪製北京風俗圖。後由東北帝國大學收藏這些風俗圖,並追加了內田道夫的詳細的“圖說”,由平凡社出版圖文結合的《北京風俗圖譜》。 彩色版《北京風俗圖譜》,以一百餘幅彩畫廣泛地反映了民間傳統活動、婚葬祭祀儀式、生活用品、服裝食物、娛樂、戲劇、技藝等民間習俗。

同時,每幅畫的說明都博採古今文獻,對其與社會風俗、歷史文化的關係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三百年來第一人”陳寅恪宗師,是怎樣煉成的?

清朝末期民國初期的北京風俗,得以罕見地在此書中留存下來。

老舍先生曾感慨:連中國都沒有這麼全的風俗圖譜。

而如今,這部塵封於日本近百年的關於當年老北京的珍稀圖譜,首次引進在國內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