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國外疫情卻不容樂觀,特別是歐洲成為疫情爆發的中心,意大利、西班牙近期日新增確診已經達到數千人,歐洲整體的新冠肺炎死亡率4.59%,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已經高達8.34%,凸顯出歐洲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


德國死亡率較低


作為歐洲發展的火車頭,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卻稱不上優秀。3月初起,德國新增確診人數就出現爆發之勢,日新增從月初的幾十例暴漲至兩千例以上,累計確診也衝上萬人關口,歐陸僅次於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總理默克爾稱疫情為“二戰以來最大挑戰”,呼籲國民嚴守防疫要求,減少病毒在德國傳播的速度。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但另一方面,相關數據卻顯示了德國先進的醫療技術,德國給出了較低的死亡率數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3月19日,全球(中國以外)累計確診人數超過2000的國家地區中,德國以0.23%的超低死亡率大大領先其他各國,也是唯一死亡率低於1%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遭受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而德國是個標準的老齡化社會,其老齡人口占比僅次於日本、意大利。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繼續探究德國疫情死亡率較低的原因,可以發現其醫藥科技行業的發達。細數全球如羅氏、輝瑞、拜耳、諾華、強生、默克等醫藥研發巨頭,其技術實力強、經驗豐富、在研產品多,是目前人類醫藥研發的最前沿力量,除美國外,其大多位於德國、瑞士,如拜耳、諾華等。


早在1月份,德國部分專業人士就已經積極參與到中國的疫情防治過程中。據報道,著名冠狀病毒專家希爾根費爾德教授“帶了兩種最好的病毒抑制劑赴華”,親自來到武漢第一線參與疫情防治。根據採訪信息,希爾根費爾德教授曾在2003年非典時期來到北京協助抗擊非典。此次來到武漢也是希望針對新型病毒進行試劑的測試,隨行攜帶了為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實驗準備的第二代試劑。


德國也借鑑中國方法


從數據來看,德國雖然確診人數增加很快,但救治得力,並未出現大規模的死亡,這得益於德國默默做了這些事情。


一是提早開始準備抗擊疫情


根據德國權威病毒學家介紹,目前德國較其他國家死亡病例較少的主要原因是,德國醫學界在本國疫情暴發前就對病毒有了一定了解。早在1月,德國就已準備好相關檢測和診斷所需關鍵信息和材料,且德國具有病毒檢測資質的實驗室分佈較廣,工作效率較高。


二是購置大量呼吸機和先進醫療設備


ECMO人工心肺機對於搶救重症患者非常有效,是降低病患死亡率重大的影響因素。中國有400多臺ECMO人工心肺機,多用於特別時刻,而人口少得多的德國擁有4000餘臺ECMO,人均可分配臺數遠遠領先。


德國可以自產ECMO,自身財力也足夠雄厚,在醫療資源上不惜成本。據德國《今日新聞》報道,德國政府向醫療設備公司新增購買1萬臺呼吸機,且給使用ECMO的醫院進行補貼。醫療協會呼籲1200餘所醫院,為需要呼吸機的病人騰出空間,同時建立數據庫,方便實時查詢可調度的重症監護室的床位情況。


三是借鑑中國方法


數據表明中國方法對於新冠疫情防控非常有效,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借鑑中國方法,德國也不例外。


據德國電視臺報道,柏林將建專收新冠患者醫院,屆時可以容納約1000名患者。如同中國的方艙,這種專門收治的措施,可以將確診病人與健康人有效隔離,並採取集中隔離治療的方式,有效阻隔病毒傳播。


此外,針對重症病例,德國也有足夠的應對措施。根據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所提供的數據,德國能將2.5萬至5萬個病房轉變為隔離病房。


四是大力研發藥物、疫苗


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疫情,德國生物科技行業正在全力研製抗擊疫情的藥物、疫苗等,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比如BioNTech,該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美因茨的生物技術公司,也是全球三大mRNA治療公司之一(另外兩家是Moderna和CureVac),該公司研發的疫苗有望4月下旬展開人體臨床試驗。貝倫貝格(Berenberg)製藥業分析師認為:“BioNTech似乎在新冠肺炎疫苗競賽中處於最有利地位,因為該公司擁有多樣化的mRNA平臺、遞釋配方和製造能力。”


BioNTech近日也宣佈與中國復星醫藥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開發與推廣新冠肺炎疫苗,邁出了中德合作的重要一步。

受利好消息刺激,BioNTech的股價也獲得大幅上漲,本週累計上漲近2倍。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近日,BioNTech競爭對手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國的興趣,據德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價10億美元,試圖獲得由德國企業Cure Vac研製中的新冠病毒疫苗專用權。報道稱,美國正在考慮如何獲得這項技術,以資金為條件,吸引這家德國企業赴美。針對相關報道,德國經濟部部長阿爾特邁爾15號明確表示,德國不會將疫苗技術賣給美國。目前,收購的消息遭到部分人士的否認。


德國推動歐盟封鎖邊境


此次,德國並沒有在組織歐洲國家抗擊疫情上做出太多貢獻,反而對鄰國趁火打劫。月初,德國海關先後兩次扣留瑞士進口的口罩、醫用手套等物資,甚至有一次是在貨櫃根本還未入關的情況下,惹得瑞士方面緊急召見德國大使表示抗議。


中國用實實在在的效果證明了隔離對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更是總結出了“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三大法寶。然而歐盟鬆散的組織能力、國家間難以協同的政策,令其動員能力有限,難以阻擊疫情在一定範圍內,特別是總體戰對於整體協調能力要求極高,其短時間難以複製中國成功的模式。


近期歐洲疫情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德國聯邦疾控機構表示,假如德聯邦政府宣佈的措施未能得到有效遵守,則德國的確診人數或將在數月內升至一千萬。

隔離、加強管控已經成為歐洲必須邁出的一步,德國總理默克爾也終於在日前推動歐盟封鎖邊境,禁止非歐盟國家旅行者入境。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登表示,歐盟領導層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早在兩週前就該採取嚴厲防控措施。


然而,歐盟的措施多大程度上能夠緩解疫情擴散速度,還是一個未定數。第一,疫情最為嚴重的意大利、西班牙正處於歐盟境內,封鎖歐盟外公民進入影響作用不大。第二,僅法國等少數國家採取了嚴厲的封城措施,意大利等國雖然封城、封國,但居民隨意出入的情況很普遍,而且戶外相當比例的居民未佩戴口罩,隔離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最關鍵的醫療資源、醫護人員極度缺乏,如果疫情高峰期來臨,病患大量湧入醫院,其醫療系統能否承載還需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中央政府雖然出臺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但德國各地政府對於鬆緊程度的拿捏卻出現分歧。18日,巴伐利亞州米特泰希宣佈從當天起至4月2日實施宵禁令,要求當地人除上下班、採購必需品、看醫生等少數情形外,均不得離開住處,違者可被處罰款和最高兩年刑罰。柏林也執行更嚴格的措施,除超市、藥房等之外的大部分商店關閉,餐廳亦被要求18時即打烊。隨著大部分人轉為在家工作,柏林和德國其它15州一起進入了媒體形容的“封城”模式。


經濟大受影響,股市狂瀉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發展也極大依賴於歐洲國家的穩定發展,疫情肆虐歐洲也令德國經濟大受影響。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16日發表聲明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德國經濟增長將顯著承壓。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則更為悲觀,此前公佈的預測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德國經濟增速將下調1.2個百分點,由成長轉為負增長0.1%,很可能結束德國連續10年增長這個統一後的記錄。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默克爾向經濟界承諾,聯邦政府將盡一切所能緩解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影響,並首先確保就業崗位不會減少。


經濟的不確定性也表現在股市中,過去一個月德國股市狂瀉,法蘭克福DAX指數跌幅高達39%,創下近七年的新低。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具體個股的市值減值更是驚人,以德國DAX部分成份股為例,西門子、安聯保險今年以來市值蒸發了四百多億歐元,思愛普、戴姆勒、巴斯夫、德國林德、阿迪達斯、拜耳、寶馬集團等德國白馬股市值蒸發均超過200億歐元。


累計確診破萬,股市狂瀉,默克爾:德國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