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國情懷”看歷史高考

從“家國情懷”看歷史高考

本報長沙訊 高考歷史科目中,家國情懷不僅貫穿考試,也引導著學生們的價值取向,3 月 19 日晚 8 時 , 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校長黃鴻明做客瀟湘晨報 2020 年生涯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 家國情懷 " 與高考歷史備考》的講座。

本次大講堂由瀟湘晨報教育工作室、雙高聯盟(HUCE 聯盟,是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的簡稱)聯合開展。黃鴻明,中共黨員,中學正高級教師,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校長。

何為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的內容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豐富的,其概念是多層次的。" 黃校長首先為大家剖析了家國情懷的特點。家國情懷具有時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超越民族、意識形態的優秀文化傳統在社會建設、國家統一、展現民族凝聚力方面都開始發揮作用。那麼,我們當前所說的家國情懷就應該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對價值共同體特有的一種高度認同,並促使認知共同體朝著積極、正面、良性的方向發展的一種思想和理念。

歷史高考中的 " 家國情懷 " 又是什麼。2017 年,教育部制定頒佈《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五大方面。(1)在樹立正確歷史觀的上,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的國情,形成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正確的國家觀;(2)能夠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發展趨勢,形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正確的民族觀,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瞭解並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認識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總的來說,近年來的歷史高考題(全國卷)中滲透的家國情懷是在《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引下呈現。"

黃校長提醒,從近幾年的高考來看,高考不避社會熱點,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現價值取向。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點,適時適度向學生傳遞時政、社會、生活和做人等方面的信息,瞭解和關心國際國內大事,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責任感、使命感和國際視野。譬如今年的疫情防控,可以從中挖掘出許多有關家國情懷的素材。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