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綿山景區入口

這個地方就是山西晉中綿山。是國家AAAAA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這裡有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綿山入山口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傳說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於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來,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清明前一天)寒食節。由此為了祭祀、祭祖,後來就有掃墓的風俗。這就是綿山的由來。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介子推同母親一起被燒死

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介子推詩篇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中國傳統節日以個人命名的就是南屈原北介子推,可見這兩人在我國國人心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位置,因而留下了如今的端午節和清明節,就是讓我們銘記古人,傳承文化,牢記傳統。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在綿山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臺、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蹟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綿山風景名勝區有14個主要景點。

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巖、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谷、古藤谷、水濤溝。


龍頭寺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龍頭寺,原名塔巖頭,因巖下黃土坡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又因唐太宗皇帝駕幸綿山禮佛時,有雙龍顯靈而改為現名。區內有毓德堂、關帝廟、真武廟、南天門等名勝古蹟。這裡也是朝觀雲海,夕觀日落的絕妙去處。

龍脊嶺、介子推母子塑像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龍脊嶺因位居雙龍交匯的背脊而得名。子推母子塑像生動傳神,再現了當年介子推偕母歸隱綿山的情景。綿山唐營是國內唯一留存的唐代古營。


李姑巖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也叫皇姑巖,是國內罕見的皇姑出家的地方。三晉百姓中流傳著在綿山“千遊巖,萬遊巖,最美還是李姑巖”的說法。為了方便遊客,開通了上下龍脊嶺的觀光纜車,使人去李姑巖十分便捷安全。


蜂房泉、天井賞月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蜂房泉,又名聖乳泉、母奶頭。是一處罕見的自然奇觀,中國絕無僅有的懸泉。巨大的懸崖絕壁上數十對苔蘚茸結的石乳,乳汁如珍珠斷線,滴落池中叮咚作響,宛如琴絃彈奏出的山水清音。


大羅宮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道家認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大羅宮成為中國道教最大的宮殿,號稱“天下第一道觀”。後因戰亂,大羅宮只留殘跡。大羅宮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為依山而建的明三暗四七層仿古建築,高110餘米,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


天橋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天橋是因修築在懸崖絕壁上的棧道而得名,有千餘年的歷史。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飄飄欲仙之感。


雲峰寺抱腹巖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雲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於抱腹巖而得名。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容兩千年曆史文明於其間,為天下“絕無僅有”。田志超是漢人第一個成佛的,塑像為包骨真身。抱腹巖頂壁掛鈴,在微風吹過,發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音。寺內還保存有許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正果寺、全身舍利像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綿山原為五龍母子所有,志超來山後,龍母將綿山以下棋的方式讓給志超,五龍皈依佛法,常在說法臺上聽空王佛說法。後來,五龍功力大增,飛昇躍過對山,在山壁上留下了五道溝壑,故名五龍躔。本區主廟叫“正果寺”。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更兼這裡地勢險峻,松柏參天,成為綿山極具特色的遊覽勝地。


棲賢谷、九曲一線天大峽谷

棲賢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線天的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傳聲,須攀十餘架天梯才能通過。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詩情畫意水濤溝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詩情畫意水濤溝

綿山秀色,潺潺流水,水濤仙溝。溝前說法臺蒼翠如黛,聳立於兩山之間,環繞於澗水之中,夏秋季節常有彩虹升起,景色之美 ,如詩如畫。大約行走1小時。


毓德堂

介子推是在那座山燒死的嗎?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而得名地方是?

毓德堂

毓德堂上層,正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右側為祭母文、祭社稷文、玄宗皇帝祭天地文,左側為神宗奠玉皇大帝文、秦王出師告天地文、太宗皇帝祭介山文。由此可見,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對天地君親師的崇拜理念,在綿山毓德堂得以傳承和延續,顯示了綿山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了博大精深的和諧社會理念。弘揚大道思想,傳承道德文化,繼承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這就是綿山毓德堂一貫遵循的宗旨。

太原方向:沿大運高速公路南下至靈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後約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過黃河龍門大橋至侯禹高速到大運高速北上至靈石出口下約10公里左右

在2008年,奧運之年,中國介休首屆清明(寒食)文化節的開幕和舉辦,從那時候起,知道了一個叫寒食的節日,真真切切的瞭解了綿山,知道了介子推。

每年的四月,介休市市政府都會舉辦清明寒食節活動,大家來到山西介休綿山,品味宗孝文化,學習介子精神,宣傳寒食清明古文化。

這就是綿山的故事,紀念介子推,記住寒食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