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請做個好人,一個比壞人更聰明的好人

其實教育最困難的不是發明一種想法,而是將一種觀念種入人們的心中。你比如說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構想的學說並不是教育,教育是“用自己的辦法讓街上的人自己產生思考和思想”。教育天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工作,是成熟的人與懵懂的人之間的關聯。

那麼通過蘇格拉底的這一句話,我想讓各位明白的是,教育絕對不是為了讓孩子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的指導。家長一定要通過觀念的植入讓孩子自己產生思考和思想,並且最終通過行動來影響自己還有身邊人。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能力保護自己。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啊。比如說當我們在排隊購物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人插隊或者說根本就不排隊,多數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以下兩種反應:要麼是告訴孩子說:“你以後可千萬不要學他們啊,我們要做一個遵守秩序的好人。”要麼說:“走寶貝,咱們也不排隊了。”


孩子,請做個好人,一個比壞人更聰明的好人

第二種固然不可取,那第1種在我看來,心裡恐怕想的是:只要管住自己就行了,別人怎麼樣跟我沒有關係。說不準三個禮拜就後悔了。說白了是因為總覺得有人會站出來,或者說自欺欺人地認為反正利益受破壞的又不止我一個。

那如果我們換一種情景,假如說當時排隊的只有你自己。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到你前面買單,你會有什麼反應?其實你前後兩種情況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前者你旁觀,而後者你卻忍不住制止呢?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也是為什麼兩個劫匪就可以控制一車人的原因。那講了這麼多啊,我們不是要教孩子做一個“做好自己”的好人,也不是教孩子“拒絕做好人”,而是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在能夠保護自己的同時,又能夠影響身邊人的好人


孩子,請做個好人,一個比壞人更聰明的好人

所以家長最重要的功課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做一個好人”。比如說如果有陌生人來問路,我們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不要理”,而是要審時度勢分清楚是白天還是晚上、人多還是人少、當時是自己一個人還是說有人在周圍等等。但前提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在不利於自己的環境下,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管好自己”的好人。

再比如說如果有老人摔倒了,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不要去扶”,而是“如何扶”。比如說是否可以尋求周圍人的幫助或者報警等等。最後啊我想說的是:孩子身上最好的保護傘絕對不是“視而不見”,也不是“做好自己”。而是讓孩子具備一種隨機應變,在事情發生之後能夠快速地作出判斷,並且馬上採取正確行動的能力

一個不具備這方面能力的孩子光靠“視而不見”,還有“做好自己”是永遠保護不了自己的。俗話說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騙子的手段總能夠讓你防不勝防,除非你比他還要聰明。

孩子,請做個好人,一個比壞人更聰明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