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來源:智谷趨勢 id:zgtrend | 朝陽


相互抄作業的階段結束,全球戰疫進入持久戰。現在真正能終結這場疫情的,唯有疫苗。


大家都明白,誰先研發出來,誰就擁有結束這場戰爭的權力。


3月16日,中美各自宣佈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一場疫苗競賽正式拉開。


目前賽道上跑在最前面的,是中國的“軍科院+康希諾”和美國的“莫德納+國家衛生研究院”這兩個國家隊,而全球醫藥科研的大佬們也百舸爭流。


通常來講,疫情研發通常要15-20年的時間,而中美雙方都想在1年時間裡攻克新冠疫苗。這真的不是天方夜譚嗎?


這場史上最瘋狂的“軍備競賽”,會如何影響當今全球的走向?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3月16日晚8點,由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牽頭,與康希諾公司共同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目前新冠疫苗研發有5種不同的方向,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中國是5條腿同時走路,陳薇帶領的團隊目前是國家隊裡走在最前面的。陳薇使用的重組疫苗,其實就是一種腺病毒載體疫苗。


這種疫苗通過人工製造一段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新冠抗體的基因,再把這個基因插入腺病毒中,然後把作為載體的腺病毒注入人體,從而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新冠病毒的抗體。


腺病毒的毒性已被去除,且此次採用的是複製能力有缺陷的腺病毒,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難點在於人體免疫系統對腺病毒也會有反應,抗體會攻擊作為載體的腺病毒,從而使疫苗失效。


根據其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註冊信息 看,首期臨床試驗共需要108位志願者,按低中高劑量分為3組。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和陳薇院士合作的是康希諾公司,兩者是老搭檔了,之前他們共同完成了埃博拉疫苗的研製,此次新冠疫苗的研發,尤其是腺病毒的技術很多都是站在了埃博拉經驗的肩膀上。


陳薇院士說:疫苗是終結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這個武器如果由中國率先研製出來,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僅體現中國科技的進步,也體現了我們的大國形象


不過,疫苗的研發週期是很漫長的。


疫苗最後將投向最廣大的健康人群,一定要保證安全、有效。所以,除了研發疫苗的時間外,大規模的動物實驗、四期人體臨床試驗也少不了,從而把整體疫苗開發時間大大延長。


陳薇團隊從1月26日緊急進入武漢,開始研製疫苗,到現在開始臨床試驗,已經是在科研人員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下、極致的中國速度了,但距離疫苗成品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國內5大技術方向疫苗研發順利,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已通過動物研究,在4月份都將逐步啟動臨床試驗。


國內疫苗研究的熱情很高,既有中生集團、智飛生物、復星醫藥等企業,中科院、軍科院等機構,還有清北、復旦、浙大、川大等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像從新冠肺炎康復病人捐贈血清中提取抗體也有了階段性成果,目前提取出中和活性的抗體,可以製備高純度、全人源中和抗體,可以提供三週左右時間的短期免疫保護。


中國的抗疫戰打得早、規模大、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樣幫助了中國能先人一步。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同中國相比,美國對疫苗速度更急不可耐,疫苗對特朗普的意義不一般。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特朗普作為在任總統已經拿下共和黨提名,本來只要他不犯大錯,基本可以保證連任。


但是連著出現疫情大流行和金融危機,美股熔斷出了歷史奇觀,抹消了他執政以來的經濟成果,未來會怎樣還不可預知。


總統的位子坐不穩了,你說他慌不慌?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屁股決定腦袋。


對特朗普來講,應對金融危機是工作重心,應對公共衛生危機非他所長,耗在防疫工作的泥沼中對選情沒好處。


但如果能夠迅速解決掉疫情,金融市場的恐慌自然會平息一些,特朗普也能轉向救世主的人設,大把收割選票。


所以特朗普最近頻頻出現騷操作,他一口一個“中國病毒”,都是為了選票服務。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特朗普急於找到能一錘定音的核武器。


這個武器可能是瑞德西韋,也可能是新冠疫苗。


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宣佈全球第一個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在美國西雅圖凱撒醫院展開。


僅僅3個月的時間,一針疫苗就扎進人體,這是史上最快、最瘋狂的研發速度了。


一位名為詹妮弗·哈勒的43歲女性接受了第一針注射,她說“我們好無助,接受疫苗實驗是一個讓我真正能為疫情做些什麼的機會,我的兩個孩子都覺得這很酷”。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當天還有3名志願者完成了接種,在接下來6周的時間裡,共會有45名18-55歲的志願者接受疫苗臨床試驗。


這個代號mRNA-1273的疫苗,由美國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和生物製藥公司莫德納Moderna共同研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出資。


莫德納公司採用的是mRNA疫苗,在疫苗領域中應用還是比較新的技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使用,之前主要用於癌症的治療,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成熟的mRNA疫苗產品。


莫德納公司在1月10日中國公佈了新冠病毒RNA基因組序列後就開始疫苗研製。在2月24日就製出了一批用於臨床試驗的疫苗,3月4日獲得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後開始組織臨床試驗。


mRNA疫苗的特點是研發速度快,便於生產,但有效性低。這也是市面上還沒有任何成功的mRNA疫苗的原因。


傳統疫苗是通過篩選病原體株,把病原體滅活或者減毒之後注入人體,使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而mRNA被稱為信使RNA,是一種攜帶遺傳信息的核酸分子,mRNA疫苗就是人工合成翻譯抗原的信息,再把信息注入體內,人體細胞根據信息激發免疫反應的抗原蛋白,實現免疫效果。


美國這次跳過了動物試驗的步驟,惹起了爭議。莫德納則表示有過小鼠實驗,此次應用的技術曾在MERS的疫苗中做過動物試驗。


美國現在是真的急了。特朗普被曝出想收買德國CureVac公司獨家為美國供應疫苗的醜聞,最後受到了德國等歐洲國家的警告,各國對於疫苗企業和專利保護更加嚴密,對於推進國際間合作是極為不利的。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當國家隊還在軍備競賽時,資本市場已經在下注買馬。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不管誰先拿出疫苗成品,都不可能獨吞全球市場。


賽道上的領跑者速度其實差不太多,未來新冠疫苗必然是多點開花,多家供應商鋪貨的。


所以鍾南山院士呼籲各研發團隊進行國際間合作,加快研發進度。


軍備競賽是政治化的玩法,疫苗最終要面向市場,就還是得服從資本的玩法。


而全球疫苗市場是一個由寡頭控制的領域。


葛蘭素史克、默沙東、賽諾菲、輝瑞,這4個巨頭基本上佔據了國際疫苗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


疫苗是一個在醫藥圈裡也算得上暴利的產品,但這僅針對可長期應用、有大規模需求、已有成熟技術的疫苗產品而言,比如默沙東的宮頸癌疫苗,葛蘭素史克的肝炎疫苗,賽諾菲的流感疫苗等。


針對流行病的疫苗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疫苗研發時間基本是跑不贏疫情的。很多大流行病都是在一年週期內突然結束,而研發卻是以10年計為週期,鉅額研發經費打了水漂。


所以從2003年非典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非典疫苗,我們也沒有研發出任何一款針對冠狀病毒的疫苗。


巨頭們研發實力是頂級的,即便不是最快,也不會落後太多。


如果別人有什麼突破成果,他們更可以揮舞金錢攻勢購買專利,收購公司。


反正只要買來了就是自己的。巨頭們在全球的資源和渠道優勢足以讓競爭者們通通閉嘴,有苦難言。


所以全球疫苗市場雖不算封閉,但就跟今天某地的樓市一樣,形成階層固化。


中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國,但是在國際疫苗市場和科研創新方面是有劣勢的。


陳薇院士和康希諾公司這對老搭檔,以開發凍幹劑埃博拉疫苗聞名,是康希諾公司唯一的拳頭產品。這款疫苗很有效,儲存性極為優越,在一些非洲國家取得了成效,所以收穫了美譽。可以說埃博拉疫苗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第一個研發週期跑贏了疫情週期的流行病疫苗。


但就在幾個月前,埃博拉疫苗最後的上市審批,康希諾要和強生、默沙東、葛蘭素史克這三家巨頭的產品正面競爭。


結果是,2019年12月,默沙東Ervebo疫苗以“全球首款”、“埃博拉終結者”的榮譽一口吃下歐美市場,而康希諾的疫苗只能束之高閣,至今沒能商業化,卻陰差陽錯成為推動新冠疫苗研發的技術儲備。


此次新冠疫情,醫藥巨頭都詭異地沉默,可能是這種最原始的、資本逐利性在作祟。站在他們的角度,自己投入大筆研發經費不值得,不如展開有限合作、等待收割別人的成果,成本低風險小,反正他們是抓著規則和渠道。


所以疫情爆發以來,巨頭們反應平淡,讓國際期盼者們失望。葛蘭素史克目前只是提供輔助性技術,賽諾菲在與一些機構合作但進度不明。


受金融危機和不作為的失望情緒影響,巨頭們的股價也狠跌了一波。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對其他公司來說,新冠疫情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只要疫情還在肆虐,撥給疫苗項目的研發資金就會源源不絕,各項審批也都會一路開綠燈,能夠和以前沒機會的金主、巨頭們搭上線,把整個機構都盤活了。


所以在疫苗賽道上能看到一副龍蛇起陸的景象。新冠疫苗還沒有出生,有些小公司已經在資本市場上交易它的售賣權了,巨頭們為自己看好的項目提前下注。


一句話,在驚濤駭浪的資本市場上,有些醫藥企業已經在提前享受勝利成果。


疫苗之戰:史上最勁爆的中美“軍備競賽”,一年成功可能並非天方夜譚


美國使用“中國病毒”的稱謂,中國也有聲音質疑病毒來自美國,國際本應合作抗疫,卻逐漸轉變為競爭和對抗。


疫苗開發從馬拉松變成短速衝刺,既是技術、金錢和人力的比拼,也是一場命運的賭博。


新冠疫苗開發的門檻比想象中低,具備可成功開發疫苗實力的企業不少,但誰能最先拿出成品還很難說。


最樂觀的情況,疫苗也要一年時間才能研製成功,距離大規模生產、全球鋪貨還需要走更長的路。


如果人類足夠幸運,疫情可能會在一個時間點迅速退去;如果疫苗跑贏了疫情,那麼持有疫苗的國家就擁有了結束戰爭的權力,企業就搶先享受全球幾十億人的市場。


當前除了用於預防的疫苗以外,用於治療的藥物也在加速競爭。


美國方面,巨頭吉利德正在推動神藥瑞德西韋,而中國在推動的是法匹拉韋。這兩天,更多的藥企投入到了這兩種藥物的臨床有效性實驗中,最近也會公佈成果。


特朗普將新冠病毒稱為“Chinese Virus”,可以想象如果美國搶先研發出疫苗或是神藥,說不定依他的德性,也會叫“美國疫苗”、“美國解藥”。


特朗普需要一場勝利。如果他在疫情大流行和金融風暴中黯然下臺,他將永遠被美國人記住;如果疫苗出現,他還可以把自己吹成救世主。


國家隊在軍備競賽,資本市場在下注買馬。


中國要想打贏這場疫苗戰爭,抗疫戰爭,只能靠跑得比別人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