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強基建”如同一場馬拉松,控制節奏是關鍵;勁兒使大了體力不支,使小了增加時長。


關於2020年會成為行業新一輪基建之年的話題,其實在2019年12月24日茅臺集團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時就露出了兆頭。酒業龍頭獻給行業的“新年禮物”有指導性、建設性的航向作用,把2020年酒業關鍵詞導向基礎建設。

而最近,還在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忙碌復工復產之際,古井貢酒率先拉開基礎建設的序幕。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投89億,替古井捏把汗?還是點個贊?

2月26日上午,古井集團智能化技改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據瞭解,此次古井技改項目位於古井產業園區西側,共分為兩期建設,一起建設著重以釀酒生產為主,融酒文化、酒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園區;同時對古井而言也是開啟“雙百億”征程的第一個重大項目。

3月2日,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井貢酒)發佈公告稱,擬投資實施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利用5年時間,打造可實現年產6.66萬噸原酒且具備13萬噸灌裝能力的現代化智能園區。古井稱,這個總投資達89.24億元的大項目,所需資金由公司以自有資金並結合其他融資方式自籌解決。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先來看看投資項目的建設內容。智能化技改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1830畝,建設內容包括了釀酒生產區、儲酒及勾調區、包裝物流區、生產設備購置與安裝、輔助配套區等。項目完成後將具備年產6.66萬噸原酒、28.4萬噸基酒儲存、年產13萬噸灌裝能力。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形成集白酒釀造、制曲、基酒儲存生產配套設施、旅遊文化產業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園區。

也就是說該智能園一是為擴充產能,二是打造酒旅融合。直接來看,兩大核心作用將直接提高古井產品品質和產能,提高品牌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釀 世界香”影響力的輻射聚變。朝著全國頭部第一軍團的方向衝擊,由此來看古井開年第一手落筆基建是長遠戰略謀劃的考量。

但問題來了,有不媒體認為古井2019年全年的營收目標為102.26億,淨利潤目標25.15億,而這一項投資就達到了89億,並且自籌解決,大手筆下未免增加了投資風險。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古井剛過百億就投資89億,是小馬拉大車,對公司整體的成本運營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在採訪中他向快訊君表示,相比較於茅、五、洋、瀘全國頭部第一軍團投身技改等基建,位居第二軍團的古井在體量、利潤等方面尚有距離。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酒水行業研究者歐陽千里認為:現在談這個還早,投資過大未必是件好事。在多變的時代,保守點總不會錯。其他徽酒企業或許也是這麼想,畢竟大手筆或許會影響古井的戰略目標,項目未成而精力受損。

是否會影響到古井實現2020年戰略目標時間會給出答案。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至於古井,對於今年的目標任務,我覺得的確會受到以前的一些影響。但整體來看,由於品牌勢能比較強勢。在華東市場,也有一定的渠道、溢價能力。整體來看的,這次的投資的應該不會對目標造成太大的傷害,應該說它是一個長期的基礎工作。對於古井投資基建此舉,他認為這是古井走品牌向高端化的必要動作。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強基建”是走向品牌高端化的必修課

白酒行業已經進入一個擠壓式的存量競爭態勢,過去量價齊升的階段一去不復返。從2016年到2018年古井貢酒銷量分別為8.16萬噸、8.40萬噸、8.28萬噸,連續三年保持在8萬噸以上。目前古井擁有18條全自動灌裝生產線,年灌裝產能10萬噸,而成品酒產能利用率為80%,現有產能未完全釋放。

但從古井角度來看,這是一波未雨綢繆的操作。在“馬太效應”凸顯的當下,頭部企業的進入存量競爭,未來的頭部格局也充滿不確定性,與其晚一步走上擴產能、強技改的必經之路,倒不如先行一步,打有準備的仗。另一方面,這也是古井在面對未來可能出現政策性調控變化的提前籌備,面對GDP6%的增速,微利時代的白酒下任何一項內容的不足都會造成競爭的劣勢。

百億古井也這樣做了!2020年行業“軍備競賽”再起硝煙

89億元的鉅額投資,定會為地方經濟的GDP增長起到拉動作用。顯然古井智能化技改項目的建設並不僅僅為了GDP的增長,更像是省級龍頭酒企朝全國頭部名酒蛻變的必修課。

2016年,瀘州老窖開始投資實施釀酒工程技改項目,計劃 2025 年完成二期工程全部建設內容,項目總投資預計約74億元。

2017年12月,貴州茅臺就投資約35.59億元決定建設“十三五”中華片區茅臺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計劃建設制酒生產房23棟、酒庫20棟、制曲廠房8棟及配套設施等。

2017年10月,五糧液啟動10萬噸釀酒生產技改項目一期工程及30萬噸陶壇陳釀酒庫一期工程項目,確保“十三五”末五糧液的市場投放量達3萬噸,並且未來將實現原酒儲存三年後再包裝投放市場,充分釋放白酒的時間價值。

到2019年底茅臺集團2020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以及2020年2月26日今世緣南廠區技改項目會的召開等等。綜合來看,這一輪酒企的“強基”行動無疑把矛頭指向“品牌高端化”的藍圖。

對酒企新一輪強基建動作,蔡學飛分析到:高速發展的名酒面臨品牌高端化的問題,品牌高端化的核心任務就是產品結構的高端化,以及相關的產品結構升級。目前中國白酒的主流趨勢是品牌化、品質化的迴歸。而品牌化品質迴歸就是優質基酒的生產能力。

也就是說酒企必須擁有相應的、優質的產品線以及生產加工能力。而要實現這些就需要不斷地進行技改和擴充產能,特別是提升優質產能。進入存量時代的競爭,把優勢建立在規模這一基礎性工作上。規模的大小則取決於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比重,而這一點也正是中小酒企望而卻步的地方,朝著優勢頭部企業聚攏的趨勢自然越加凸顯。

古井這門必修課的得分如何?要放到未來很長一段時內去觀察,但能感受到古井征程“雙百億”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