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

第一次看到冥王星照片的時候,

激動的心情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

(內心os了無數個“wc,nb”)

為了認識這位遊離於50億千米外的朋友,

人類付出的努力,

可謂道阻且長。


01


1930年3月13日,克萊德·威廉·湯博鄭重宣佈:發現了第九顆行星。

整個天文學界陷入狂歡。

何以如此興奮?

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太陽系有六顆行星(金木水火土地)。

這一切在人類發現天王星(1781年)的時候發生了變化:既然能發現第七顆行星,是不是意味著還能發現第八顆,第九顆?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天王星,1781年3月13日被威廉·赫歇爾發現


引發這一設想的原因還有一個:天王星的軌道運動似乎不太符合規則,或許更遠處有星球影響了它的運動軌跡。

1846年,人類發現了海王星,證實了這一猜想。

天王星的軌跡異動解釋的清,海王星又來作妖:它的軌道運動似乎也不太符合規則。

“星外有星?”

宇宙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科學家尋找這顆影響海王星軌道的星球。

1905年,51歲的洛厄爾天文臺創始人珀西瓦爾·洛厄爾開啟了尋找這顆行星的行動——“X行星行動。”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洛厄爾天文臺,1965年被列為美國曆史名勝


11年後,洛厄爾不幸去世。抱著沒有找到“X行星”的遺憾,他決定把數百萬美元遺產用於繼續維持天文臺的運作。

他的遺孀為了爭奪遺產,將天文臺告上了法庭,幾經波折,這筆鉅款幾乎消耗殆盡。

資金鍊斷裂,數十年的尋找徒勞無功,人們漸漸對“X行星”失去了興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的湯博來到了洛厄爾天文臺,最終發現了“X行星。”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克萊德·威廉·湯博


為了給“X行星”命名,洛厄爾天文臺收到了來自全世界的1000多條建議,最後的勝利者是來自英國牛津一位名叫威尼夏·伯尼的11歲女孩。

1930年3月24日,“X行星”得到了它的正式名字——Pluto(冥王普魯託,中文“冥王星”),理由是它的前兩個字母正好和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首字母縮寫一樣。

24歲的湯博就此揚名立萬。


02


發現冥王星的時候,湯博只是個半路出家的“業餘天文愛好者”。

1906年2月4日,湯博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珍貴的課餘時間,他需要幫家裡做農活。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湯博(左二)一家


一個偶然機會,他從叔叔那兒得到了一隻3英寸望遠鏡和一本天文知識科普書,從此和星空結下了不解之緣。

湯博在書中認識了伽利略、赫歇爾等許多天文學家,湯博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白天的功課和農活佔據了湯博所有時間,到了晚上,湯博就可以盡情仰望星空了。

這一切自然瞞不過父親的眼睛。

14歲生日那天,父親送給他一隻全新的2寸望遠鏡。

對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而言,這已然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湯博用這隻望遠鏡,掃遍了頭頂的每一寸星空。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後來,湯博一家遷往了農業條件好一些的堪薩斯州,經濟狀況才有所好轉。

同時,湯博得到了一套改變了他的人生的書——父親為他訂閱了《大眾天文學》(1880年在法國出版,隨後立刻成為風靡全球的天文科普書)。

20歲那年,家中支付不起高昂的大學學費,湯博只好休學在家。

一天,湯博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麼不像伽利略一樣自己造一臺天文望遠鏡呢?

說幹就幹,他用身邊的破舊農具做了個支架,照著父親送的望遠鏡打磨鏡片,不久,一臺8英寸的望遠鏡橫空出世。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湯博和他的自制望遠鏡


由於缺乏專業知識,這臺望遠鏡成了擺設,根本無用。

他不得不潛心研究製作望遠鏡的知識,細心把握各項參數,第二次試製的時候,他成功造出了一臺7英寸望遠鏡。

他把這臺望遠鏡賣了,買了材料造了一臺更好的9英寸望遠鏡。



03


湯博完全掌握了製造望遠鏡的技術,再加上父親的支持,可謂向著宇宙夢想邁出了一大步。

意外總是難免的。

一夜之間,一場冰雹摧毀了所有莊稼,隨之而去的還有湯博的大學夢。

湯博家破產了,大學學費自然泡湯。

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湯博主動承擔起了家庭責任:打零工掙錢。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宇宙夢想。

一天,湯博在《大眾天文學》上看到洛厄爾天文臺發表了火星的觀測報告,他突發奇想:作為一名“業餘天文學家”,我何不給天文臺寄一些作品試試?。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憑藉那臺9英寸自制望遠鏡,湯博詳細的繪製了木星和火星的星圖,寄給了洛厄爾天文臺。

洛厄爾天文臺正陷入“經濟危機”,一位有能力而且工資要求低的天文愛好者,自然讓天文臺頗有興趣。

毫無意外,天文臺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首次遠行,讓湯博心裡既憧憬又緊張,父親的鼓勵則讓他握緊了拳頭——你要證明你是個有用的人。



04


顯然,天文臺對湯博的實力頗為認可,湯博一到任,就得到了一項曾經非常重要的工作——尋找“X行星”。

當時,尋找行星的方式很原始,也很簡單:不同時期的同一時刻,對著星空的同一區域拍照——位置有變化的光點就是行星。

看起來,就是拿著兩張相似的照片找不同,沒什麼難的。

如果照片裡只有數萬到數十萬個光點,沒別的呢?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箭頭所指即是冥王星


當然不可能真的用肉眼來找,而是用專業的設備——閃視比較儀。

即便如此,這項工作也枯燥而又乏味,但湯博幹了整整14個月。

1930年2月18日,湯博終於在照片中找到了一顆位置有變的星星,從它的亮度和大小來看,它正處於海王星之外。

“X行星”?

湯博抑制住內心興奮,對這顆星星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跟蹤觀測,3月13日,湯博正式確認: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已被發現!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報道冥王星被發現的報紙。


為了表彰他的成就,天文協會為他頒發了勳章,堪薩斯大學特准他入校學習,日後還拿到了天文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湯博前往亞利桑那大學任教,之後又拿到了博士學位。

1955年起,湯博又來到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任教,直到退休。

他的成就不僅僅是發現冥王星,他還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小行星,彗星,許多星星都被冠以他和他家人的名字。

1997年,91歲的湯博在新墨西哥州去世,他說:我已遊歷了所有的天堂。

他的故事還沒結束。


05


冥王星早已不再是行星,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議上,天文學家們把它降級成了矮行星。

但在當初,人們對它的行星地位卻毫無異議。

因為它太亮了——距離那麼遠,還這麼亮,必然是個大傢伙!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


現在我們知道,它是個小不點。它之所以那麼亮,是因為它表明方圓數千公里的心形冰原——被命名為“湯博區”——反射了大量光線。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冥王星、冥衛一卡戎和地球比較


2006年1月19日——冥王星被降級之前,恰逢湯博誕辰100週年——美國發射了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器,經過9年半的飛行,新視野號於2015年7月14日19時49分掠過冥王星。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新視野號


新視野號給冥王星帶去了許多禮物——一張記錄著434738個人類名字的CD、一面美國國旗、一枚25美分硬幣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的一盎司(約28克)骨灰。

一生都未能看清冥王星真實面目的湯博,成為了離冥王星最近的人類。

後記

2015年7月14日晚,我早早的候在電腦前等待冥王星照片問世。

最後的結果沒有辜負我的苦苦守候——複雜多樣地貌,令人窒息的荒涼,還有那個被網友玩壞了的愛心——驚歎宇宙神秘的同時,也深深佩服人類的偉大。


為了認識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何把一架鋼琴大小的探測器送到50億公里以外的宇宙深處?

如何操縱身在50億公里外的探測器進行各種科學研究?

甚至對我們很多人來說,“50億公里”有多遙遠,心中都沒什麼概念。

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此處甚至無心回顧湯博的一生。

漫漫探索之路,人類正在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