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抗疫路上抒写卫健“他”力量

冷水江:抗疫路上抒写卫健“他”力量

黄永仁正在给敬老院的老人做健康随访。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东红 娄底报道

“黄院长,你的耐烦心真咯好呢,不但帮我们看病,这些事还帮我们操心着,不然我还不晓得注册这个健康码这么重要,谢谢呀……”,3月17日早上,艾老婆婆临走时一个劲地对着金竹山镇卫生院副院长黄永仁道着谢!

黄永仁,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抗击疫情主力军的一员,他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严把疫情防控关口,默默地付出,不求回馈地始终坚守在疫情一线,以铁肩担当书写抗疫答卷!

尽职尽责敢当“守门员”

2020年的新春伊始,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打破了所有人的新年平静。黄永仁主动放弃春节休假,迅速加入到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这个年他吃得“最多的饭”是方便面,聚得最多的是在抗疫一线的工作岗位,陪伴最多的是居家隔离的这些家人。

大年初一,第一时间赶到高速路口在寒风刺骨下进行了24小时的值守,不放过一辆车、一个人,后来为了照顾女同志,一直主动承担了卡口晚上值守的任务,白天就忙着防控物质的筹集、领取和发放,同时还要负责各种应急状况的处理,基本上是以院为家,“守好一扇门,温暖一座城”,把疫情降低到最低,这就是他的初衷。

随叫随到甘当“螺丝钉”

1月30日冷水江市卫健局党组考虑三尖镇是该市第一个疫区,需要人手帮忙,借调他去三尖镇卫生院工作。临危受命,黄永仁一到卫生院立马投入新的工作,因三尖镇有二例确诊病例,26位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几百号返乡人员,每天都需要体温监测和必要的心理疏导。而卫生院本来就人手缺乏,又加上之前抗战在疫情一线的二位同事都因劳累过度生病了。黄永仁立刻“披甲上阵”,到新冠肺炎患者家中消毒、去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家中体温监测并进行心理疏导、敬老院老人的每天体温监测、疫情知识宣传、指导乡村医生防控工作、和镇政府每天的工作对接、交流、还有整个三尖镇发热患者的处理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等等这每一样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并落实落到位。

有人问道“去三尖是疫区,你不怕吗?“只要做好科学防护有什么好怕的,风口浪尖,能和三尖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起想办法去护一方老百姓平安做什么都值!”他充满信心的说道!

全心全意做好“管家婆”

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曾某是确诊患者的家属,家里出现二例患者心理压力已经很重了,又加之曾某在年底因意外受伤,左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未做任何治疗。曾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了,开始劝其去上级医院治疗,曾某以为是要把自己赶去医院强制隔离,很是反感和抵触。慢慢的他多次电话沟通并去曾某家中探望,从医学角度解释,几天后曾某才同意去医院治疗。在中医院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一回来,就打电话:“黄院长,谢谢你,是我们想多了,现手已复位不疼了,真心谢谢你”。

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刘某是本村的乡村医生,因曾帮确诊患者看过病,使得其村卫生室就诊的人要隔离,所以招来左邻右舍的不理解,听到闲言后乡村医生刘某心理委屈到了极点,情绪十分绝望,一个人关在自家楼上不吃不喝。他听到消息立马问到其电话后,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刘某才慢慢的从哭泣到叹气、到理解、到舒心,他才挂了电话。同时他还了解到当时的疫情物资相当紧缺,特别是乡村医生更是缺得厉害,他就想尽一切办法采购到一批急需的物资,并亲自开车一个村一个村地送到乡村医生的手中。

不折不扣成了“不孝子”

在三尖,黄永仁那几十页的工作笔记,页页记录着他的工作轨迹。“某某家的儿媳是从武汉回来的,她母亲今天发热、呕吐”“某某其姐是从上海回来的,其弟有点发热和咳嗽”……他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举报电话,他都会亲自上门询问相关情况,及时进行家中消毒,同时联系上级医院帮其就诊,直到解除风险才放心!虽然他呆的时间只有12天,每一天的事情无论干到什么时候他当天一定要去干完去干好。所以他没有时间顾及家人,有一次八十岁的老妈病了,电话求助于他这个当医生的儿子,作为儿子是应该回去看看,可因为坚守一线,他深知没有大家,何谈小家,所以作为一名防疫的医务人员,只有回电“妈,对不起,这里的工作走不开,不能回家,你自己去看病吧”!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从疫情开始到今天,几十个日日夜夜,无论是在三尖疫情一线还是在金竹山坚守“一片净土”,他都一心扑在抗疫工作之中,没有休息过一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朴实无华的话语彰显了“逆向前行”的卫健人本色。这就是卫健“他”力量,或担当、或奉献,一直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