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之日一般在每年陽曆的3月20日或21日,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所以稱為春分。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燕來也。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就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在十二闢卦中與驚蟄同屬於大壯卦。雷天大壯(大壯卦)壯勿妄動。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震)相疊。震為雷;乾為天。乾剛震動。天鳴雷,雲雷滾, 聲勢宏大,陽氣盛壯,萬物生長。剛壯有力故曰壯。大而且壯,故名大壯。四陽壯盛,積極而有所作為,上正下正,標正影直。《彖傳》: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彖傳》說:大壯卦是指陽剛而強盛,剛健而有行動,所以稱之強盛。“強盛有利於堅守正道”,是說剛強者還必須端正守中,正直而剛強的真情實感也體現在天地萬物之間的存在。《象傳》: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象辭》說:《大壯卦》的卦象是乾(天)下震(雷)上,為震雷響徹天上之表象,象徵著十分強盛。君子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要越出準則和規律去做非分之事。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節氣,要注意倒春寒,不要嫌熱而將厚衣服輕易除去,寒氣入身就會做下病根。倒春寒還會造成農作物減產。春分時節,野菜遍地都是,因此大家就會下地採野菜,這個時候的野菜嫩而且營養豐富。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這個時節最好的活動就是放風箏。清代詩人高鼎的名篇《村居》中說: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描寫的就是春分時節孩子放風箏的動人景象。後人總結放風箏的好處:吐故納新,消內熱積聚;排除雜念,降血壓;保護和增強視力;緩解神經衰弱及失眠;促進頸椎病的康復。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關於處分的諺語非常多,大家欣賞下:

 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  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蟲害有一宗。  春分利大風,利到四月中。  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  春分日,植樹木。  春分豆苗粒粒伸。  春分麥,芒種糜,小滿種穀正合適。  春分至,把樹接;園樹佬,沒空歇。  春分無雨莫耕田,秋分無雨莫種園。  春分前後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無雨劃耕田。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西風多陰雨。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分膾炙人口的詩詞也非常多,我們好好欣賞這些優美的詩詞。

《賦得巢燕送客》

唐 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雲。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仲春郊外》

唐 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囂塵。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


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


明朝種樹是春分。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答丁元珍》

北宋 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踏莎行》

北宋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春分:草長鶯飛花兒豔,柳暗花明又一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