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疫”路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天都在为不断披露的数字胆战心惊,痛惜不已……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有着多少家庭处于水生火热的煎熬中,有着多少生命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着,真的不敢想象。当看到一个个白衣天使们逆行而上又感到无比的兴奋,看到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脸上的印痕,鼻子上的创伤,汗湿的衣襟……忍不住感动的泪流满面。

  蠢蠢欲动,我要为抗疫尽点力,心潮澎湃的写了请战书,耐心的等待着。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天忙碌着常规的诊疗工作。大难面前,没能到前线去,总觉得自己没出力,没做一点贡献,心里很是失落。2月9号晚21:30的时候,电话响了,原来是我们团队李波队长的电话,通知我他被抽去隔离的名人酒店工作,他手里的居家隔离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要交给我管理。我很高兴,终于可以为抗疫做点事情了。爱人担心说,密切接触者也是很危险的,说不定他们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强的......没事的,我挥挥手走进夜色中。我管理六个小区,分别是蓝庭印象,益兴名人湾,爱琴海,德汇公馆,左岸王府和锦绣家园小区,对这六个小区内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们上门测体温,心里疏导和健康知识宣教等。疾控中心把密接人员名单分发到各个医院,我们根据居住小区进行管理,各个小区我也不熟,怎么找呢?李队长说:不要紧的,不是我们一个人在管理,现在实行四包一管理,由居委会的人员,街道办人员,公安人员和医生共同管理,居委会的人员对小区比较熟悉,和他们一起入户好找一些。每个小区都建立了抗疫群,把需要管理的人员都拉到抗疫群里,统一管理。我联系了居委会的同志和我一起去。穿隔离服,戴口罩帽子,护目镜和鞋套,然后为密接人员测体温,发放宣教资料,反复叮嘱每天上下午各测体温一次,如果有咳嗽发热乏力等不适立即联系我们,不要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在家也要独处一室,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不少于30分钟……一家一家入户,测体温,反复宣教,就这样一上午一会儿就过去了。下午继续,一天下来虽然辛苦但还顺利。到了晚上,新的密接人员名单出来了,新增6个人,都是从外地回淮人员。我开始逐一打电话,前面五个都顺利,接电话后都表示配合我们工作,加了微信,也加疾控中心APP。最后一个是韩先生,电话打通了,说明我是负责小区抗疫工作的医生,请加我微信,上门测体温,健康知识宣教等,他很不耐烦的说,我今天都接了十几个电话了,也有人来过了。你们是那些穿白色衣服的吗?我们不需要你们来,再说了,你们接触的人多,还害怕你们传染给我呢!我不需要你们管理。反复做工作,他就是不让我们去他家测体温,还说他们是从巴厘岛旅游回来的,比国内还安全,而且下了飞机是自驾回来的,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沟通好久,就是不同意我们入户。怎么办?看看窗外天气阴冷,还下起了雪,雪花越飘越大。

  愁了一晚上,也没想出个办法。早晨醒来,外面的雪花还在飘,房顶上,马路上,白茫茫的一片。路上看不到一个人,一片寂静,世界好像被按了暂停键。想起了韩先生的事情,如果他不测体温,虚报怎么办?如果他咳嗽发热等隐瞒了怎么办?不行,今天一定要去他家看看,看到人才能放心,怎么才能让他配合工作呢?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打韩夫人的电话试试,电话接通了,疫情防护、检测、随访、心理疏导等等,我和她说了很久。她感动地说:你们太好了,我来做他工作,辛苦你们过来一趟吧,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啊!

  路上的雪结成了冰,太滑,不能骑车,只能步行。踩着积雪,就这样和居委会的同志一步一滑好不容易才来到他家。看到他们夫妻俩体温正常,无其他不适,反复叮嘱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后才放心,转身再去下一家……

  每天就这样,穿梭在社区,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把好社区这第一道关卡。

  众人拾柴火焰高,疫情无情人有情。就让我们一起守望相助,共待春暖花开!

  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朱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