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原標題:逆行出征 我們身披天使的戰袍——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一場突發疫情,打破了春節的溫暖和喜慶。一聲響亮的集結號,“若有戰,召必回”的勇猛吼聲響徹雲霄。

他們奔赴戰場的英姿,讓人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白衣天使!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信陽市唯一的一家三甲醫院——信陽市中心醫院,以職業責任和擔當,在戰“疫”的第一時間,拉出了陣形,果敢應戰。

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圖為市中心醫院院長任書偉為第四批去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送行。蔣天駿 攝

我們準備好了

信陽市中心醫院院長任書偉說:“在疫情面前,我們都是戰士。”是戰士,就要奔赴戰場,就要堅守陣地,就要以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硬仗。

疫情當前,捨我其誰。信陽市中心醫院黨委即時在全院發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員工以敬佑生命、大愛無疆的精神,團結一致,敢於擔當,直擊疫情,斬關奪隘。

每一個科室,每一個崗位,大家主動請纓,踴躍寫下請戰書,要求到疫情的最前線去。他們有的孩子尚在哺乳中,有的父母體弱年邁,有的新婚燕爾;他們中有的是臨床醫生護士,有的是醫技科室人員,有的是機關後勤人員,他們每一個人,都用自己鮮紅的手印,發出了最強聲:讓我去!我要去!

1月22日,市中心醫院的10名醫護人員,來不及告別父母和親人,走上抗疫一線。光榮地成為信陽首批奔赴戰場的勇士,奏響了為生命而戰的抗疫進行曲。

奮戰在抗擊疫情前哨的勇士

發熱門診,是個特殊的高危治療區域,直接面對的就是發熱患者和高度疑似需要隔離留觀的患者。

林萬寶,發熱門診主任,信陽市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成員。他身先士卒,從1月20日開始接診發熱病人。

大年三十下午,得知當日發熱門診量近300人次,林萬寶瞞著家人,默默地穿上防護服,走進發熱診室,堅持到深夜。他在前沿陣地和需要他的患者共同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天。老母親知道他也感冒了,因為擔心打了很多電話,他上班時不能接聽,下班後需要隔離仍然不能回家,只能通過電話隱藏起疲憊向家人報聲平安。

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120急救人員出發。蔣天駿 攝

敢為人先的“踩雷人”

1月22日,信陽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確診。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信陽市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副組長易明福和他的戰友們也迅速投入戰鬥,也從此打響了信陽醫護人員真正與病毒面對面肉搏的戰“疫”。

眼看著發熱病人越來越多,呼吸科收治患者承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易明福明白,防止疫情擴散,他這裡是個緊要關口,這道關口如果守不住,那將會大規模感染暴發。他乾脆住在科室不回家了,人命關天,他明白要時刻盯著,不能有絲毫馬虎。

易明福帶領下的新冠肺炎重症病區,看不到戰爭的無情,看不到被隔離的無情,看不到疫情的無情,所有的醫護人員彷彿忘記了這裡是以命搏命的雷區。

代理爸爸和代理媽媽

隔離病房裡住著一位小嬰兒,他的母親在產後第二天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接著在短短几天內,父親及其他親人相繼確診感染。這位剛出生5天的襁褓中的嬰兒,也不幸確診了。於是,市中心醫院NICU的王鵬、護士熊鑫、王鳳嬌,從這一刻起,認認真真擔起了代理爸爸和代理媽媽的任務。

5天的嬰兒,獨自躺在暖箱裡,那份弱小讓人心疼。每次看到他,已為人母的王鳳嬌放下被病毒感染的擔心,只剩下滿腔的母愛。她為孩子按摩時會對著他喃喃細語,會低聲唱著歌輕輕撫平孩子偶爾皺起的小眉頭。她只是希望,在孩子最需要疼愛的時候,母愛,不曾缺席。

熊鑫,還是一個未婚的小姑娘。但每當衝好奶粉,拿著奶瓶抱著寶寶餵奶,認真為寶寶清理大小便、穿紙尿褲時都是小心翼翼。

小寶的主治醫生王鵬,從2月5日起開始和寶寶朝夕相處。每天早上,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病房,看一看小寶的情況。有時晚上休息時,小寶在暖箱裡的小模樣就會突然出現在他眼前,不管有多晚,他也要再去看一看才放心。這個孩子已經成為他心中的一份牽掛。

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感染科醫護人員正在送藥。範淼 攝

護理“男神戰團”

男護士,在護理隊伍中,是個很小的方陣,和溫柔的天使站在一起時,甚至會產生出一些違和感。但是,他們在眾多質疑的目光中,執著前行,頑強地一點點強大,成為白衣天使中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在該院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就有這樣一群敢打敢殺的“男神戰團”。他們是護士,卻沒有燕尾帽的嫵媚;他們是護士,卻比燕尾帽多出了一種矯健。

“只等一個電話,隨時出發”“那麼多護理小姐姐都衝上去了,我沒有任何理由退縮”“國家處於危難之際,男兒理應衝鋒陷陣”“到了隔離病房,我發現選擇做一名護士太正確了,這裡的患者真的很需要我們”“我願意陪著患者一起熬過現在的苦,我相信我的每一位患者都能笑著走出病房”……

這個充滿陽剛之氣的護理團隊,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安全感。在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時,在走進隔離病房來到患者身邊時,他們收起了粗獷增添了細膩,他們多了些剛猛少了些柔弱。戰場,讓他們變身為“男神戰團”,他們的硬核抗疫,為“護士”這個稱謂重重地刻上了精彩的一筆。

90後檢驗戰“疫”方陣

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血液體液標本檢測是重要診斷依據,這也把醫學檢驗科推向了疫情防控高風險的陣地。他們與病毒直面交鋒,瞬間變身為戰“疫”偵察尖兵,奔跑在“急、快、準”的沙場上,搶時間,搶速度,戰疫情。在這裡,一個90後的方陣在戰火紛飛中激揚了青春。

萬南洋、何冰玉、陶晶晶、王巍這群90後,直接面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挑戰的不是年輕氣盛,而是考驗著火紅的青春年華。由於發熱門診檢驗室是緊急啟動,前期條件非常艱苦,他們常常站著給病人採血,一個班一站就是12個小時,他們撐下來了;連體防護服密不通風,剛穿到身上時又冰又冷,忙碌起來又汗得全身溼漉漉,在冰火兩重天中,他們撐下來了;為了不浪費寶貴的防護物資,他們穿上尿不溼,12個小時不吃不喝,他們撐下來了。等到交班時,脫掉手套,看到腫脹發白的雙手,他們還在開著玩笑說,這才是緊握鋼槍的手。

他們那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年輕臉龐,經過“戰爭”的洗禮,鐫刻上了“我已成長,請你們放心”的豪邁。

信陽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戰“疫”紀實

感染科醫護人員護理患者。範淼 攝

再進隔離病房

3月6日, EICU護士長陸俊,在圓滿完成救治任務結束留觀點醫學觀察後,重新返回抗疫的一線陣地。

再一次進駐隔離病房,意味著她的家人又要再一次經歷那種擔心和牽掛。面對這些,陸俊有溫暖,更有歉疚。因為選擇了自己熱愛的職業,她必須挺身而出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更多人的安康。這是她一個人的選擇,卻給這個普通家庭的幾代人帶來了無盡的牽掛。

在隔離病房,陸俊每天的休息時間不到4個小時,睡眠似乎有了記憶,陸俊時常會從睡夢中驚醒,睜開眼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幾點了?我是不是遲到了?”在她心中,戰時的那根弦始終沒有放鬆下來。

隔空同唱《讓世界充滿愛》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特魯多醫生墓誌銘上的一句話。在市中心醫院的隔離病房,我們就看到了這樣暖心的詮釋。

在與患者日日夜夜生死與共的經歷中,我們的醫生和護士看到了這次疫情給患者帶來的心理上的陰影和創傷。他們在流下汗水時,也陪著患者留下了許多淚水。他們明白救治患者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康復,還要在病房裡,在患者心中種下陽光和希望。他們一方面在全力救治,一方面用笑聲喚起患者的笑聲,用歌聲帶出患者的歌聲……

為此,一曲《讓世界充滿愛》在市中心醫院的隔離病房內外隔空碰撞。隔離病房內,醫護人員用歌聲鼓勵患者,患者用歌聲表達感激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月14日,信陽最後一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從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危重症病房治癒出院,實現了全市清零。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市中心醫院分診發熱患者4759人次,排查發熱患者3710人次,核酸檢測1700餘人次,收治疑似留觀患者142人,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實現了新冠肺炎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只是為了如我們所願的盛世年華,他們才願意犧牲自己,為生命而戰。(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