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給個定義,什麼是榜書,多大的字才算是榜書?

耕農zjx


我是聽雨草堂主人,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國傳統書法藝術中,榜書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門類。

榜書,意即大字,不是所有的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都能寫好榜書,因為字幅較大,對書寫者控筆能力和對書寫材料大小的把控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

榜書的字大小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規定,大體上在30公分以上的大字都可稱為榜書,而且不限何種字體。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歷朝歷代書寫榜書者不乏其人。據《泰山》《琅邪》等有關文獻記載,廳史上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家是秦丞相李斯。而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是漢丞相蕭何,明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

榜書發展到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大型書法展覽、店鋪牌匾、大型手書展示標語、大型海報等都是榜書大顯身手的舞臺。

郭沫若先生和沙孟海先生都是榜書高手,並有傑作流傳於世。郭沫若先生的“故宮博物院”,沙孟海先生的“華聯商廈”就是榜書中的不朽名作。


聽雨草堂主人


我還真沒有記住寫過多少大字了,從年輕就寫 一直到退休的前幾年,還組織一 幫子人給我寫的字塗抹顏色呢。起碼六七米見方,困難時得由人保護著,用 竹竿之類幫著掃帚沾上大桶裡的石灰,往幾十米的懸崖上寫,大約是遼河石油開採初期修大橋,用大量石料,我在連隊(以民兵形式出現)當報道員時候的事,至今記憶猶新——不見石油流,誓死不回頭。離幾里路都看得到。可惜,由於幾十年的開採,當時的半座山今天早就消失了。


用戶8780746037933


規格上來說沒有嚴格的界限,按楷書的分法:單個字字徑在三釐米以下的叫小楷;五至十釐米之間叫中楷;十釐米以上的叫大楷。由此我們通常把單個字的字徑在二十釐米以上的字都可稱之為榜書,古代又稱為“署書”或“擘窠大字”。日常我們最常見的榜書就是春聯,春聯的單字字徑一般都在15釐米以上。


許悅愛書法


這個福字基本就是榜書範疇了。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擘窠大字”。明代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漢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但不是第一位寫榜書的書家。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榜書就出現了。據《泰山》、《琅邪》、《嶧山》、《會稽》刻石和文獻記載,第一位書寫榜書的書家是秦丞相李斯。

沙孟海榜書

魏國大書法家韋誕擅長榜書大字。相傳魏明帝時,修建了一座凌雲閣,非常高峻。高閣落成後,魏明帝決定由韋誕來題寫匾額,榜書“凌雲閣”三個大字。哪知陰差陽錯,施工者竟然將還未題寫的牌匾先掛了上去,並且釘死在上面。於是,只好讓韋誕坐在筐裡,用轆轤長繩牽引他上去題寫。樓閣很高,離地有25丈,韋誕非常恐懼,心驚膽戰,雙腿發軟。等寫完字放他下來時,他氣息微弱,竟然鬚髮都變白了。韋誕將筆扔在地上,用火燒了,從此絕筆,並且告誡子孫再也不許寫榜書大字,還將此寫成家令。

的確,寫榜書大字甚難。當年,漢丞相蕭何為了題寫“未央宮”匾額,居然“覃思三月”。然而,今天許多人不懂得榜書書體的特殊性,為人題榜猶如兒戲。曾見一大師級的畫家給廣州某酒家寫一個三字牌匾,筆畫橫七豎八,看上去就像是胡亂堆積的乾柴枯枝,毫無筆法章法。經常見到書法家為人題寫“寧靜致遠”之類的格言警句,但是寫得狂怪怒張,難道要讓主人天天看到就心煩意亂嗎?就是啟功這樣的書法大家也寫不了榜書大字,常見他為人題寫的招牌,放大以後就顯得寒儉纖弱,像是瘦弱的無精打彩的病人。

當然寫不好榜書的不僅常見於今人,哪怕是古代大書法家也大多寫不好。看看宋代米芾是怎樣批評那些不擅榜書的古人吧:“老杜作《薛程慧普寺》詩云:‘鬱郁三大字,蛟龍發相纏。’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橫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一‘普’字如人握兩拳,伸臂而立,醜怪難狀。”他還批評:“歐陽詢的題榜‘道林寺’,寒儉無精神。柳公權的榜書‘國清寺’,大小不相稱,費盡筋骨。”

榜書又稱署書,是實用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書寫形制,除了封檢題簽以外,大多是數寸或一尺以上,甚至大到徑丈的大字。那麼,寫榜書究竟難在哪裡呢?康有為說:“作之與小字不同,自古為難。其難有五: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管不同,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毫難精。有是五者,雖有能書之人,熟精碑法,驟作榜書,多失故步,蓋其勢也。”其實,要我說,榜書之難就是難在一個“大”和一個“勢”上。


超級科學奶爸


榜書,古曰“署書”,又稱“大字”。明代費灜《大書長語》曰:“秦廢古文,書存八體,其曰署書者,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也。漢高帝未央宮前殿成,命蕭何題額……此署書之始也。

按照現在的書法理論依據,已經將榜書概念定義為,單個字體大小接近30釐米以上,或120釐米左右的大字均為榜書。

通常指人手執筆能夠完整的書寫一個大字的極限範圍內的技法。常見的榜書字多是宮殿、廟宇、樓閣、亭臺、牌坊、店鋪、車站、碼頭、機場……匾額題字,例如:


格物書畫


通常農村門樓斗方裡的字都算榜書,一尺左右大小以上都算。

本人寫過的最大的字是高2米,寬1.8米,是綜藝體美術字,是懸空在一個水庫大壩上的一條關於水利建設的大標語,寫了16個大字。這是很危險的一次寫字。

以下是本人手寫的部分榜書作品。


四為堂主人


現代的科技可以解決很多歷史上辦不到事情,字的大小,通過技術,儀器等放大縮小,又快又好,不必糾結字的大小,重點是不管大小,一定要有韻味,有韻味的書法,才值得放大,若是垃圾,就沒有必要放大。

真正實用的書法,從古至今都是書信,文章,記賬的小字,還有就是節慶用的對聯(稍大)的字。招牌上的大字都是工匠根據書家的小字放大製作的。學書法能把小字寫好,就很不容易了。


客家鄉音


書法字體哪一種是好字體,書法家都很難解釋得清楚。書法家都以古代字體為經典字體。懂得欣賞的,它就是寶貝。可現代的人有幾個是書法愛好的,按這兩類人來說他們的觀點是不一樣。如果說古體字好,那為什麼還有現代字體呢?如果說王羲之的字體好,為什麼還出有趙體、柳體、歐體等文明當時書法大師?古體和現代體都在爭論之中。我認為只要用心書寫都是好書法。


用戶4439934124255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榜書》:“榜書,古曰署書, 蕭何 用以題‘蒼龍’、‘白虎’二闕者也;今又稱為擘窠大字。”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榜書從讚頌帝王功德,裝飾皇家宮殿、苑囿,發展到題寫重臣宅第、寺宇廟堂、 榜書關隘要塞城樓、園林景觀、名山大川,最後進入尋常百姓家,商家則用以書寫店招;書體也從單一使用篆書、隸書楷書,發展到使用行書、草書。筆法有:以"園筆中鋒"為主的,有以"方筆"為主的,也有方圓結合著用筆的! 如何寫榜書,費瀛說:"必須明師指授,八法、八病、運筆、撮襟等法,逐一講究,意中了了,然後落筆,則一點一畫都從規矩中來……臨寫時,更得精通書法者,提掇點化,則心益明,見愈長,臨池之業,日異而月不同,駸駸騷到古人佳處矣。"在掌握"八法"書寫技法、消除八病、點畫都能出入規矩、把握範本書寫技巧後,再從10釐米左右大的字開始練,循序漸進,不斷增大字徑。


雪域鴻升


榜書就是超過大楷字體的字,如各種匾額、廣告藝術字、宣傳欄的標題等。通常在30釐米以上至150釐米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