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你知道几种病毒?比如,含动物名的“猪瘟病毒

”,含武器名的“炮弹病毒”,含自然现象的“虹彩病毒”,含水果名的“香蕉顶束病毒”,含动作的“披衣病毒”等,那你知道“新冠肺炎”,霍霍全球的“新冠肺炎”,到底叫啥名字?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国家卫健委发通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 英文的简称“NCP”。

世卫组织已经将冠状病毒正式命名为COVID-19

国际病毒分类学国际委员会 把这款病毒称为:SARS-CoV-2 (中文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就算官方版出炉,学术界还是有争议流行病学专家建议: HCoV-19 (中文名:2019年人类冠状病毒)。

专家还上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论文讨论命名这件事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网友看呆了,这……有必要吗?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实际上,病毒名字,不是一个代号那么简单,它要体现遗传信息和结构,才能促进研发诊断方法、疫苗、药品等。一般是由世卫组织负责病毒名字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种属地位与学名

,所以,专业文章会说“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像不像绕口令?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其他病毒命名也这样,比如艾滋病的对应病毒叫“HIV”,登革热对应登革热病毒。目前来看,改名希望是不大了,所以我们重新认识下,COVID-19名字的含义:字母“CO”代表“冠状” 字母“VI”代表“病毒”

字母“D”代表疾病。

如果命名不好,影响很大。比如“H7N9型禽流感”命名后,在2014年,广东70多家企业和养殖户“为鸡喊冤”要求去掉“禽”字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这是“

为鸡代言”,小题大做吗?

不少人认为,改名很有必要!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如今,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个名字,不再“谈鸡色变”。

不过西班牙就没这么幸运了。1918年时,美国甩锅,西班牙就稀里糊涂地“冠名”了一款流感病毒,至今还被人们误解成“病毒发源地”,这真是要“遗臭万年”的节奏呀!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因此,WHO提倡给病毒命名时,用中性词、一般术语,来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等,失败案例有猴痘、中东呼吸综合征、西班牙流感、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等;

同时,也要避免使用煽动过度恐慌的术语,例如加入“流行”、“致命”等字眼。

因一个字损失数百亿 病毒命名的“潜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