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鏡花緣》作為清中晚期小說的一座巔峰,同時也是才學小說的開山之作。本書故事生動情節簡單而又離奇有趣,可以分為倆個部分。前半部分主人公

唐敖,多九公林子洋三人,遊歷海外諸國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後唐敖看破俗塵,最後成仙的故事;後半部分則是武則天開科舉選才女一百位轉世花神紛紛中舉。故事雖然設定在唐朝且情節乍看起來也無甚新意,但仔細思索,就很容易的看出故事之下晚清時期社會上洶湧澎湃的思想暗潮。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鏡花緣》


角色

——被迫讀書的人

《鏡花緣》一書中出現的人物非常多,主人公即唐敖,多九公,林子洋三位。此外還有下凡轉世歷劫而又高中皇榜的一百才女。但人物身份的背景設定就十分值得琢磨。先看三位主人公。唐敖,是個無心功名,在父親在"道德綁架"之下被迫科舉的人。在我國的歷代文學經典中,父親這個意向通常都與專制不可逾越的權利相掛鉤,在這裡也毫無例外。在晚清時期,腐朽的科舉,禁錮思想的八股文依然是文人致仕的主要途徑,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等級秩序,更是讓讀書科舉在無形之中成了桎梏人民的絕對枷鎖。中國的歷代王朝都知道禁錮思想,保持思想上大一統與保證國家大一統之間的必然聯繫,而這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皇權的不斷鞏固,對人民思想的束縛也在康雍乾之後的中晚清時期到達了頂峰。在這種環境之下,唐敖身上的反叛精神是不言而喻的。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文廟供奉


——商人

再看剩下的倆位主人公,多九公與林子洋。倆人都是商人,要知道,在我國的歷代封建王朝時期,"商人"這個職業一直都是被排斥被貶低的。李汝珍在三位主角中同時安排了倆位商人這一角色安排本就十分大膽。於此同時,這倆位商人的背景也十分的有作者的巧思。前面說到,商人,在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下在文學作品大部分都是反面教材,如《金瓶梅》中的西門慶,《三言兩拍》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孫富等。而到了清中晚期,古典小說中突然湧現了一大批形象正面的商人。如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一大批的商人。再到本書中的多九公與林子洋。其中林子洋就是一個做事有理有據從不唯利是圖反而極重情義的商人。多九公則是一個仕途失敗但沒有與功名死磕反而轉向經商的知識分子。這倆位,一位是拔高了商人的形象,一位則是從傳統意義上的"上品"走向"下品"的轉化者。更有意思的是這倆位過的都不錯,其中的諷刺意味撲面而來。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貨郎可以理解為最原始的零售業


——女性

本書中的女性主要是一百花神,而本書第32回和第33回所描寫的女兒國的部分則是本書中女性的集中體現。尤其是本部分中招林子洋為皇妃後又讓他裹小腳令人忍俊不禁,但男女角色互換後身份的轉變帶來的不同境遇,完全是一個鏡像的世界,給人帶來的震撼無疑是巨大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些女性的身上我們看到的了原始的樸素的女權主義。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正在綁腳的女性


資本主義的萌芽

中國傳統社會中,"男耕女織"一直是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也是勞動人民自古以來最樸素的追求,但這種原始的小農經濟在社會的發展中也會不斷進步改造。

於是從明中葉開始,有了一定規模僱傭工人的手工業作坊開始出現,一直到清中期,我國一直處於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與之匹配的就是人們對商賈看法的改變。同時,本書中除去主人公商賈的身份之外,也體現著對傳統的反抗,對自由的熱愛與推崇,當然也少不了及時享樂珍惜當下的生活方式。

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拋棄了神學的束縛,開始了對自我享受的追求,為此,人們還在佛羅倫薩的中心豎立起了一座鐘樓來提醒人們流光易逝,及時享樂。

所以,當歷史的典籍裡後人給某個時間節點冠以"資本主義萌芽"這個標籤時,不僅僅是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更在於那個時期的人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看法與追求出現了本質上的變革。精神的改變才是真正的時代改變的收官之作。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文藝復興的起源地


樸素的女權

書中有倆個國家非常值得留意"君子國"和"女兒國",假借"君子國"的名字,實際上是在表達自己對社會的看法與期許。非常直白的抨擊了在清中期封建社會達到頂峰後的高壓下的禁錮的社會,陳舊迂腐而又破敗的封建教條與價值觀。而"女兒國",則是作者藉著"惡趣味"來表達自己原始的質樸的女權思想的部分,相比較於更出名——《西遊記》中的女兒國,《鏡花緣》中的女兒國並不是只有女性,而是也有男性,這裡男性和女性身份,自我認知,社會責任等等都完全互換了過來。可以說是"男人是女人,女人是男人。"

在君子國裡,作者言語非常直接非常犀利的攻擊了"婦女纏足"這一極度不合理的"習俗"。

——"吾聞尊處向有婦女纏足之說。始纏之時,其女百般痛苦,撫足哀號,甚至皮腐肉敗,鮮血淋漓。當此之際,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種種疾病,由此而生。小子以為此女或有不肖,其母不忍置之於死,故以此法治之。誰知係為美觀而設!若不如此,即為不美!試問鼻大者削之使小,額高者削之使平,人必謂為殘廢之人。何以兩足殘缺,步履艱難,卻又為美,即如西子、王嬙皆絕世佳人,彼時又何嘗將其兩足削去一半?況細推其由,與造淫具何異?此聖人之所必誅,賢者之所不取。"

讓男性與女性角色互換,可能也是很多女權主義者最開始的女權萌芽的想法。互換角色與語境,才能讓人知道女性的地位。讓你知道我的痛處——基本的鬥爭意識已經體現。

當然,全書中上百位高中皇榜,善讀詩書的才女的背後,則是作者在大聲疾呼"讓女性也擁有讀書的權利"。

洶湧的思潮——我從《鏡花緣》裡看見的大清

女權海報


是虎頭蛇尾還是雞蛋裡挑骨頭?

在很多文評裡,作者都對《鏡花緣》的後半段多加指責。確實,後半部分與前半部分相比,故事情節簡單淡化了許多。更多的則是作者在"炫技",畢竟這是才學小說的通病,借小說之名展示自己的才學情思,魯迅先生的點評簡單而又中肯到位,"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

當然,李汝珍在本書裡所提到的一些思想與主張,也只能放在當時的歷史大環境與社會語境之下來討論,畢竟他仍然受到他所處的時代的環境的制約,也沒能徹底拋開舊社會的枷鎖。很多問題,他看見了,但他也沒有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甚至是錯誤的解決方案。

怎麼說呢?錦上添花固然可貴,但雪中送炭更被別人所看重。李汝珍在那個時代無疑是為在時代大學下碌碌眾生送碳的那位,現在,我們也許更愛稱他為"吹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