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身教重於言傳,你如何理解?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身教重於言傳

首先,我們先從接受者的角度來分析,為什麼會身教重於言傳。

任何人都是具有模仿和學習能力的。不會說話或者說還不能理解話語中意義的小孩,從出生就具有模仿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說身教重於言傳。因為人們都是會去模仿或者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當把大道理以自我行為表達出來的時候,接受者看到,潛移默化中也會被影響,學習和模仿。相反,當把大道理講給對方聽的時候,一般上能夠一下子接受的人真的是寥寥無幾,特別是針對小孩子或者叛逆期的孩子,一個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二一個是,他們並不能很好的完全理解話語的含義。

再就是,身教是將所傳的內容或意義自己先理解貫通後,才能完全展示出來,接受的人也就更能夠、更容易的去接受和理解。

其次,我們再從教授者的角度來分析。

打個比方,當我們上化學課的時候,如果老師僅僅是化學公式,給我們念一遍,說一下反應過程,我們能夠真的理解這個化學反應嗎?我們能夠真的知道這個化學反應的威力嗎?相反,當老師為我們用實驗器材、反應試劑真實操作,演練一翻,當真實的化學反應發生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更能夠理解和掌握這個化學反應呢。

教授者的理解和詮釋不僅是對接受者的幫助,而且是在彼此周圍形成的一種氛圍,彼此受益。

所以說,身教重於言傳,這不僅是古話,更是我們中華文化真正所蘊涵的魅力和經驗的總結。


文藝傑奎琳


您好:

一定是身教重於言傳的。

舉個小例子來說。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讓孩子去讀書,然後自己玩手機,一玩玩到後半夜不睡覺。

孩子心生疑慮,又不敢直說,就會小聲嘀咕:“讓我學習,憑什麼您就玩手機不睡覺?”

家長聽見了,理直氣壯的說:“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我學啥?我多大歲數了還學習?”

孩子又不解了:“多大才可以不學習?我要快點長大。”

他選擇的不是繼續好好學習,而是快點長大。

看起來像是一個小鬧劇,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事。

我一個朋友,孩子學習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看書,一句話不說,一動不動。直到孩子寫完作業先放下書本他才起身。

這兩個家長的所做是不是身教比言傳的更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呀?

所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沒錯。希望家長能在家庭當中起到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才是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的。

祝如意!


尤主明


用自身行動感染小孩,讓他見證做人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