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穴和用药一样,每个穴位都有个性!穴位应用规律大总结

穴位也和中药一样,都有自己的特性,即所谓穴性,所有的针灸人都应该烂熟于心,小编总结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刺穴和用药一样,每个穴位都有个性!穴位应用规律大总结

1祛风类的穴位

百会、水沟、风府、风池、翳风、风门、肩髃、曲池、合谷、八邪、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太冲、八风等穴位具有祛风的作用,感受风邪的时候可以采用。

2散寒的穴位

大椎、神阙、关元、命门、三焦俞、肾俞、关元俞、阳池、足三里、后溪等穴位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感受寒邪时可以使用。

3祛湿化痰的穴位

中脘、水分、脾俞、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曲池、间使、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委中、三阴交等穴位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痰湿为患时可以使用。

4

滋阴润燥的穴位

阴陵泉、曲泉、三阴交、照海、太溪、然谷等穴位可以滋阴润燥,阴虚或者燥邪为患的时候可以选用。

5清热降火的穴位

曲池、合谷、二间、劳宫、少府、少泽、太冲、行间、然谷、内庭等穴位,可以清热降火,火邪热邪为患时可以选用。

6行气通滞的穴位

天鼎、大肠俞、膻中、气海、中脘、天枢、期门、日月、支沟、内关、太渊、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能够行气通滞,病性为气滞时可以选用。

7活血祛瘀的穴位

大椎、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位具有活血祛瘀的效果,瘀血为患时可以选用。

8凉血的穴位

曲池、尺泽、委中、血海、三阴交、太冲、行间等穴位能凉血,血热为患时可以使用。

9补血的穴位

膈俞、悬钟、血海等穴位,具有补血的作用,血虚的时候可以选用。

10补气的穴位

气海、关元、章门、肺俞、脾俞、肾俞、气海俞、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够补气,气虚的时候可以选用。

11补阳的穴位

膏肓、养老、中极、曲骨等穴位,具有温补阳气的作用,阳虚的时候能够选用。

针药同理,选药组方需要深明药理,才有可能覆碗而愈,施针选穴也一样,需要明白每个穴位的特性,才能达到“如拔刺、如雪污”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