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數學計算不認真,經常出錯,罰寫有用嗎?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山中雨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小孩數學計算不認真,而且經常出錯,罰寫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僅靠罰寫是不夠的。認真計算的好習慣,基礎知識的牢固,都是孩子做題少出錯的重要方面。



1.基礎不好,出錯率就多。

我們知道,在學習當中,數學學習好的同學,他們的計算一般是不會出錯的,如果有錯的題,那就是他們馬虎大意,思想開小差了。

如果在計算當中,孩子做題總出錯,那就說明孩子的基礎有點差。他們在計算的過程中有點模凌兩可,所以,做題才出錯。

舉個簡單的例子,像1+1=2這道題,會的怎麼填也不會出錯。為此,孩子經常出錯,就說明他的基礎不紮實。 如果基礎好的話,只是偶爾會出錯,是不會經常出錯的。


2.基礎差怎麼辦呢?

孩子的基礎知識差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是低年級的話,想再補習基礎知識是可以的。

怎樣補習呢?利用雙休的時間,把本學期的課程按單元有重點的補習。家長要認真監督,對容易出錯的題,要指導學生多做幾遍。這樣的補習,學生反覆的練習就會熟能生巧,慢慢的基礎就紮實了。

如果是中高年級,想補習基礎知識則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補習的方法是,利用雙休的時間,把上,下學期的課程按單元去補習,要循序漸進,有重點的進行補習。每補完一個單元,要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測試一次,看看有沒有把握,出現錯誤及時糾錯。只有這樣,才能把基礎知識打牢固,學生做題的時候做錯的就少了。


3.養成認真做題的好習慣也減少錯題率。

每個學生的習慣養成是最重要的,養成什麼習慣就是什麼習慣。

為此,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負責態度,也決定了孩子認真學習的程度。 平時,家長在學生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認真監督學生每次的作業,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

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認真作業、認真學習的好習慣,有了這個好習慣,學習成績是不會差的。作業出錯率也相應的減少。


總之,孩子的出錯率多,有好幾方面的原因,學習基礎差和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認真的學習,才有好的學習成績,他們計算的時候出錯就會很少了。

願孩子們都有一個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是文卷,但願我的回答能幫到您。您如果想獲取更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學習成長。


文卷


罰寫沒有用。

好的辦法是帶著孩子學習百科全書,十萬個為什麼,博覽全書,開闊孩子眼界!

我從不計較孩子小學的分數。

我兒子二年級,在班裡排第四十名,很悲哀。我說沒關係。我說,二年級,根本就分不出高低。只要你多學十萬個為什麼,多學百科全書,開闊視野,高中才能看高下。很多初中生,中考分很高的學生,到高中都跟不上。因為太專注於中小學課本那點知識!太用反覆的罰寫,低層次的反覆的練習耗費孩子的精力和體力!太看重眼前的低層次的東西。

當然,低層次的初中小學上的課本上的東西,一定要會。但會了就可以了。不需要精益求精。考試馬虎點,犯點小錯誤,不需大驚小怪。沒必要因此而懲罰孩子!讓孩子快樂的放下包袱,致力於課外開闊思維的活動中去,更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彭如心老師


孩子的計算經常出錯,僅僅是因為不認真嗎?不是的。

1.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所以常發生抄錯數字,寫錯符號以及漏寫數字等所謂的粗心錯誤。例如有的學生在列豎式時計算及結果是正確的,可寫到橫式上時卻抄錯了。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從審題、計算到書寫,一氣呵成,中途不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力爭算一題,對一題,還可以選擇好作業典型範例讓學生仿效,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2.概念、法則不清,引起計算錯誤。首先加強對計算法則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例如在“混合運算”時,引用下面的兒歌:“加減乘除是一家,我們學習要用它;加和減是弟弟,乘和除是哥哥;兩個弟弟一樣大,兩個哥哥一樣大;哪個在前先算誰。哥哥走在前,弟弟走在後,先算乘和除,再算加和減。媽媽的懷抱是括號,括號裡是誰先算誰。”

3.感知不準確,比較籠統,模糊,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如:有的學生把35看作是53,把“+”看成“÷”。計算時,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動眼,動口,促進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認知。找出易出錯的原因,作專項訓練,形成鮮明的印象,儘量減少失誤。計算的基本功要堅持天天練,持之以恆。

4.不良的學習習慣,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條件。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認真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檢驗習慣。

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是漫長,細緻的過程,必須從細處入手,精心培養,正確引導,使孩子的思維活動充分展開,才能不斷提高計算能力。




致力學好小學語文


小孩數學計算不認真,經常出錯,罰寫根本沒有作用,主要是“最”開始習慣不好,所以必須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從第一次作業開始,養成習慣後很難糾正過來,主要表現在:

第一、不認真寫字。不只是數字不認真寫,比如3寫成8等,還有運算符號,比如說減號"一",他就點一下,與小數點一樣,根本分不清楚。還有括號不寫,比如15-(2+3)他寫成15-2+3,結果仍然是1O,這能對嗎?5²他寫成52,這還不錯才怪呢,所以首先得認真寫字,你寫的字你自己要認識,還要交給老師改,老師得認識,老師改作業時不可能喊你去辯認吧。這是一個基本功問題,不能以“馬虎”了之。

第二、掌握運算律,公式,不自造公式。比如說小學數學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的,再比如公式(a+b)²=a²+2ab+b²,你不能寫成(a+b)²=a²+b²,高中數學兩角和正弦公式你不能寫成sin(乄+β)=sin乄+sinβ,等等,這也不能以“馬虎”了之。

第三、認真做,仔細做,而不是快點做完去玩,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只是為了交作業本完成任務而已,也就是態度要端正,沒有好的學習態度,一切都是枉然。

如果一開始沒有養成好的習慣,下決心改什麼時候都來得及,字認真寫,法則用準確,公式寫對,做到這些並堅持下去,也是能夠改好的。





數學山人行


計算是數學的基石,首先不能輕視基本的運算練習,運算能力是數學實力的一種體現,對於孩子提升學習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數學做題習慣都有影響。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計算是一種程式化算法,大部分孩子在運算過程中出錯。粗心,不認真都是表象,並不能作為計算出錯的原因,建議家長深刻剖析。

計算不好怎麼辦?

計算又準又快的學生,數學實力也比較強。達到較高準確率是第一目標,所以堅持不懈的計算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數學是螺旋式課程體系,小學階段計算內容有認知序列的,每個階段計算練習都很重要,是下一階段的基礎。

計算錯誤背後印象這廣泛的知識基礎,比如對於數列,借位,數位概念的理解,數概念基礎形成的數字事實基礎(20以內加減法,乘法口訣),計算程式的正確順序等等。要深入剖析孩子計算的問題點在哪裡?

學生在減法借位時似乎更容易使用不正確的程序,比如需要向0借位時,用了另外一種錯誤的程序。如:200-32,把0換成9,卻沒有把左邊相鄰的數字減去借位的1,並連續借位。這只是計算程序障礙的一種錯誤規則表現,往往並不是單一出現,而是多個隨機錯誤的組合。

① 低年級階段

口算熟練程度將大大豐富學生的數字事實,比如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後續加減法的基礎,背誦乘法口訣表,這些心算的熟練程度將會大大節省後需計算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資源。

低年級可以使用百格計算表來進行加法乘法的口算練習。

② 中年級階段

通過不斷練習達到對於計算程序的掌握,中年級數域進一步擴展,運算更加複雜和綜合,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克服各種計算中的問題,如果像罰寫這種只能讓孩子更加手足無措,可以通過把計算形式變得更有趣,以及放大程式過程(白板剖析1道易錯題)或加入驗算步驟,讓孩子慢慢找回學習計算的信心。

比如類似填字遊戲的計算準確率練習。

為了增強四則混合運算的趣味性,可以玩一些24點類計算遊戲,鞏固計算的同時,還能培養一題多解的發散思維,讓孩子體會到計算帶來的樂趣。

結語

總而言之,堅持不懈的計算練習以及反饋必不可少,王老師頭條號也分享考前每個年級的計算天天練,家長也可以購買系統教輔,每天15分鐘左右堅持練習,優先保證準確率。注意反饋,當出現反覆某項錯誤時,停下來糾正後再繼續練習。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我是師範生,本科一對一家教大概十個學生左右,一般都是帶小學和初中。您說的問題在他們中特別普遍,小學時尤為明顯,而且往往男生更為明顯。

首先,要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

如果是難的題目,那麼您要考慮的,是不是孩子掌握的還不夠紮實。對於小學的孩子,他們做計算題,和我們做高數一樣的困難。所以在你看來,轉個彎出來的答案,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費盡腦汁的事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要一昧的責怪孩子,這隻會讓他更加不敢表達自己的情況。您要有耐心的詢問他,是不是這種題目還是沒有掌握好,是不是有些難。如果是的話,那麼您應該再多教他方法和思路。

第二,如果不是那種計算量複雜,位數很大的運算,那麼您就要警惕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了。

因為從我的觀察來看,往往粗心的孩子,非常非常的調皮好動。他們寫作業的狀態,往往是不能百分百的。特別是手腳,喜歡摸一摸那裡,提一提拖鞋,還能扭頭和你搭話!

這樣的低投入度,才是他們粗心出錯的問題!

所以,這種時候,罰寫並沒有任何的作用。因為他們的本質,不在於不會,也不在於對學習的厭惡。而是單純的一種學習習慣的缺失!

我寫過一篇文章(家長朋友可以關注看一下)孩子習慣的養成,最好是在一二年級。為什麼歷年高考狀元的父母有超過百分之35的比例是教師職業。因為教師是非常知道,也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的!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比別人高出百分之30,甚至百分之50的效率。

比如我帶的一個女孩子,寫作業十分安靜認真,除了方法上的不會,幾乎不會出現計算問題,最後高中也進入了學軍中學。

所以,如果您孩子是習慣的問題 ,您一定要重視,然後及時針對他的習慣做出嚴厲的糾正!(不要狠不下心,這個方面,比任何一門成績都重要!這決定的是孩子更遠的未來,你現在能看懂小學,初中的題目,但是等到高中,就只能完完全全靠孩子自己的學習能力了)所以要罰,就罰他錯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抄題!

當然,您孩子如果有更不一樣的問題,可以隨時關注私信,我相信我還是能給出中肯的建議的。您也可以看看我往期的一些文章,也許能幫助到你。

以上


煮東關


計算是數學的基石,首先不能輕視基本的運算練習,運算能力是數學實力的一種體現,對於孩子提升學習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數學做題習慣都有影響。計算是一種程式化算法,大部分孩子在運算過程中出錯。粗心,不認真都是表象,並不能作為計算出錯的原因,建議家長深刻剖析。

計算不好怎麼辦?

計算又準又快的學生,數學實力也比較強。達到較高準確率是第一目標,所以堅持不懈的計算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數學是螺旋式課程體系,小學階段計算內容有認知序列的,每個階段計算練習都很重要,是下一階段的基礎。

計算錯誤背後印象這廣泛的知識基礎,比如對於數列,借位,數位概念的理解,數概念基礎形成的數字事實基礎(20以內加減法,乘法口訣),計算程式的正確順序等等。要深入剖析孩子計算的問題點在哪裡?

學生在減法借位時似乎更容易使用不正確的程序,比如需要向0借位時,用了另外一種錯誤的程序。如:200-32,把0換成9,卻沒有把左邊相鄰的數字減去借位的1,並連續借位。這只是計算程序障礙的一種錯誤規則表現,往往並不是單一出現,而是多個隨機錯誤的組合。

① 低年級階段

口算熟練程度將大大豐富學生的數字事實,比如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是後續加減法的基礎,背誦乘法口訣表,這些心算的熟練程度將會大大節省後需計算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資源。

低年級可以使用百格計算表來進行加法乘法的口算練習。

② 中年級階段

通過不斷練習達到對於計算程序的掌握,中年級數域進一步擴展,運算更加複雜和綜合,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克服各種計算中的問題,如果像罰寫這種只能讓孩子更加手足無措,可以通過把計算形式變得更有趣,以及放大程式過程(白板剖析1道易錯題)或加入驗算步驟,讓孩子慢慢找回學習計算的信心。

比如類似填字遊戲的計算準確率練習。

為了增強四則混合運算的趣味性,可以玩一些24點類計算遊戲,鞏固計算的同時,還能培養一題多解的發散思維,讓孩子體會到計算帶來的樂趣。

總而言之,堅持不懈的計算練習以及反饋必不可少,王老師頭條號也分享考前每個年級的計算天天練,家長也可以購買系統教輔,每天15分鐘左右堅持練習,優先保證準確率。注意反饋,當出現反覆某項錯誤時,停下來糾正後再繼續練習。

防止數學計算少出錯可以勤加練習,這方面的學習相當於背單詞,多學多練就會熟悉,這樣之後的計算也就會更準確更迅速,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僅代表我自己個人的觀點……


prince誠


罰寫有個屁用呀,你要把這個題的每一個步驟分折給他聽,如果他真是不認真,你要把他做錯的題,讓他一步一步做給你看,錯的地方他自已會發現,如果做到錯的這步他沒發現你就要分折給他聽,比你罰一萬遍還有用。以為做父母有這麼容易,以為陪著兒女做業務坐在旁邊做別事就當作是家長輔習了,世界上沒有這麼便宜的。

哦,我申明一句,我不是教師,只是從小到大我數學都很好,到初中以後幾乎達到無師自通,大學被其他學科吸引一入不大喜歡數學。我從心底裡是對教師是沒有好感的,小孩子某題錯了就是罰,最多時小孩一隻手同時握三隻筆寫4個多小時,他哪時間哪有心裡去理解,分析題目呀,到高中了老師又為自己的科害學生,英語老師不讓學地理,語文老師不讓學英語,語文老師天天罰,罰到沒時間看書。轉了幾次學,才考入國家重點大學;我對教師說沒好感是輕的,如果法律允許,我有殺他們全家的打算。在幾次轉學校中,因罰作業太重有之,因送禮不到位有之,有不讓學生學他科者有之;

以上寫這麼多,總結一句就是:現在的教師只是一份職業,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只能靠父母多費心。

看過的教師請不要不服,我指的教師是因私曾影響過我孩子正常學習的渣滓;大部分用心教學,真正為學生好的教師都是好老師,請不要對號入座,把自己劃入到絕子滅孫的行列。

遙想當年,我的老師多好呀,多麼值得遵重。


石邊竹


我覺得罰寫沒有用。因為你罰了他,他覺得很煩躁,更不會好好的寫,反而會更馬虎的寫數學計算題。

我們應該對他好好的說,不要以罰抄的方式來對待他。要對他說出鼓勵的話,比如說:你計算如果不仔細的話,那麼分數就扣的會很可惜。這樣你做題時,很多的分數就拿不到了。而且做完了一定要反覆的檢查幾遍。看一下自己第1遍到底有沒有算錯。有的時候單位一定要看清楚,有些換算單位沒有看清楚的話,整道題就白做了。



所以什麼事都必須好好的說,如果你對他兇巴巴的,那他絕對不會寫好的。一定要對孩子足夠的相信。這一次或許他粗心大意,簡單的全部錯了。我們依然要鼓勵他下一次一定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並和孩子拉鉤,保證下次一定會加倍仔細做題。


思思陽陽媽


罰寫有用,但要設置好“遊戲規則”。

針對計算不認真,經常出錯,很多家長或老師都會罰孩子10道、20道、50道,甚至100道,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每個孩子都是反感的。罰寫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計算準確率,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應該在提高準確率上想辦法動腦筋,而不應採取罰50、100道這種懲罰措施。我在教學中會採取“罰10道,以全對為目標,全對遊戲結束,有錯再罰10道,直至全對遊戲結束為止”,相對來說這種懲罰措施更有挑戰性,趣味性更強,孩子們也會更樂意接受。為了少罰,計算時也會格外認真,很多孩子也都慢慢養成了主動檢查的習慣。“罰”不是目的,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嘛!

以上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簡單說了幾句,希望對您孩子有幫助。最後祝您孩子學習進步!步步高昇!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