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新舊動能轉換文化產業重點突破研究

研究單位:文化產業動能轉換與生態系統(山東大學)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

【導讀】本研究報告由文化產業(山東大學)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昝勝鋒領銜起草,聯合《創意中國調研報告》編委會、中國文體產業管理創新論壇組委會、濼尚有道文化產業規劃團隊共同完成。文化產業(山東大學)山東省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以前瞻性、創新性研究成果服務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始終加強文化科技創新成果的宣傳和推廣,落地服務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陸續發表相關最新研究報告。

近年來,濟寧市新舊動能轉換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視察濟寧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和突破口。積極對接國家、山東省文化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積極探索文化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路徑模式,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緊密結合全市十大產業專班計劃,充分發揮濟寧文化資源與產業基礎優勢,依託創意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依託產業融合催生經濟“新生態”,依託文化品牌塑造濟寧“新形象”。

(一)推動儒家文化“走出去”,奠定新舊動能轉換開放新優勢

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格局,通過拓展文化交流平臺與渠道,擴大對外文化貿易與合作,有效擴大濟寧新舊動能轉換中的開放型文化經濟新優勢。

1.拓展文化交流平臺與渠道。全方位提升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平臺,開拓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助力全省“孔子故鄉,中國山東”品牌打造,依託孔子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建設世界儒學研究中心,組織和推動海內外學習、研究、傳播孔子儒學活動,創新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世界儒學大會舉辦方式,辦好尼山書屋、海外尼山論壇、海外尼山講堂、中韓儒學對話會等交流項目,不斷擴大孔子文化品牌的世界影響力。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好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平臺作用,參與實施“孔子走進東盟工程”,利用“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國家的孔子學院,實施孔子家鄉山東特色文化產品展等一批文化交流合作項目。

2.擴大對外文化貿易與合作。對接全省文化貿易促進工程,制定文化貿易合作專項計劃,建立濟寧對外文化合作特色項目庫。擴大柳編、節慶用品、工藝美術品等產品的出口,逐步培養自主品牌。積極開展境外文化產品展銷和文化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加強對外文化貿易信息服務,協助文化企業瞭解和分析境外文化市場動態,支持文化企業加強與國外知名文化企業、文化貿易機構的聯繫合作,拓展境外營銷網絡和渠道,推動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支持文化企業爭創省級和國家級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對依法認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基地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文化企業通過新建、收購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

(二)實施“文化+”融合工程,開拓新舊動能轉換跨界新格局

順應現代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加快衍生文化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構建文化與相關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格局。

1.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文化興旅戰略,以文化豐富提升旅遊內涵質量,以旅遊擴大文化傳播消費,促進文化與旅遊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大力發展參與式、體驗式特色文化旅遊,構建“東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運河”的文化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孔孟文化聖地之旅、始祖文化尋根之旅、運河之都體驗之旅、水滸文學故地之旅、微山湖水鄉休閒運動之旅、佛都文化禪修之旅。支持演藝進景區,重點打造《祭孔樂舞》、《金聲玉振》、《菩提東行》、《鄒魯禮樂》等精品駐場演藝劇目和非遺項目展演,豐富旅遊內容,延長遊客逗留時間,拉伸產業鏈條。培育文化康養品牌,推出“孔孟養生”體驗課、孔府孟府食療養生等產品,開展以藥膳養生、保健按摩、中醫知識修學等為主要內容的中醫藥健康文化旅遊活動。圍繞休閒體驗、會展節慶、農耕文化等主題,拓展整合農業休閒、體驗、教育、文化傳承等功能。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旅遊村鎮和鄉村旅遊示範村,有序發展新型鄉村旅遊休閒產品。加強旅遊紀念品的創意和設計開發,研發製作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高品質旅遊商品,增加旅遊購物比重,拓展產業鏈條。

2.推動“文化+農業”融合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具有儒風特色的鄉村振興“濟寧樣板”。實施鄉村文化產業精品工程,鼓勵鄉鎮、農村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引導利用古民居、古遺址、古村落、古街區發展文化產業項目,重點培育聖地尼山小鎮、上九記憶小鎮、聖水峪國學小鎮、南陽運河古鎮、“紅色漁鄉度假綠島”微山島鎮等一批特色突出的文化小鎮。實施鄉村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產品,開發民間藝術、民俗表演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積極拓展鄉土特色題材的影視、出版等現代文化產業,提升發展文化創意、設計服務類新興文化產業,重點在文化遺產、節慶賽事、修學研習、鄉村儒學、養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等方面進行創意開發。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鄒城上九山古村落、上磨石民俗村,嘉祥縣武翟山漢文化民俗村、青山休閒旅遊和禪菊文化產業村,曲阜市紙坊桑皮紙專業村,微山縣“枕水人家”下辛莊村、“微湖水街”渭河村,泗水縣王家莊民俗村、宋家溝畫家村等一批特色村,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俗活動、農事體驗、名人觀瞻等文化體驗項目。加快推進創意農產品開發,提升金鄉大蒜、微山湖特產等“濟寧˙禮饗”品牌農產品的文化品位與附加值。依託文化創意創新理念,服務美麗鄉村、鄉村記憶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打造若干“鄉村記憶”鄉鎮、博物館、村落、民居。

3.推動“文化+工業”融合發展。以推動“濟寧製造”向“濟寧創造”轉變為導向,大力培育工業設計研發機構,著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設計、包裝與模型設計、紡織服裝設計、運動器材設計等工業設計業,深度開展基於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需求的設計應用研究,通過植入文化符號、理念、創意,提升產品外觀、結構、功能,增加多樣化產品供給,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支持工業企業設計部門在條件成熟時分離出來專門成立創意設計公司,鼓勵中國文化景觀公司、靈動傳媒、山東新思域設計藝術有限公司等發展。支持工業企業深度對接設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結合工業設計大賽、應用創新競賽等方式,促進創意設計專利成果在製造業領域的順利轉化。完善智能製造服務支撐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信息通信、數據集成分析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推廣應用。

4.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發展。貫徹落實《“十三五”時期山東省文化科技發展規劃》,重點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文化藝術資源數字化保護與開發、新興文化業態發展等領域的技術集成應用與創新。結合國家智慧城市、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建設,擴大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新型顯示技術等為主的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消費領域的“文化雲”平臺建設。利用數字技術、聲光多媒體、多維顯示等高新技術,提升傳統演藝、展覽、休閒娛樂、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及大型文化傳播活動等的表現形式和感染力。以創建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為目標引領,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文化科技企業,引進一批國家級、省級文化科技重點實驗室,引導支持骨幹文化企業與科研單位組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一批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供需對接平臺。依託甲骨文、大唐高鴻等創新型企業,引導帶動移動互聯應用、視聽新媒體、3D打印和綠色印刷、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科技行業發展。鼓勵文創企業用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建立健全“孵化+科技”的創新培育體系,營造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

5.推動“文化+金融”融合發展。加大對文化產業創投引導力度,安排財政金融互動資金,通過激勵獎補、風險分擔、融資貼息等多種方式,引導帶動金融資本加大對實體經濟投入。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團體、個人依法發起組建各類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機構,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通過上市掛牌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方式發展壯大。完善文化資源評估體系,建立完善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登記體系以及交易、質押融資、信用評級、法律會計等服務體系。積極推行聯合授信和銀團貸款模式,制定實施《濟寧銀監分局關於轄內銀行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全市銀行業創新產品模式,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及期限,建立完善專項授信評級和考核機制,加大對文化企業及產業園區的支持力度。督促銀行業積極與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合作,加大文化企業貸款貼息力度,加大對文化產業企業及重點項目聯合走訪力度,深入瞭解融資需求、制定綜合服務方案,提高支持對接精準度。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三)引導和擴大文化消費,增強新舊動能轉換消費驅動力

1.加強文化產品精準供給。聚焦文化服務消費、文化產品消費、文化信息消費領域,不斷創新文化消費業態,積極拓展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著力發展教育培訓、藝術欣賞、體育健身、商貿會展、休閒旅遊等與文化相關的增值型消費項目。廣泛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消費補貼、以獎代補等措施,積極培育大眾文化消費市場,加大政府買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力度,加強對劇場及其運營管理的扶持力度,建立購買劇場演出服務制度,支持其開展低票價惠民演出服務。探索搭建政府大數據平臺,準確、及時捕捉文化消費數據,增強居民文化消費的便利性。支持文化企業加強與大數據處理技術企業合作,對文化消費大數據實時分析來按需、有效生產。打造濟寧文化電商平臺,通過電商“平臺+商家”的O2O模式,推動濟寧優秀文化產品走向市場。

2.優化文化市場消費環境。完善文化消費載體設施,加快全市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逐步建成廣覆蓋、寬領域和立體化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網,為形成擴大文化消費長效機制提供硬件支撐。引導和鼓勵休閒、餐飲商業網點及綜合體等文化消費場所,開發以互動休閒為宗旨的文化消費組合產品,構建吃、玩、遊、樂、購一體的文化消費服務體系。提升文化產品流通和供給效能,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文化產品流通組織和流通方式。在全市城鄉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豐富文化消費業態,打造“儒學原鄉·文化聖地”演出季等十大系列品牌活動。支持濟寧演藝集團、山東儒源文化集團等文化企業根據城鄉不同群體的需要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完善文化消費體制機制,逐步擴大政府購買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範圍,並以財政貼息、股權投資等補充手段促進文化消費發展。


濟寧市新舊動能轉換文化產業重點突破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