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媽媽,你好嗎?祝你新年快樂!”

除夕這天電話響起,剛一接通,艾妮塞歡快的聲音就傳過來。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艾妮塞是我在克州認識的一個五年級學生,確切說她不是我的學生。說起我倆的認識,還真是一場有緣份的偶遇呢。

2019年9月的一個週末,天空一碧如洗,空氣中瀰漫著無花果和葡萄、甜瓜的香氣。按照原計劃,我們幾個援友開始了週末郊遊活動。

從西邊的帕米爾大橋轉一圈往回走的時候,我們突發奇想,不原路走回了,就從村子裡走吧,雖然沒走過,只要方向不錯,就可以找到回去的路。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於是臨時起興拐進了村子,眼前的景象竟然讓我們有誤入桃花源的收穫。家家戶戶門前庭院打掃得乾淨整潔,一條水渠沿著主幹道蜿蜒向前,清澈的水嘩嘩歡快流淌著,滋養在旁邊的一排排柳樹棵棵都有合抱粗,枝繁葉茂,村子裡到處都是三五兒童在玩耍,一片祥和。

路過一位老奶奶家門前,看著我們很好奇地隔著院牆看裡面的果樹,她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裡去看看,我們欣然應邀走進院子,這就是艾妮塞的家。

院子裡一片豐收美景呈現眼前,簡直是一個百果園啊!無花果、葡萄、香梨、紅棗、石榴,掛滿枝頭。我們驚呼著跑進園子裡,老奶奶一個勁讓我們隨便吃,哪還有心思吃啊,光是拍照都拍不夠了。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艾尼塞是奶奶家的孫女,一個皮膚有點黑、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女孩。艾妮塞國語講得很好,能跟我們正常交流。我們在園子裡拍照,艾妮塞就跟著我們,不斷摘果子遞到我們手上,給我們介紹她家裡的情況。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七十歲奶奶竟然會說國語,斷斷續續的可以互相聽得懂,她還知道江蘇與克州是對口支援的關係,非要留我們吃飯。由於我們提前沒有任何準備,總覺得要給孩子帶點學習用品才能心安,就跟他們約好下週來做客。

下一週在期待中很快來到,當我們帶著準備好的學習用品、蘇州特產等吃的、用的、玩的又一次來到村子時,艾妮塞早就等在門口了,遠遠看到就飛奔過來,嘴裡喊著“我好想你啊!”一頭扎進我懷裡。

那天我們帶去的東西被艾妮塞拿出來看,每一個都愛不釋手。奶奶和麵給我們做苜蓿湯飯吃,我們跟著奶奶一起學擀麵皮,包餛飩,旁邊艾妮塞給我們跳起了舞蹈。一箇中午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後來天漸漸冷了,休息日我們就很少出去,一直也沒見過艾妮塞,從她老師那裡也經常可以知道她的消息,也看到了她在元旦匯演上演節目的照片。

臨放假前,也快到了我們援疆結束返回的日子,我專門安排一天空餘時間用來和艾妮塞告別。那天我打了奶奶電話,和另一位同事約了艾妮塞見面。


我和我的新疆娃——艾尼塞


我們挑了艾妮塞喜歡吃的一家飯店,邊吃邊聊。我把房間收拾的一些東西帶了一些,艾妮塞無意中提起她前天剛剛過了生日,我正好把其中一個小小熊玩具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小姑娘很高興,連聲說“謝謝”。

也就在那天,我就跟艾妮塞說,以後就叫媽媽吧。這個大方活潑的小姑娘一口答應了,當時就叫了一聲“媽媽”,這個可愛的孩子把我的心都暖化了。

吃過飯我們一起又去村子走了一圈,一路不停叮囑艾妮塞好好學習,長大了到全國各地去看看,最重要的是可以去看我們。然後,送她回家,依依不捨地告別。

回來以後,這份跨越萬里的牽掛就開始了。我們一直相互惦記著,隔幾天就要打個電話。我們約好,放假我就去看她,有機會也會帶她到江蘇來看看。

除夕那天,艾妮塞打來電話,鄭重地給我送來祝福:媽媽,新年快樂!我覺得這是這個新年收到的最好禮物。

盼望有一天,可以再去看艾尼塞,也可以把她帶來蘇州,看看美麗的江南。

以後,我們還有好長的路要走。

這裡是梅老師自留地,記錄生活點滴,分享教學心得,書寫援疆經歷。願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凡生活中活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