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亦舒,一位筆耕不輟,異常勤奮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簡潔中帶著犀利與深刻,作品中的語錄,甚至被一些人當做生活的“葵花寶典”,上面這句話,正是出自她的代表作之一《喜寶》。

小說中的主人公姜喜寶,是她筆下再現實不過的一個人,拜金,為了金錢不惜出賣自己。她是成績優異但家境貧寒的劍橋學生,在飛機上認識了可愛熱情的富家女勖聰慧,受邀去勖家吃飯,認識了聰慧的父親及兄長,由此展開了一段非比尋常的人生。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在香港,章小蕙是與“拜金女”劃上等號的人物,她更是“亦舒最欣賞的女人”。

今年50多歲的她,曾被主持人問到:“如果讓你以美麗為代價,換取一樣東西,那會是什麼?”她答:“為什麼要換呢?”

主持人說:“女人成功需要犧牲色相嗎?”

章小蕙回答:“你以為現在什麼時代呀?”

曾經買到兩大富商破產的章小蕙,有人稱她就像《喜寶》裡的姜喜寶,恃靚行兇、一路睡出來。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也終於轉變了思想,開始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

潮起潮落之後,亦舒也給她寫了這樣的話:“靠自己,累是累一點,不過收穫可貴,自力更生才是正經!”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1

“假如有人來問姜喜寶:女人應該爭取什麼?我回答:讓我們爭取金錢,然後我才告訴你們,女人應當爭取什麼.”

二十一歲的喜寶,是劍橋聖三一學院學生,她的媽媽給她買了一張機票,將她送去英國,剩下的一切靠她自己.

她在英國有一個男朋友韓國泰,她交這個男朋友主要是為了有人幫她支付學費。就在她媽媽跟她說沒有人勉強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

她清醒而冷靜的回答:“怎麼沒有,我的經濟環境勉強著我跟他在一起。”

父親是浪蕩的二流子,吃喝嫖賭樣樣不落,父母離婚的時候,喜寶剛會走路。這個父親,沒事不會找她們,缺錢的時候還會時不時回來伸手要.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喜寶 13歲起,就知道叫男人付錢,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她長大, 會用裝著熱水的杯子當熨斗熨衣服,吃了很多沒錢的苦。

喜寶去到勖家,看著勖家的殷實與美輪美奐的佈置,她說她並不嫉妒,每個人頭上一片天,她只覺得勖聰慧很幸運。

聰慧本想把喜寶介紹給她哥哥,卻被她的父親勖存姿搶了去,對於喜寶而言,聰怒的一切也都是他父親給的。

胡蘭成說:“女人就像一罐花生,有在那裡就吃個不停。”

於勖存姿而言,找一個情婦以娛晚年,畢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總不能降低人格去看脫衣舞,或包下臺灣歌女,喜寶年輕貌美,畢竟還是個劍橋的高才生。

兩人以此達成協議,喜寶用青春,換來她要的金錢。喜寶想只要六年,六年過後學業完成,拿到律師執照就離開。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在劇中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喜寶的父親如果知道她要念7年法律,也只會不屑的說,那又怎樣,還不是隻能坐在中環的打字機前終老,還會說:“我告訴你,逢人都有個命,命中註定做小人物,一輩子就是小人物。”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

同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

顯然,喜寶偏不認命,她說她要賭一把,只是,她走了一條另類的捷徑。

她說:“當我才十六歲的時候,我母親便教導我:‘女兒,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2

“大學生問魯迅:‘作為現代中國青年,應當爭取什麼?’魯迅答:’讓我先爭取到言論自由,然後我才告訴你,我們應當爭取什麼。’”

對喜寶而言,她想要月亮,只要辦的到勖存姿也會摘下來——不是因為愛她。只是因為虛榮心:勖存姿什麼都有,勖存姿是有本事的男人。

勖存姿多有錢,就連喜寶也不知道,總之是富可敵國,私人飛機,動不動就買下一座歐洲的古堡。

可是漸漸的她才發現,她只不過是被囚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她失去了自由。

她有了很多很多的錢,又開始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她約會過別的男人,對她來說碰男人太容易了,但是她的一舉一動全在勖存姿眼裡。

勖存姿會莫名消失好幾個月,再突然出現在她面前,也會因為她不小心說錯一個字,轉頭就走。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她常常會做各種夢,她渴望被愛。就像她自己說的,勖存姿死後,她會是最有錢的女人,她從小就知道錢的好處,但她忘記了,她是人,她需要感情。

她需要很多很多的愛,可以溺斃她的愛。她清楚的知道,這是勖存姿滿足不了的,他們之間只是買賣關係。

所謂伴君如伴虎, 說的就是如此。但儘管如此,喜寶也離不開勖存姿。因為她發現,即使不用努力考取劍橋的文憑,她已經擁有了一切,在這種坐享其成的日子裡,她已經不自覺的迷失了自己,除了寄生在男人身上,她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3

故事中還有另外一個金髮的年輕女孩,她出現在喜寶家裡,討錢、討吃的。女孩曾經是巴黎大學美術系學生,另一個金絲雀,放棄了唸書。

等待別人臨幸的日子裡,為了打發寂寞染上賭博的惡習,墮落到一無所有。喜寶知道,那是她的前身。

德國男人漢斯,懂得喜寶的不快樂。喜寶告訴他,他沒辦法愛上一個老人,當她想重新考慮自己的人生時,勖存姿巧用躲避法律的方式把漢斯殺了。

喜寶萬念俱灰,她開始想念自殺的媽媽,她開始懷念那些為生活掙扎的日子。至少那才是生活,她說:什麼也不必追求的生活不是生活。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故事的最後,曾經讓喜寶羨慕的聰慧,留下一封簡筆字,去到北京,徹底從勖家消失。

喜寶愕然,她終於明白,當一個人正在仰慕別人的幸福時,才發現別人正在仰慕他的幸福。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往往都在別人的眼中。

按照故事的套路,故事的結局喜寶應該會落得一個慘淡的下場,然後讀者一陣唏噓。然而,亦舒沒有安排這樣的結局。

喜寶得到勖存姿留下的鉅額遺產,就像她說的:勖存姿的故事是完了,但姜喜寶的故事可長著呢。可是以後會怎樣,她也只是苦笑。


《喜寶》:不正確的金錢觀,毀的何止是青春!

亦舒說: “作為女性,先要爭取經濟獨立,然後才有資格談到應該爭取什麼。十五至二十五歲,爭取讀書及旅遊機會;二十五至三十五,努力工作,繼續進修,組織家庭,開始儲蓄;三十五歲以後,將工作變為事業,加倍爭取學習,一定要擁有若干資產防身。”

作為讀者,我在想,用青春換來這麼跌宕的人生,真的值得嗎?金錢固然是重要的,然而精神的空虛也是可怕的。


金]V�\u0006\u001b\u0014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