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喜寶》: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本文原創首發於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說實話,之前我從來沒讀過亦舒的小說,雖然她的金句散見於各類文章,但我好像從來沒想過要親自看看她的小說。直到改編自她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刷屏,我才開始惡補。


她是個兇猛的勞模,出版的小說竟達三百多部,實在看不過來。我們今天就撿她最有名的那本《喜寶》來談一談。


1

一個貧窮美貌、無家庭庇護的女孩

《喜寶》: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喜寶》的故事如果光看梗概實在俗不可耐:一個貧窮美貌的女大學生被富商老頭包養,過上了錦衣玉食但空虛的生活。


看情節描述,也覺得充滿言情小說特有的不切實際的意淫:喜寶遇到的男人都愛她,老頭、老頭的兒子、老頭的女婿、同校家境優渥的英俊男孩、浪漫有趣的物理學教授,通通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最主角光環的是最終連老頭家裡的女眷也不恨她,故事的最後,年僅二十六歲的她繼承了鉅額遺傳,成為有錢的名女人。


《喜寶》的特別就在喜寶這個角色。


喜寶的家庭無法為她提供任何庇護。父親是個二流痞子,只會上門要錢;母親委身於各種男人,拉扯喜寶長大。喜寶的青春期記憶是母親帶回家的男人總盯著她初育的身體。


她是個被窮養的女孩,有父親有母親,可是父親不會管她,母親雖是愛她的,但更多為自己打算。她特別清醒的知道,遇到天大的事,也無人會趕來相救。

所以她十三歲就學會如何叫男生付賬,她說:“他們願意,因為我長得漂亮,而且我懂得討好他們。”


特別讓人心酸的一個細節是:喜寶在英國劍橋讀書暑期回香港,母親卻告訴她自己要嫁給老外遷居澳洲,現在住的房子很快會退掉。至於喜寶在香港住哪兒以及回英國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一應開銷怎麼辦,她只象徵性地問了一句。喜寶寬慰她說自己會找份暑期工,但真實的情況是:


“老媽與我兩個人都知道一千份暑期工加在一起都付不了學費。但是她既然在我嘴裡得到應允,也並不詳加追究,她只要得到下臺的機會。”


喜寶的現實大概遺傳自母親,才十六歲的時候,母親便教導她:女兒,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這樣長大的喜寶缺愛、缺錢、缺安全感,所以她反覆地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這樣長大的喜寶早早被推進了社會叢林,她早熟、現實、涼薄,所以她說:假使有人說他愛我,我並不會多一絲歡欣,除非他的愛可以折現。


這樣長大的喜寶自卑敏感又要強,她想要出人頭地,揚眉吐氣。生活對她來說是個角鬥場,她的功課好,車開得好,連打網球也痛下苦功訓練得很好,她說:“含不含銀匙出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那麼網球學得好一點總不太難吧。”


在缺乏中生活太久,就想要報復性的補償。


2

一個擁有很少,卻想要很多的女孩

《喜寶》: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可是出身差、家境壞,可姜喜寶偏偏是個想要得很多很多的女孩。


如果是個腳踏實地的女孩,完全可以靠雙手去掙自己想要的。可是喜寶不肯:“兩隻手賺回來的錢是苦澀的,永生永世不能翻身,成年累月地看別人的面色。”


她初到英國時,身上只有三百榜,大衣都沒有一件,只能住老太太出租的尾房,上的是野雞的秘書學校。她在唐人街找了個男朋友韓國泰同居,這個男人幫助她進入劍橋,供養她的學費和生活費,可是她卻極其看不起他身上的唐人街氣質,覺得和他一起自己的格調都降低了。


媽媽對她說,又沒有人勉強你和他在一起,我不信你回香港找不到工作。她卻說:“我絕不想回香港來租一間尾房做份女秘書工作,一生一世坐在有異味的公共交通工具。”

對於不理解她的宋家明,她說得更清楚:再美的女人,常年擠在公交車裡,也只會蓬頭垢面。


她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媽,每個女人一生之中必須有許多男人作踏腳石。”


你看她多麼清醒,她才不是被逼賣身的苦命女子,而是主動地、清醒地走捷徑的精明女人。


她做了許多人不齒的事:年僅二十一歲的她主動接受了六十五歲富商的包養。可是她理直氣壯。


她毫不猶豫地和曾經拉她出泥潭的男友韓國泰分手:“我要離開你了,我不再需要你了。”面對對方的糾纏,她反問:“你有什麼好氣的?不錯你做了我的踏腳石,但是你損失過什麼?你難道沒有得到你需要的一切?”


勖存姿的兒子勖聰恕正在熱烈追求她,可是她卻接受了老子的包養。勖聰恕不明白她為什麼選擇自己老朽的父親而不選擇年貌相當的自己,固執地說:“是我先看見你的,你是我的。”喜寶反駁:我不是任何人的,我是我自己的。沒錯,你是富二代,可是你也不是每樣東西都可以得到的。

勖存姿的小女兒勖聰慧也找上門來,正是她心血來潮沒坐頭等艙才結識了喜寶,並把喜寶帶進自己的家:“我後悔得很,如果我坐頭等,你便永遠見不到我,這件事便永遠不會發生。”她氣急敗壞地叫喜寶妓女,喜寶回敬:“當然,因為你父親是嫖客。”


喜寶原本以為勖存姿只是一個有點錢的普通商人,所以她原本的規劃是:讓勖存姿包養六年,因為她在劍橋法學專業的學業還剩六年,每年都需要不菲的花費。完成學業後,她就不再需要勖存姿供養,她便一腳踢開這個老頭。


但她讀這麼好的學校並不是真的想幹什麼事業,文憑於她,不過是提升自己價碼的東西:

“女孩子最好的嫁妝是一張名校文憑,千萬別靠它吃飯,否則也還是苦死。帶著它嫁人,夫家不敢欺侮有學歷的媳婦。”


所以當她發現勖存姿是擁有私人飛機的大富豪,她一秒鐘內就下定決心要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這個老頭的遺囑中:“哪怕屆時我已是六十歲的老太婆,錢還是錢。”


所以當她發現,勖存姿完全可以提供給她所有想要的東西,哪怕是蘇格蘭的一座古董城堡,她不再去上課了:“我還要做律師幹嗎,有多少律師可以賺得城堡?”


可是,她怎麼可以這麼理直氣壯?


3

我不折手段,但我是“好女孩”

《喜寶》: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小說看下來,讀者對姜喜寶討厭不起來,整本書似乎有個嗡嗡的聲音響:我不折手段,但我是好女孩。

不勞而獲實在是一件太舒服的事情了。為了物質享受,現在的女孩可以去裸貸、賣卵,我相信滿大街都是等著當喜寶的女孩。

可是我幾乎馬上在腦袋裡浮現出喜寶那張帶有幾分得色的臉:“這是一個墮落的好機會,不是每個女人都可以得到這種機會。”

是啊,當富商的情婦也是一件有門檻的事。她一邊瞧不起做朝九晚五工作、乘有異味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普通上班女郎,一邊為自己能被勖存姿看上而自得。


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為了野心不折手段、拿一個又一個老頭當踏腳板、不惜拆散別人家庭的鄧文迪被視為人生贏家,被追著要撩漢寶典。


但喜寶、鄧文迪們始終是有爭議的人物。我們不喜歡手段不正當、行為不道德的人有好下場,我們總希望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可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八點檔的電視劇,為了迎合觀眾,安排角色命運的時候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看完《喜寶》,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如果高考請槍手代考的學渣,考得比勤奮刻苦的好學生考得還好,並憑著名校文憑一輩子遙遙領先?


如果只會拍領導馬屁、走關係,不務正業的人,比勤懇能幹、有創造力、有執行力的人更快升職加薪、更快買房買車?


如果利用男人當踏腳板、破壞別人家庭或者出賣自己肉體的女孩,比腳踏實地、憑自己雙手掙錢的女孩擁有更優渥的條件,看更多的風景、結識更優秀的人、擁有更好的發展平臺和機會?


如果,你們知道,我說的如果常常不止是如果,如果作弊的、不正當的、不道德的,甚至違法犯罪的人,不僅沒被責難,反而看起來被生活獎賞,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我們是羨慕之,效法之,還是仍然堅持忠於本心地生活?


所以我總是杞人憂天地想,三觀沒成熟的女孩會不會被《喜寶》引入歧途?如果將來我生了一個女兒,我是不是不該讓她太早看《喜寶》?


所謂道德,其實就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我們應該如何說服我們的女孩不做喜寶?


【本文原創首發於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 shenyeshuzhuo)】

- The End-

書還是親自讀的好,別人的終究是二手的

《喜寶》:如果不折手段的人偏偏有好下場,我們該如何自處?



李小墨

前海南特區報記者,職業讀書人,新書《請停止無效社交》全網熱賣中。

個人讀書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個人日記公眾號:李小墨的日記(ID:lxmmovie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每看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深度解讀文章,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星標和置頂。

我們一起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