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县开展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

今年4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为进一步加强宪法法律宣传,从本月中旬起至5月中旬,和静县将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

加强公职人员法治教育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什么制度,公布统一的安全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信息收集、信息通报、报告、举报,四个选项,是选举报,对吗?”

3月18日上午,和静县党委宣传部的干部们一边利用工作之余打开手机上的“法宣在线”APP,参加全疆“疫情防控”专项法律知识的考试,一边互相讨论着试题的答案。

自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启动以来,全县各乡镇、各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利用“学习强国”“法宣在线”平台集中开展了宪法、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专题理论学习活动。各乡镇、各单位干部职工积极踊跃参加“中国普法”“法治新疆”微信公众号以及“法宣在线”学习平台有关“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宪法法律知识等内容的网络知识竞赛、无纸化答题活动,把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公职人员遵法守法的纪律观念,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针对当前高三、初三学生复课,其他学生仍采用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全县各中小学校把法治教育课融入现场授课与网络教学,邀请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干部开设宪法法律知识课程,“线上”“线下”同步开讲,面向中小学生普及宪法基本常识,宣传法律知识和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

和静县一小学生海日说:“在法制宣传教育网络课程上,老师讲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怎么保护自己,怎么样防范他人对我们的伤害。”

加强基层群众法治宣传教育

“疫情防控期间,不按规定戴口罩进出特定场所并拒不服从管理的,情节轻的给予治安处置,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寻衅滋事罪或妨害公务罪。”

这些话,乃门莫敦镇包尔布呼村“访惠聚”驻村干部哈西巴特尔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反复说了无数次。

连日来,和静县充分发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包村住户干部的作用,利用村“大喇叭”“小喇叭”、巡逻车、宣传车、入户走访等形式,面向基层各族群众开展宪法法律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汇编和法治宣传手册(电子书)的宣传、推广和应用,鼓励干部群众在网上免费阅读、下载和学习。同时,利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优势,积极开展“我与亲戚一起抗疫情”活动,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群众、社区居民的宪法法律意识,引导各族群众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行动、依法行事,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拓宽法治宣传渠道

和静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紧紧围绕县党委工作部署,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出发,拓宽法治宣传渠道,不断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

和静融媒体中心、“和静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开设宪法法律和疫情防控法治宣传专栏,集中推送宪法法律和疫情防控法治宣传资讯。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向全县手机用户推送宪法和依法防控疫情的公益宣传短信。县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车载视频显示终端播放宪法和疫情防控宣传视频及公益广告,在火车站、客运站乘客等候区摆放法治宣传资料,面向乘客开展宣传。县公安、网信部门加大对故意隐瞒个人疾病有关信息,编造、传播虚假疫情信息,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售假冒伪劣医疗用品等行为的曝光力度,收集了一批典型案例,在县电视台、“和静零距离”微信公众号、“和静融媒体中心”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教育。该县普法办积极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参与全国普法办“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运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

在为期两个月的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中,和静县还将持续深入开展针对性强、内容接地气、形式灵活便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着力推进法治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进公共场所等基层和一线,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在全社会营造依法防控疫情的良好法治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通讯员 刘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