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在試圖為人父母時,人們應該先確定自己到達了那個標準。

男為大,女為小

女人需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

穿得時尚暴露,等於教人強姦

這大概是我作為一個成年女性,二十多年來聽到的最為荒誕的言論。


說這些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站在教育者高臺,給我們年幼的孩子們授課的“國學老師”。


在他們看來,現在道德風氣的敗壞,全在於女性教育的失敗。

“我把自己打扮得那麼妖豔,穿得那麼時尚那麼暴露,不就等同於叫別人來侮辱我嗎?”

“女子換男朋友,手腳就會爛掉,最後要鋸掉。”

這些雷人的語錄,出自於女德班教員口中。受訓的孩子大多是5-18歲少年兒童。


一個參加夏令營的小女孩說,她們吃飯的時候,要等男生吃完才能吃。一開始她覺得很不公平,後來上了課,她明白了女生就應該低男生一等,這樣以後家庭才能幸福。

低人一等的女孩子們,被要求打掃廁所,什麼工具都不用,幹拿手擦……

邊擦還邊說:“便坑要是髒,那我的心比它還髒。”

這簡直,日了鬼了!

在倡導性別平等,追求人格獨立,建設身心全面發展的今天,居然還有人能夠堂而皇之、理直氣壯地宣揚男尊女卑的封建遺毒。

甚至,將毒手伸向才幾歲的娃娃們。

可以說,女德班的殺傷力絲毫不輸給“網戒中心”的電擊。這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物理傷害和精神荼毒。


這些我們成人看來荒誕不已的東西,在孩子的眼裡,卻是真實的恐嚇。教員們的每句話,都會扎進他們心裡,形成恐懼、自我貶低,造成心理陰影。

這些家長難道腦子都壞掉了嗎?

很多人說,家長們只知道這是教國學的夏令營,對具體的教學內容並不知情。但是暗訪者臥底拍到的視頻,卻是很多家長陪同在一旁的。這裡面不乏高學歷的成年人。

從楊永信的戒網癮監獄,到康金勝的女德班夏令營,他們背後是一群無知盲目、推卸責任、無所作為的家長,在為其撐腰。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孩子們需要的?

每個孩子都有被教育的價值麼?

那些冷血、殘暴、不知悔改的孩子真的可以被教好嗎?

七年前,有一部影片,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甚至社會教育都做了一個全面而認真的思考。它試圖窺探教育的缺失以及它所帶來的惡果,對許多現實問題提出質問和思考。

在試圖為人父母時

人們應該先確定自己到達了那個標準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超脫》

“他們被這樣告知,女人是婊子,生來就該讓人玩弄,被人打,給人踐踏,給人侮辱。這是一種傳銷式的荼毒,我們今後的生活,每天24小時都會被工作的重壓軋到死。”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這是課堂上,代課老師亨利對孩子們說出的一番話。他面對的是一群滿口操著“Bitch”、“Fuck”的無知無謂的學生,他們打架、賣淫、虐貓,對自己的未來毫不在意。


可亨利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教導。

我們有責任去引導年輕一代,

不讓他們成為垮掉的一代,

不讓他們墮落,

不讓他們一文不值。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亨利是一名代課老師。

他來到一所社區高中為孩子們代課,直到一個月後有正式的老師過來。

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

這所高中素以差生聞名,甚至影響了全州的考試平均分。不堪忍受的教務長辭職了,連學校的校長面臨卸任的風險。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第一天上課,學生們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

一名男生當著他的面,將亨利的手提包扔出去了。面對學生的挑釁,亨利不為所動,卻將侮辱女同學的另一名男生請出去了。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他說,學生怎麼罵我無所謂,但是那個男孩在語言上侮辱了其它同學。在我的課堂,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事實上,在這所學校,老師們被辱罵甚至毆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一名女老師被氣勢洶洶的家長趕過來痛罵,原因是她罰站了自己的孩子。而這名學生時常辱罵、恐嚇這位女老師,甚至朝她吐口水。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這些家長們無暇參加家長會,也從不來會試圖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只有當孩子被老師批評,或者受其他人欺負,才會衝到辦公室裡討公道。

他們把孩子放進學校就撒手不管,理所當然地認為教養好自己孩子是老師們的責任。他們堅信,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是老師教育方式不當引起。


“都是你們的錯!”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是你們該做的,我會讓我的律師跟你們談!”

“是學校老師,對我孩子的關心不夠。”

當唯一有權力的家長無所作為之後,學校和老師所組成的教育系統,能做的,其實真的很少。

在這群對任何事物都滿不在乎的學生們面前,老師們的溫和、隱忍、幽默、理性,都時時刻刻變成壓力反饋到他們自身,卻無法改變學生們。

你知道他們在走向歧路,但你無能為力。

為此,女教師被學生吐口水的時候,只能用蔑視和沉默保持尊嚴。

年邁的教務處主任,每天靠看裸女雜誌和藥物保持鎮定,與學生們鬥智鬥勇。

做老師最不公平的就是,別人不會對你說:謝謝。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學校的心理老師派克是個嚴肅的女人。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輔導各類問題學生,接受家長們的質問。


當一名門門功課不及格的女孩走進來,告訴她自己不打算升學,並對自己將來的人生毫不在乎時,她失控了。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你想知道事實?

一、你不會組成什麼樂隊,或當上模特,因為你毫無志向,沒有任何技能,你要和美國百分之八十的勞動力在最底層的崗位上競爭,這就是你未來的人生。

二、你唯一的專長就是被男人上 ! 你的生活會變成一輛裝滿痛苦的破車,你將無法忍受再多一天、再多一個小時,它還會變得更糟,比這還遭得多!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每天我來到這間辦公室,看到你們作踐自己。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勇氣!

這幾乎吼出了很多教育者的心聲。

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的孩子們,肆意摧毀自己的人生時,老師們的無力感和絕望感是難以控制的。

孩子們確實有權力和自由“毀掉”自己的人生,即使老師們擔心他的未來,卻很難改變什麼。

派克老師的撕心裂肺,也不過換來學生的一句:“你他媽有病!”

在這裡的每個老師都曾經一度認為,

自己能改變些什麼。


“能有個人來指導你,能夠幫你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孩子們自己,是無法成熟的應對的。”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但教育從來不是老師們單方面的責任。

影片中的校長面臨被董事局撤職,理由是學校的升學率不高,影響了周圍的房地產價值。


老師雖是孩子們的引導者,但當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完全傾向於金錢時,他們的力量顯得單薄而無力。

父母們早已放棄了自己的職責。

當他們見不到學校教育的成效時,只會質問辱罵老師們,或者花更多的錢,找他們認為可以“改造孩子”的學校和老師。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在這部影片裡,每個人都是冷漠、疏離的,人們如同深陷泥潭動彈不得。

女校長面臨被迫關閉學校的窘境;

意在塑造人格、灌輸孩子們知識的心理老師一敗塗地;成長困境中找不到出路的孩子轉向瘋狂的暴力。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作為一個成年人,

亨利也有無法穿越的暗黑,

7歲那年母親自殺將他拋下。

“沒有人引導,我孤獨地長大。”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成年後的亨利,竭力將自己

從無能為力的現實生活中抽離出來,

試圖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老師。

深夜回家的路上,

他“撿”到了一個街頭流浪的失足少女,

她無家可歸,幾近墮落。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亨利給她一個住處,

為她上藥、清洗、給她飯吃,

帶她去檢查身體,試圖讓她回到正軌。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在學校,

他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學生,

在來自家庭的悲哀中掙扎。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他沒有能力將他們,

一個個從這種黑暗中解放出來,

他只能將從文字中獲得的自我治癒,

變成對學生的愛以及尊重……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超脫》是由託尼·凱耶導演,上映於2011年,艾德里安·布洛迪擔任主演。他在片中飾演的亨利,令人印象深刻。

艾德里安·布洛迪的作品多是精品,比如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的《鋼琴家》以及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布達佩斯大飯店》。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影片以各種偽記實、訪談與劇情相結合的方式,講述代課教師亨利來到一所非常差的學校,目睹了學校令人悲哀的現狀,並試圖幫助一個失足少女的故事。


片中非常深刻地表現了對當代美國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在這種整體的制度與文化之下,想要做些改變的無力感,及對未來的擔憂。

薦片:《超脫》這是一部我沒勇氣看第二遍的電影

這部影片所具備的教育意義,

在同類電影中也能排在前列。

也許,每一個家長和學生都應該看看。

當家長們疲於工作,為賺更多的錢,給孩子們選擇更好的學校和老師時,是否該反思一下,屬於你的那份教育責任和義務,你盡了嗎?

那些自以為個性張揚的孩子們,倘若理解到了這部影片中一丁點的真實內涵,是否能感到可怕的未來將近?面對這樣的可能性,是繼續沉淪還是改變自己?

但願,你們能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