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東區:鄉村市場人流物流轉起來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米東區鄉村市場也熱鬧了起來,在羊毛工鎮,涼皮店、農資店、理髮店紛紛開門迎客,打工和做小本生意的村民紛紛返崗,鄉村活力日漸顯現,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新疆米全糧油購銷有限公司羊毛工糧站記者瞭解到,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市場糧食供應需求,他們安排了10餘名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將測體溫、登記、消毒與糧食收購和生產齊抓並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保障了市場的供應。

米東區:鄉村市場人流物流轉起來

新疆米全糧油購銷有限公司羊毛工糧站站長張蕾說:“3月9日我們全體員工上崗,要求不戴口罩的人員不能入廠,對廠區的食堂、加工車間、大米庫房等區域進行全方位消毒。”

羊毛工涼皮聞名遐邇,目前當地共有11家涼皮店開門迎客。

經營了8年涼皮生意的涼皮店店主馬秀花一大早就忙著在線接單,按照顧客的需求,抓面調汁,不一會兒,十餘份涼皮就已經打包好了,等待顧客上門領取。

幽香涼皮店店主馬秀花說:“我們開門第一件事情就是大掃除,現在每天消毒三次。目前每天能銷售200多公斤涼皮,也就是400多份,下午就賣完了。”

米東區:鄉村市場人流物流轉起來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重要時節,種子、地膜、化肥等農用物資是目前農戶急需的。在羊毛工鎮市場一家農資店裡,店主韓曉豔正忙活著線上接單。一上午,她就接到了10餘件微信訂單。

韓曉豔說:“我們現在每天的現金流量是五、六萬元,顧客需要啥東西,我們都是登記好之後統一送貨到家。開門營業後,我們每天都會用噴霧器對店面和農資庫房進行兩次消毒,發貨人員都佩戴口罩再外出送貨。”

在羊毛工郵政支局營業廳門口,工作人員正將消過毒的包裹放入智能快件箱裡。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增加了個人健康防護措施,其中包括:早中晚需要測體溫、佩戴口罩、包裹消毒以及“無接觸”派送快件。

羊毛工郵政支局工作人員馬鈴說:“我們這幾天日均郵件大概有150件,快件從車上取下來要逐一消毒過安檢,之後在營業廳內用藍光進行二次消毒。我們營業廳的門口有一個快件存放櫃,快件臨時存放在相應的櫃子裡,發信息給接收人讓他們自行來領取,做到‘無接觸’派送快件。”

米東區:鄉村市場人流物流轉起來

在羊毛工鎮,隨著人流物流的運轉,鄉村市場全面復甦。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也沒有放鬆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及時檢查整改,做到疫情防控和市場保障齊頭並進。

米東區羊毛工鎮黨委書記王小明說:“截至目前,全鎮的6家精米廠一直處於生產經營狀態。11家涼皮店經過衛生防疫部門的消殺評估,符合防控要求,已經全部營業。全鎮290家商鋪門面大部分已經開門營業。我們還會繼續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保障鄉村市場有序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