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農門當“蝦將” 抱團養蝦促發展

楊海是南溪區仙臨鎮土生土長的“90後”創業者。2010年,填報高考志願時,本可有許多選擇的他,不顧父母親友的強烈反對,毅然填報了四川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

“當時,想到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沒有過上富裕的日子,就想用知識去改變鄉村的貧困面貌,幫助農民致富增收。”楊海回憶說。

大學期間,這一信念支撐著他僅用2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4年的學業,同時,楊海抓住在校期間參觀、實踐的機會,多次到校企合作養殖場和廣東沿海地區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經驗,為今後的創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4年,楊海回到家鄉,創辦了宜賓市南溪區海德水產科技公司。一開始並沒有人看好他,鄉鄰們更是給他貼上了“失業”的標籤。但倔強的楊海牢記當初選擇養殖方向的初心,潛心養殖新品的研究,替養殖戶把脈問診,公司發展蒸蒸日上。

隨著理論與實踐的不斷融合,2015年,楊海籌備實施“水稻+龍蝦”套養項目,先後流轉1200畝稻田,建立起川南片區最大的養殖示範基地。截至目前,僅南溪本土就有600餘人參與這種套養項目,小龍蝦產量達到了300餘萬斤,總產值超過1億元。

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7年,楊海發起成立南溪區特種水產養殖協會,從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到合作社的養殖標準,從每戶的零星銷售到集中銷售渠道的拓展,大家握指成拳,構架起一條集養殖、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打造了川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龍蝦養殖協會。

接下來,楊海準備用5—8年的時間,將自己的養殖場規模擴大到上萬畝,帶動協會養殖規模達到4萬畝,延伸產業鏈,真正實現“小龍蝦大產業”的願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和創新創業優厚政策的激勵扶持下,水產養殖大有可為,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前景非常可觀。”楊海認為。(秦莉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