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現代職場中,很多業務人員由於業績突出,會被老闆提拔到高層,從事管理工作。由於工作對象、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環境都發生了變化,晉升高層的業務幹部必須及時轉變自身角色、改變工作方法,積極適應新變化、新環境。如果沒有及時做好轉變和適應工作,反而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資治通鑑》中關於西漢名將周亞夫擔任漢景帝丞相之後的種種記載,就是很好的反面典型。這裡簡單敘述,供自勉。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一、固執己見不懂變通

初,上廢慄太子,周亞夫固爭之,不得;上由此疏之。《資治通鑑·漢紀八》

公元前150年,漢景帝想廢掉太子劉榮,另立劉徹為太子,周亞夫堅決反對,多次與景帝爭執,漢景帝因此開始逐漸疏遠他。

周亞夫在漢景帝廢立太子的事情,能夠敢於發表自己觀點,已經履行了一名丞相應有的職責。但是作為丞相也必須搞清楚一點:太子是皇帝的兒子,以後是要當皇帝的。這種頂級敏感的廢立之事,很多人是躲之不及。

而周亞夫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態度,在漢景帝不聽從意見的情況下,還是“固爭之”,且“不得”,真是有種作死的感覺。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二、工作方法簡單粗暴

竇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帝讓曰:“始,南皮、章武,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竇太后曰:“人生各以時行耳。自竇長君在時,竟不得侯,死後,其子彭祖顧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帝曰:“請得與丞相議之。”上與丞相議。亞夫曰:“高皇帝曰:‘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帝默然而止。《資治通鑑·漢紀八》

竇太后希望給皇后哥哥王信封侯,漢景帝委婉地表示“可以封侯,但是時機不對,應當由後面的皇帝去封侯”,並希望能夠和丞相商議下。這是漢景帝一種迂迴的拒絕,既照顧了竇太后的面子,又創造了是否封侯的迴旋餘地

但是到了周亞夫,不僅沒有給漢景帝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對策、建議,反而搬出漢高祖劉邦“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的尚方寶劍,直接把這個事情給一棍子打死了,毫無周旋餘地。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直接讓漢景帝也無可奈何地“默然而止”。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三、公開唱反調

其後匈奴王徐盧等六人降,帝欲侯之以勸後。承相亞夫曰:“彼背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節者乎?”帝曰:“丞相議不可用。”乃悉封徐盧等為列侯。亞夫因謝病。九月,戊戌,亞夫免。《資治通鑑·漢紀八》

後來,匈奴王徐盧等六人歸降朝廷,漢景帝想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後來人繼續歸降。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政治嘛,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把敵人搞得少少的。漢景帝的做法,無論是目的還是方法都是好的。

可週亞夫卻公開表示表示反對,甚至還把問題上升到了質疑皇帝的工作方法上了。這讓漢景帝就非常惱恨了,直接給周亞夫一盆涼水:“丞相議不可用。”乃悉封徐盧等為列侯。一個月後還直接免去了周亞夫的丞相一職。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四、態度傲慢不講禮數

帝居禁中,召周亞夫賜食,獨置大,無切肉,又不置箸。亞夫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上視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亞夫免冠謝上,上曰:“起!”亞夫因趨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資治通鑑·漢紀八》

漢景帝雖然免去了周亞夫的丞相一職,對內心對周亞夫還是比較認可的。四年之後,臨近晚年的他想為太子找託孤之臣。於是宮中擺設宴席試探周亞夫的脾氣和忠誠:在周亞夫面前放了食物,卻不放筷子

周亞夫沒有明白漢景帝的用意,馬上把不高興寫在了臉上,並吩咐主管宴席的官員取筷子來。漢景帝看著周亞夫,笑著問:“這莫非不滿足您的意思嗎?”(言下之意:這是我給你的,你不滿意嗎?

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樂意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沒想到的是漢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皇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這場面多麼尷尬,太不給漢景帝面子了

)。

漢景帝只能看著周亞夫的離去背影,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對我尚且如此不講禮數,今後你周亞夫還不騎到我兒子的頭上去嗎?你對我都敢生氣發脾氣,對我兒子你豈不是要造反?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不久,漢景帝為了保證今後兒子的順利平穩接班,以某須有的謀逆之罪將周亞夫抓了起來。沒想到,周亞夫個性剛烈,在獄中絕食五天,吐血而死。

司馬遷對周亞夫的評價非常中肯:

“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終以窮困。悲夫!”

作為武將,周亞夫治軍嚴明,令行禁止,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僅三個月平定了叛軍,立下赫赫功勳。

但是被提拔為丞相後,周亞夫卻不懂得迂迴曲折,不懂得韜光養晦,處處爭是非、辨黑白,始終缺乏必要的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所以才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出將入相後為何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在現在職場中,業務幹部往往因為長期從事業務工作,產生了“老子憑本事吃飯”的觀念,這種觀念無可厚非,但是通常也會帶來“直來直去”的工作思維,一旦遇到不符合自己觀念的,就會據理力爭,往往是固執己見,對誰都不服氣。這在搞業務的時候,需要這種較真、不服輸的個性;但是到了高層,就不應該再是“非黑即白”的工作模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