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民政局:实施“五救助” 让困难群众不再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即墨区民政局对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明〔2020〕9号)积极落实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工作职责,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让困难群众不再难。

一是加大救助力度,实施“兜底救助”。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领导机制,夯实责任分工,实施困难群众“三级帮联”制度,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摸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建立动态监管台账,精准施策,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共排查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新冠肺炎感染人员等易受疫情影响群体57469户,96768人。救助城乡低保家庭36849户次,52344人次;救助供养特困人员1583人次。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资金3538.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金527.5万元;价格临时补助305.6万元;临时救助金9.7万元。

二是全面落实政策,实施“快速救助”。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全面畅通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外来人员陷入临时困难、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渠道。根据民政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简化救助程序和审批流程,对新增对象暂停入户调查,待疫情结束后补办流程,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积极统筹协调,实施“实物救助”。统筹各方力量,密切关注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做好疫情期间服务保障。通过调拨、配发和引导社会力量帮助等方式,为低保、分散特困等困难群众配发口罩164956个,消毒液26012斤,酒精15567斤。为全区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众每户配送5升桶装花生油和10公斤大米共14000份。组织镇街(村居)统一采购配送、就近设立采购点、发动合作社和企业上门送货、鼓励社会力量帮扶、邻里互助等方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四是及时排查预警,实施“主动救助”。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认真排查陷入临时困境外来人员,提供主动服务,确保困难发现、救助及时。通过短信、公众(微博)号发布、张贴宣传纸等方式,畅通临时滞留即墨和其他外来人员及时掌握救助申请渠道。设立规范安全的安置救助站点,为外来人员提供住宿、饮食、御寒衣物帮扶和疫情防控服务。协调区卫生部门安置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

五是突出特殊群体,实施“精准救助”。

对分散特困人员、困难老年人、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日排查报告制度,定期免费配送基本生活和防疫物资。疫情期间,为特殊困难群体免费配送价值32.5万元的基本生活物品。安排镇街卫生部门、签约医生为重病重残患者提供送医送药服务。对因疫情影响未供(托)养、重病或重残、无人照料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基本生活照料护理服务,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