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4.0時代來臨,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農業4.0時代來臨,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未來農場裡,無人機正在為農作物做打藥植保服務;不遠處,農田機器人正在幫助農民收割,收割好的果實通過無人車運送到指定地點完成裝箱。通過集成了攝像頭、溫度/溼度監控的電子稻草人,消費者可以追溯整個農作物的生產過程。而農田管理者則藏在背後,通過智慧農業管理系統,他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清晰看到農田裡發生的變化,並對自己的農田進行管理。

農業4.0時代來臨,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與工業4.0所描繪的未來工廠相似,在未來農場裡,通過新技術的運用,農業生產的耕作、播種、管理、收穫環節變得更加智能、高效、透明。

在農業4.0時代,5G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連接性,技術“跨界”,農業生產者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間,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進一步解放潛在生產力,跨價值鏈互動增加;其生產形態以數字農業、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體現,以無人化為特徵,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全智能化。

未來農業發展趨勢

報告中,還對數字農業、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的定義做了區分。數字農業是將農業的生產計劃、過程、結果信息化的一項技術。精準農業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精準管理的農業技術,例如無人機、機器人、自動化農機、智能滴灌等。而智慧農業是指建立在數字農業和精準農業基礎上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系統。簡單說,數字農業和精準農業成為了實現智慧農業的技術手段。

農業4.0時代來臨,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三個底層變量帶來的改變

報告認為,要想實現農業4.0或者是智慧農業,有三個技術變量至關重要,分別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

信息技術給農業帶來的改變在現階段已完全可見。最簡單的例子便是螞蟻森林。通過集成了攝像頭、溼度、溫度傳感器的電子稻草人,坐在辦公室的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我們在阿拉善種下的梭梭樹。而這片梭梭樹林的管理者則可以通過電子稻草人收集到的數據,監控和管理森林。不僅如此,信息技術還可以將農作物的生產過程數字化,當最終產品出現在超市貨架上時,消費者只需要通過一個二維碼,就能清晰看到產品的生產、加工的全過程。

人工智能也在為農業4.0提供幫助。澎湃新聞此前曾在新疆尉犁縣採訪時發現,圖像識別技術已經在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指導。通過無人機測繪得到的農田信息圖,為農田生產者提供了地理信息數據、氣候土壤數據及作物生長數據,極飛科技公司還推出了代號為“XAI”(X為極飛代號)的人工智能系統 ,這套系統利用深度學習與圖像識別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指導,包括農田邊界識別、果樹統計識別、雜草識別、病蟲害識別、棉花吐絮識別等,目前XAI查準率與查全率已超過98.60%與98.04%。

生物技術給農業帶來的改變更容易理解。農作物一旦發生病蟲害,往往需要農業生產者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防治。生物技術則可以從根源上對這種消耗進行防治。比如,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從農作物的種子出發,通過改變種子裡的某種基因,就可以減少,甚至保證農作物不會發生病蟲害。

未來農業生產的五個趨勢

報告指出,新興技術將從根本上重塑農業的未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產量和盈利能力。報告認為未來的農業將呈現以下五個趨勢:

第一,結合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的發展,5G技術將使食品生產價值鏈中的技術互動更加精確互聯,並通過新型“混合現實”生產場景,提高實時生產決策效益。

第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將直接解決勞動力流失的挑戰,並進一步釋放生產潛力。

目前,農業機器人(AgBots)已經被部署在農場,執行重複和標準化的任務。考慮到農業生產的大部分勞動都屬於勞動密集型,農業機器人將在未來創造更多價值,潛力巨大。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學習,農業機器人能夠提高自己的生產力,承擔越來越複雜的任務,最終實現與農戶交互,幫助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提高收益率和盈利能力。

農業4.0時代來臨,未來農場會有5個新趨勢

第三,跨“界”實現更有效的空間利用。

簡單來說,我們能利用的資源不再侷限於腳下的土地。技術和機器正在幫助農業拓展疆域,以及瞭解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空間。比如,採用導航技術的無人機使空中成像、播種、灌溉和監控成為可能。當這些技術將從目前的原型階段走向成熟,將真正消除陸地和天空之間的“邊界”,大大提高農業規劃和農務執行的效益。

第四,農業生產過程中利益相關方跨價值鏈需求的互動越來越多。未來農民將尋找方法,減少對分銷商和中間商的依賴,從而在他們創造的價值中獲得更公平的份額。

第五,透明的全新時代。消費者將越來越多地要求食品、農產品零售商和供應商提供確鑿的證據,以支撐他們關於可持續性、有機、食物里程等方面的宣傳與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